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倒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卻請和尚道,三世諸佛也靠倒。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相呼相喚知音會,為我們前倒剎竿。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得坐會當(dāng)明變豹,出門須解倒騎牛。 -- 出自宋·釋正覺·送廣禪人
- 妙盡功圓轉(zhuǎn)處幽,若人真解倒騎牛。 -- 出自宋·釋正覺·送傳道者歸省母氏
- 它時衣外傳來物,喚得回頭倒剎竿。 -- 出自宋·釋正覺·與演侍者
- 忽雷迸出驚天地,華岳三峰倒卓空。 -- 出自宋·釋智深·頌古十二首
- 古木靈巢鶴夢迷,崑崙白象倒騎歸。 -- 出自宋·釋智深·頌古十二首
- 若言列祖有傳受,迦葉無因倒殺竿。 -- 出自宋·釋智愚·演僧史錢月林
- 翻思金色頭陀,卻把剎竿推倒。 -- 出自宋·釋子淳·酬滿上人
- 半窗山月白,一枕竹風(fēng)涼,笑倒山前前鄧八郎。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金襕之外傳何物,應(yīng)道門閃倒剎竿。 -- 出自宋·釋祖欽·宗正上人
- 貼肉汗衫才脫下,橫吹木笛倒騎牛。 -- 出自宋·釋祖珍·偈三十五首
- 病牙臲卼活書板,童頂羸垂倒藥瓢。 -- 出自宋·舒岳祥·苦牙動詩
- 曾不爭先及開早,能陪芍藥倒薰風(fēng)。 -- 出自宋·宋高宗·題馬麟畫冊
- 九陌塵中一笑看,肯隨風(fēng)月倒遙山。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和答黃時舉貢士獻黃草布
- 醉里狂歌心浩蕩,為君一吸倒觥船。 -- 出自宋·孫應(yīng)時·又謁武侯祠
- 秋江不許一塵染,只有青山倒影寒。 -- 出自宋·滕岑·題釣臺對嚴(yán)氏樓三首
- 作圣階梯義甚明,豈容惰慢倒儀形。 -- 出自宋·王朝佐·敬軒
- 幽從臥篷窗沖月,喝起癡龍倒掛看。 -- 出自宋·王阜壽·占勝亭
- 羃羃黃云麥垅秋,牧童橫笛倒騎牛。 -- 出自宋·王志道·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
- 別車豈必辭沉醉,更有高陽倒載人。 -- 出自宋·吳育·次韻奉和給事中
- 乘閑自是逍遙事,誰羨襄陽倒載人。 -- 出自宋·吳中復(fù)·閏春三月二日陪行之秘監(jiān)游柏谷寺
- 騶車不用飛青蓋,試作山翁倒載歸。 -- 出自宋·席羲叟·次令衿游玉壺高詠十絕·欲歸甫留
- 無邪公文天所贊,汩汩詞源倒河漢。 -- 出自宋·徐恢·蒙劉元中數(shù)示東坡詩
- 狗茍蠅營笑俗情,機心降盡倒風(fēng)旌。 -- 出自宋·許應(yīng)龍·潘上舍父挽詩
- 支逕縈迂斜傍竹,幽池清淺倒涵天。 -- 出自宋·楊公遠(yuǎn)·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
- 宮庠寂寂雀羅門,寧有賢人倒綠樽。 -- 出自宋·喻良能·謝陳蘇州送酒
- 荊江七百拗如讎,盡日縈紆倒轉(zhuǎn)舟。 -- 出自宋·袁說友·翻流水
- 毛生善畫古無有,強把丹青倒妍丑。 -- 出自宋·袁燮·昭君祠
- 羽葆來臨鼓吹停,華林暢飲倒長瓶。 -- 出自宋·曾極·華林園
- 冰玉摩尼如鵠卵,大千世界倒懸中。 -- 出自宋·曾極·水精大珠
- 燒酒初嘗人樂飲,綠槐陰下倒銀瓶。 -- 出自宋·張公庠·宮詞
- 淡煙衰草雨絲絲,小醉微吟倒接籬。 -- 出自宋·趙崇鉘·新堤
- 須臾月照吉堆雪,故使朱輪倒載回。 -- 出自宋·趙士礽·和張叔夏梅嶺
- 一雙寶榼云龍翥,明日辭朝倒壺去。 -- 出自宋·周麟之·中原民謠·金瀾酒
- 重重簾幕掩流蘇,花下相攜倒玉壺。 -- 出自明·朱權(quán)·宮詞
- 何當(dāng)更唱陽春曲,為爾今宵倒玉壺。 -- 出自宋·祖無擇·歌者李蘇蘇
- 將軍奏罷平西捷,還許山翁倒戴歸。 -- 出自元·陳基·二十九日至淮安城南十五里述懷
- 玉鏡夜寒通沆瀣,翠屏秋凈倒空青。 -- 出自元·丁鶴年·題東湖青山寺古鼎銘長老鐘秀閣
- 百里川原平入眺,九霄星斗倒垂文。 -- 出自明·傅汝舟·同諸子秋夕尋云谷晦翁讀書臺
- 萬國煙塵海沸波,夕陽誰復(fù)倒回戈。 -- 出自明·郭奎·答王克讓
- 灰劫莫教傷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 出自明·金大輿·秋日與徐比部宿棲霞寺云谷僧房
- 夢隨莊叟迷蝴蝶,醉過山翁倒接昽。 -- 出自明·李承箕·用茂卿兄韻呈定山先生
- 得歸仍喜故園春,日日花前倒葛巾。 -- 出自明·李先芳·春日山莊
- 掛冠余亦滄洲去,遲爾煙霞倒玉壺。 -- 出自明·梁有譽·送文子還吳
- 白云為被彩霞?xì)郑哒沓A?span id="jwtgh1v" class="hong">倒景眠。 -- 出自明·桑悅·小游仙(十首)
- 佐邑?zé)o功自劾歸,尚疑趨府倒裳衣。 -- 出自明·施漸·歸田自述二首
- 夜涼明月低繩戶,猶簡蘭閨倒薤文。 -- 出自明·屠瑤瑟·秋夜贈七襄
- 此去墻東元咫尺,相過莫厭倒芳樽。 -- 出自明·王稚登·錢象先移居
- 嗒然孤坐欲忘身,一笑何妨倒主賓。 -- 出自明·文徵明·答陳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