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9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不求心境靜,但取世俗妍。 -- 出自宋·袁甫·贈單判官秩滿言歸
- 平生飽此味,不與時俗競。 -- 出自宋·張九成·偶題
- 持竿幸有魚充鼎,混俗須嗟鶴在籠。 -- 出自宋·張載·和薛伸國博漾陂
- 地靈宜仙事,境寂銷俗相。 -- 出自宋·趙汝回·游列真觀劉道士拉上潮際觀漁
- 青苔滿地護階陰,塵俗曾無半點侵。 -- 出自宋·趙汝暖·與同年陳公過山亭
- 魏最稱治由師經,晉俗自是多諸生。 -- 出自宋·趙瞻·子夏山
- 大哉何公古循吏,易俗移風有深致。 -- 出自宋·鄭俠·江亭與程瞿二君邂逅小飲太守送酒因成
- 怡然保清操,不與世俗換。 -- 出自宋·鄭俠·六鐶助潮士鍾平仲納官輒辭贈以詩
- 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 -- 出自宋·朱謙之·朱賣臣齋二首
- 聞道山居好,林深遠俗情。 -- 出自宋·鄒登龍·王氏山居
- 住合登仙籍,來宜出俗塵。 -- 出自宋·祖無擇·慈嚴院
- 地僻囂塵遠,人稀習俗淳。 -- 出自元·丁鶴年·春日海村(三首)
- 形勝分明在指顧,風俗想像增咨嗟。 -- 出自明·顧璘·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
- 盛時會須有代謝,末俗正爾堪吁嗟。 -- 出自明·顧清·東園餞別太守酒酣劇論至于得失寵辱之際聽之
- 身賤埋名易,家貧徇俗難。 -- 出自明·顧協·自遣
- 荒年有客愁炊桂,薄俗何人惜爨桐。 -- 出自明·何璧·金陵寄沈千秋
- 弄丸任真行,擊壤從俗調。 -- 出自明·黃輝·安樂窩
- 松響翩清籟,泉聲浣俗塵。 -- 出自明·梁氏·雜詠(二首)
- 事業浮生外,衣冠薄俗前。 -- 出自明·梁有譽·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 聚散非人意,襟期失俗筌。 -- 出自明·梁有譽·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 僮仆諳清事,支扉謝俗儔。 -- 出自明·劉玨·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十首
- 竹陰山色郁蔥蔥,厭俗編茅向此中。 -- 出自明·魯山泰公·悼竹巖處士
- 枘鑿乖方圓,甘遭世俗賣。 -- 出自明·宋璲·寄章允載兼柬項思復
- 不知在何時,傳自舊俗諺。 -- 出自明·陶安·龜頭山
- 隱在南峰背,如嫌世俗知。 -- 出自明·王履·水簾洞
- 冰雪真人好,風流薄俗敦。 -- 出自明·王跂·從子汝紹哀詞(有序)
- 十載猶遷客,孤蹤愧俗人。 -- 出自明·王一鳴·十載
- 天孫下機處,一時成俗緣。 -- 出自明·王彝·露筋娘子詩(并序)
- 剖戟割坤奠海岳,厥俗鴻荒人未覺。 -- 出自明·夏煜·讀宋太史潛溪集
- 落拓憐吾友,知音聾俗稀。 -- 出自明·邢侗·送毛懋新山人歸河南
- 從事之官遠,觀風問俗殊。 -- 出自明·薛蕙·送毛敬父之廬州
- 愛此林壑清,遂薄塵俗務。 -- 出自明·薛瑄·游君山寺
- 如何不見我,困此塵俗役。 -- 出自明·楊循吉·送楚巖往支硎山
- 清時肯護文人行,薄俗難稱長者言。 -- 出自明·于鑒之·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 歲時舊自荊人記,風俗曾經漢史傳。 -- 出自明·于慎行·端午賜黃金艾葉銀書靈符等物歲以為常
- 投跡山水邦,脫身紛俗駕。 -- 出自明·張宣·與慈邑諸公會宿茅甫生駐鶴樓得夜字
- 錦里幽棲處,悠然遠俗囂。 -- 出自明·趙善瑛·錦里卜筑詩
- 滌煩老去盧鴻一,謝俗歸來衛叔卿。 -- 出自明·朱芾·為志學聘君題惠麓秋晴圖(甲寅立冬日)
- 呵手寫新句,異彼塵俗情。 -- 出自明·朱高煦·感興(二首)
- 上都樓閣靄云煙,風俗從來朔漠天。 -- 出自明·朱有燉·元宮詞(一百三首)
- 小居在曠野,寂無塵俗想。 -- 出自明·紫柏大師·紺圃即事
- 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 -- 出自宋·歐陽修·游瑯琊山
- 壺觴須就陶彭澤,時俗猶傳晉永和。 -- 出自唐·皇甫冉·三月三日義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劉長卿詩
- 徜徉里閭間,脫略世俗縈。 -- 出自宋·并敘·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於潁州留西湖久之作
- 傳郵擾擾無虛日,吏俗區區老卻人。 -- 出自宋·劉著·月夜汎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