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傍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列館邙山下,疏亭洛水傍。 -- 出自唐·崔泰之·同光祿弟冬日述懷
- 瑤臺半入黃山路,玉檻傍臨玄霸津。 -- 出自唐·盧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yīng)制
- 關(guān)塞重門下,郊岐禁苑傍。 -- 出自唐·崔禹錫·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河水流城下,山云起路傍。 -- 出自唐·蔡希寂·陜中作
- 焦聲散著群樹鳴,炎氣傍林一川暖。 -- 出自唐·王泠然·夜光篇
- 同時獻(xiàn)賦客,尚在東陵傍。 -- 出自唐·陶翰·贈鄭員外
- 東吳有靈草,生彼剡溪傍。 -- 出自唐·梁锽·省試方士進(jìn)恒春草
- 越艷誰家女,朝游江岸傍。 -- 出自唐·屈同仙·烏江女
- 牽役非吾好,寬情爾在傍。 -- 出自唐·嚴(yán)維·示外生
-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 出自唐·韋元甫·木蘭歌
- 枯槎容客載,醉過羽人傍。 -- 出自宋·劉敞·八月十六日夜月
- 天公果見之,叱起南山傍。 -- 出自宋·鄭獬·送呂稚卿郎中奉使江西
- 無數(shù)焚香迎使節(jié),不妨傍轡問農(nóng)耕。 -- 出自宋·強(qiáng)至·行河道中
- 且留完處裁吹律,莫聽傍人議殺青。 -- 出自宋·強(qiáng)至·園竹為大雪所折
- 顧在齊衰下,難瞻棨戟傍。 -- 出自宋·強(qiáng)至·上致政蔣侍郎二十六韻
- 昭華喚驚鸞,玉支況在傍。 -- 出自宋·吳則禮·贈王子和
- 地卜周巡舊,山因禹穴傍。 -- 出自宋·程大昌·高宗皇帝挽詞四首
- 安得云隨龍,意和即公傍。 -- 出自宋·陳造·十詩謝寥計使
- 腰錢幾夜夢維揚(yáng),上雨傍風(fēng)只此堂。 -- 出自宋·陳造·再用前韻贈高司理共八首
- 農(nóng)閑閭里有逢迎,白飲傍邊骨在羹。 -- 出自宋·陳造·房陵十首
- 悲吟自作夜蟲響,絕唱傍羨秋鷹豪。 -- 出自宋·陳造·次韻解禹玉
- 陰陽妙由帝把握,寅帝傍賴公迪篤。 -- 出自宋·陳造·次韻許節(jié)推喜雪
- 相與戴君恩,形影且依傍。 -- 出自宋·鄭剛中·出江
- 努力肥百姓,二子立道傍。 -- 出自宋·王灼·效東坡送顧子敦體送趙子功令資陽
- 瓶笙已作魚眼從,楊花傍碾輕隨風(fēng)。 -- 出自宋·鄧肅·道原惠茗以長句報謝
- 跋馬西州路,山川淚眼傍。 -- 出自宋·林季仲·許厚之挽詞
- 楚樹迎船春去盡,吳蓮傍槳雨收余。 -- 出自宋·馮時行·送馮貫道赴行在二首
- 自身作壞匹如閑,更和傍人帶累。 -- 出自宋·楊無咎·步蟾宮·一斑兩點(diǎn)從初起
- 采桑城南隅,五馬停路傍。 -- 出自宋·曹勛·美女篇
- 入宮不識君王面,猶被傍人妒曉妝。 -- 出自宋·曹勛·漢宮詞三首
- 顧予巖壑姿,小筑臺山傍。 -- 出自宋·曹勛·送徐正時歸浦城
- 我欲持斧鉞,尸諸古道傍。 -- 出自宋·吳芾·和林大任上許守喜雨
- 今日雖有酒,羅列在我傍。 -- 出自宋·吳芾·和陶挽歌詞三首
- 中有十里荷,花開密相傍。 -- 出自宋·吳芾·湖山遣興
- 平生初不入州縣,一任傍人驚且怪。 -- 出自宋·吳芾·陳正卿示蛤蜊解嘲之作因次來韻
- 時來會有騰驤日,未許傍人笑問疏。 -- 出自宋·吳芾·和孟世功二首
- 不見十五載,訪我大江傍。 -- 出自宋·仲并·志師自通州訪我於儀真因攜之至長蘆留語數(shù)日
- 遲君臺閣歸,侍立香案傍。 -- 出自宋·李石·送楊德源
- 一樗無所村,擁腫蔽道傍。 -- 出自宋·李流謙·代上閬中章使君
- 只這喃喃說底人,又被傍人笑。 -- 出自宋·沈瀛·卜算子·只管要參禪
- 一腳踏著投子機(jī),不被傍人輕摸索。 -- 出自宋·樓鑰·送清道者住投子山
- 相期奉旨甘,萊衣戲親傍。 -- 出自宋·樓鑰·久不作詩喜仲兄遷鄰居因成長句
- 澄江少日曾經(jīng)行,高城傍有長江橫。 -- 出自宋·樓鑰·送袁和叔尉江陰
- 不羨云臺繪,還歸釣瀨傍。 -- 出自宋·樓鑰·物色訪嚴(yán)光詩
- 桃葉山前宮漏遲,宮人傍輦持花枝。 -- 出自宋·趙善扛·麗人行
- 狂峰蝶,還須斂衽,何得傍高閑。 -- 出自宋·虞儔·滿庭芳·色染鶯黃
- 數(shù)曲欄干,一雙蓂莢,正傍瑤階長。 -- 出自宋·黃人杰·酹江月/念奴嬌
- 暫得閉門坐,已勝趨道傍。 -- 出自宋·趙蕃·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
- 緬思江南梅,安得置汝傍。 -- 出自宋·趙蕃·冬晴三首
- 更加束縛之,求市朱門傍。 -- 出自宋·趙蕃·旅中雜興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