光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光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三清閣下一團髓,晝夜瑤光光爍爍。 -- 出自宋·白玉蟾·大道歌
- 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巖壑。 -- 出自宋·白玉蟾·西林入室歌
- 稜稜山色聳蒼玉,湛湛波光浸碧銅。 -- 出自宋·白玉蟾·胡中隱菴中傷春
- 人皆就法門棟梁上踔他光景,我道隸軒高士志趣飄然。 -- 出自宋·白玉蟾·隸軒真贊
- 西壁千巖青未了,萬頃嵐光薄清曉。 -- 出自宋·白玉蟾·挹爽
- 昏昏月色老猿啼,藹藹風(fēng)光新燕語。 -- 出自宋·白玉蟾·贈陳高士琴歌
- 天公若復(fù)可憐生,乞與寸光分粟菽。 -- 出自明·劉基·病眼作
- 魚燈引魂開地府,夜夜晶光射幽戶。 -- 出自明·劉基·古鏡詞(并序)
- 請看如鏡南樓月,此夜清光最可憐。 -- 出自明·劉基·感興(五首)
- 槿華數(shù)樹夕陽時,收拾秋光在短籬。 -- 出自明·劉基·秋日即事(八首)
- 垂楊搖絲鶯亂啼,裊裊煙光不堪翦。 -- 出自唐·戴叔倫·早春曲
- 暗將心事隔風(fēng)塵,盡擲年光逐杯酒。 -- 出自唐·戴叔倫·贈康老人洽
- 年來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 出自唐·戴叔倫·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 明年此夕游何處,縱有清光知對誰。 -- 出自唐·戴叔倫·對月答袁明府
- 云嶺外,夕烽一點,塞上傳光小。 -- 出自宋·李綱·喜遷鶯·邊城寒早
- 至人□□識仙風(fēng),瑞靄丹光遠郁蔥。 -- 出自唐·宋之問·函谷關(guān)
- 豈堪久蔽蒼蒼色,須放三光照九州。 -- 出自唐·杜荀鶴·山中對雪有作
-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練鋪。 -- 出自唐·杜荀鶴·湘江秋夕
- 無多志氣禁離別,強半年光屬苦辛。 -- 出自唐·杜荀鶴·入關(guān)寄九華友人
- 一登高閣眺清秋,滿目風(fēng)光盡勝游。 -- 出自唐·杜荀鶴·題開元寺門閣
- 池中片影依稀見,簾外清光遠近生。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旅館雪晴,又睹新月,眾興所感,因成雜言
- 深沈谷響含疏磬,片段嵐光落畫屏。 -- 出自唐·陸龜蒙·寄懷華陽道士
- 雪虬輕駿步如飛,一練騰光透月旗。 -- 出自唐·陸龜蒙·開元雜題七首·照夜白
- 獨慚皇鑒明如日,未厭春光向玉墀。 -- 出自唐·錢起·同程九早入中書(一作錢珝詩)
- 九峰聚翠宿危檻,一夜孤光懸冷沙。 -- 出自唐·張祜·和杜使君九華樓見寄
- 鵲饒喜舌喧華屋,燭富祥光耀綺筵。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此夕薰風(fēng)息舜弦
- 時乘君子道長,茅茹喜生光。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diào)歌頭·來復(fù)邁七日
- 身稟五行正氣,此心如鑒光明。 -- 出自宋·無名氏·西江月·身稟五行正氣
- 歸來也,更身名煊赫,錦繡光輝。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法從西清
- 典容希闊成昭備,彬郁暉光。 -- 出自宋·無名氏·導(dǎo)引·膺乾興運
- 不似東君先倚欄,泄漏春光。 -- 出自宋·無名氏·浪淘沙·村左小溪傍
- 泄漏清香方有思,別是春光。 -- 出自宋·無名氏·浪淘沙·春色入橫塘
- 天孫星里,老人星畔,昨夜光芒現(xiàn)。 -- 出自宋·無名氏·青玉案·柳陰花底春將半
- 幽雅淡然風(fēng)范,端的憑誰光爍。 -- 出自宋·無名氏·喜遷鶯·利名拋卻
- 均逸真祠,左弧開宴,璧月光澄,玉爐煙細。 -- 出自宋·無名氏·醉蓬萊·慶長庚協(xié)夢
- 新妝不假施朱粉,雪月交光。 -- 出自宋·無名氏·采桑子·霜風(fēng)漏泄春消息
- 煙庭水榭,更無花、爭染春光。 -- 出自宋·無名氏·漢宮春·梅萼知春
- 此春眼不到湖山,過了春光只等閑。 -- 出自宋·無名氏·春暮
- 重陽會,金蓮七朵,齊放神光。 -- 出自宋·無名氏·錦堂春·話衷腸
- 顯森羅,月輝輝,觀法界、神光一體。 -- 出自宋·無名氏·甘露滴喬松
- 棱棱山色聳蒼玉,湛湛波光浸碧銅。 -- 出自宋·無名氏·傷春
- 且機乘天巧,臣賢主圣,後光同日月以為期。 -- 出自宋·無名氏·千春詞·瞿嶺云齊
- 冬風(fēng)結(jié)凍凝青漢,秋月分光落碧虛。 -- 出自宋·無名氏·郎宮湖亭
- 鯪鰻環(huán)繞井楯間,兩目神光狀類丹。 -- 出自宋·無名氏·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龍井
- 春藤上架翠成窩,顆顆圓光得月多。 -- 出自宋·無名氏·義試詩·葡萄月
- 閑亭清憩覺情優(yōu),四顧嵐光景色幽。 -- 出自宋·無名氏·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飛玉亭
- 萬家乞巧心無盡,斜漢飛光望有余。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懷見寄二章
- 西歸千里浮輕舟,夜觀蟾光逆水流。 -- 出自宋·梅堯臣·將離宣城寄吳正仲
- 更臨危樹看群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資政侍郎雪後登看山亭
-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風(fēng)光亦可憐: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秋千。 -- 出自宋·王禹偁·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