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信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倚松長嘯宜疏拙,隨處何妨且信緣。 -- 出自宋·釋紹嵩·夜題
- 昨日有人從西川來,卻得江東信。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老來更脫略,山水隨所樂,今成信手棋,勝不復校。 -- 出自宋·釋文珦·吾生
- 同人相見論心事,又得西來一信通。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七佛軌儀持缽去,又得西來一信通。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我今圓滿如來藏,唯愿眾生發信心。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 十分化事成華木,默默冰壺春信歸。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寫真求贊
- 金鰲轉側夜潮落,玉馬嘶鳴春信還。 -- 出自宋·釋正覺·與充維那
- 東軒長老未相逢,已見黃州一信通。 -- 出自宋·釋知慎·和東坡
- 如今百越拈來也,草偃風行是信旗。 -- 出自宋·釋重顯·送僧
- 江云扶雨暖溶溶,來往東西只信風。 -- 出自宋·舒坦·蘆山寺
- 橐衣隨牒何曾卜,餌藥銜杯稍信醫。 -- 出自宋·蘇籀·參云亭納涼小集二首
- 物於儔匹且如此,何況世間貞信士。 -- 出自宋·孫巖·德驥篇
- 每逢佳處謀書屋,漸恐山靈不信人。 -- 出自宋·孫巖·浦早望
- 風流正自能傳世,成敗應難盡信書。 -- 出自宋·孫應時·漢州房公湖
- 掃除妖孽□□□,□□錄勛庸信□。 -- 出自宋·王□達·浯溪
- 但令六縣皆朱邑,何必共堂有信臣。 -- 出自宋·王遂·會平江兩粹六邑宰
- 一年春又轉頭空,前信花催后信風。 -- 出自宋·王洋·問花塢
- 有來歸自江干客,為說錢塘潮信平。 -- 出自宋·徐集孫·習懶
- 天邊今日又重陽,隴樹紅飛雁信霜。 -- 出自宋·姚孝錫·重九偶成
- 室中八十四驪珠,千載流芳同信史。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王龜齡侍御不欺室
- 好花一歲幾回開,喜見東籬舊信來。 -- 出自宋·袁說友·致菊種于子長
- 一千里色江南岸,二十四般花信風。 -- 出自宋·張伯玉·小樓獨酌
- 所長孰不愿施之,豈肯言吾未信斯。 -- 出自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
- 東皇太一應來下,笑指梅花一信通。 -- 出自宋·張蘊·次韻月中聞鶴
- 少年心壯輕為客,不寄梅花遠信來。 -- 出自宋·趙必象·再用前韻集句
- 所悲竄遂萬里來,豺狼得路忠信埋。 -- 出自宋·鄭俠·送杜靖國知連州
- 莫窮興廢千年事,但看盈虛兩信潮。 -- 出自宋·鄭俠·次韻子京述懷
- 頰舌鏘洋言不茍,咳唾成珠須信有。 -- 出自宋·鄭俠·醉翁行贈黎師醇
- 薄宦經時誰舉手,豐年重見且信眉。 -- 出自宋·周南·和史君喜雨
- 青綾被薄不成夢,又是一番花信風。 -- 出自元·張昱·湖上漫興(二首)
- 白頭哀怨知多少,欲賦慚無庾信才。 -- 出自元·丁鶴年·兵后還武昌(二首)
- 到時正及花開日,遠道悠悠春信遲。 -- 出自明·董希呂·同陳景明林熙績賦得折梅寄遠
- 花枝爛熳色更好,诐辭輕易可信耶? -- 出自明·郭登·楸子樹
- 伯才共惜陳琳老,京國空懷庾信悲。 -- 出自明·何允泓·讀金元諸公遺集各賦一章凡五首
- 妻孥貧病仍兵革,兄弟存亡絕信音。 -- 出自明·呂時臣·冬日感懷
- 臥聽溪閣三更雨,數到江花幾信風。 -- 出自明·夢觀法師·寄樸隱南州
- 裂麻解使陽城哭,作賦徒令庾信哀。 -- 出自明·邵思文·感興(二首)
- 彎弓不射南飛雁,恐有征人附信還。 -- 出自明·施敬·塞上曲
- 嗟嗟壯士無由得,瀕海經營湯信國。 -- 出自明·吳夢旸·相逢行別朱大復比部
- 碧眼胡僧沒奈何,分付袈裟為信具。 -- 出自明·香嚴和尚·東山顧命歌
- 買舟又上金陵去,風物應憐庾信才。 -- 出自明·徐淮·送萬敏中之金陵
- 著書獨惜虞卿老,懷古猶含庾信悲。 -- 出自明·雪江秀公·秋興
- 不知向秀《思舊賦》,不為庾信《思舊銘》。 -- 出自明·張獻翼·再過劉會卿喪所卜胡姬為尸仍設雙俑為侍命伶
- 我日思歸今得歸,山中美人音信稀。 -- 出自明·周復俊·有所思酉水舟次作
- 遲遲麗日照春空,陣陣芳塵花信風。 -- 出自明·朱高熾·陽春曲
- 故人應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信來。 -- 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
- 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 出自宋·姜夔·湘月/念奴嬌
-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 出自宋·蘇轍·游廬山山陽七詠其六三峽石橋
- 云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 出自唐·宋之問·競題壁,慨然成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