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9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朝涉白水源,暫與人俗疏。 -- 出自唐·李白·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
- 夷音僅可通名姓,癭俗無由辨頸腮。 -- 出自宋·蘇軾·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 之調水符欺謾久成俗,關市有契繻。 -- 出自宋·蘇軾·愛玉女洞中水既致兩瓶恐后復取而為使者見紿
- (十三日宿武城鎮,即俗所謂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我愿焚囊缽,不作陳俗具。 -- 出自宋·蘇軾·和郭功父韻送芝道人游隱靜
- 柳雖無言不解慍,世俗乍見應憮然。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柳湖感物
- 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 -- 出自宋·蘇軾·黃州?此詩當為歐陽修作?
- 試問高吟三十韻,?俗云檢驗死秀才衣帶上,有詩三十韻。 -- 出自宋·蘇軾·趙成伯家有姝麗仆忝鄉人不肯開樽徒吟春雪謹
- 還從世俗去,永與世俗忘。 -- 出自宋·蘇軾·游惠山
-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賢。 -- 出自宋·蘇軾·臨安三絕 錦溪
- 十載霜威重,*連弊俗消。 -- 出自宋·蘇軾·壽叔文
- 貪狂嗜怪無足取,世俗喜異矜其賢。 -- 出自宋·蘇軾·謝蘇自之惠酒
- 奮髯百吏走,坐變齊俗緩。 -- 出自宋·蘇軾·喬太博見和復次韻答之
- 漫郎天骨清,生與世俗異。 -- 出自宋·蘇軾·以屏山贈歐陽叔弼
- 淵明作詩意,妙想非俗慮。 -- 出自宋·蘇軾·和陶詠二疏
- 還従世俗去,永與世俗忘。 -- 出自宋·蘇軾·游惠山(并敘)
- 高情遺萬物,不與世俗論。 -- 出自宋·蘇軾·阮籍嘯臺?在尉氏?
-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 -- 出自宋·李清照·孤雁兒·世人作梅詞
-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 出自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 夫子嵇阮流,更被時俗惡。 -- 出自唐·杜甫·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虔
- 牽纏加老病,瑣細隘俗務。 -- 出自唐·杜甫·詠懷二首
- 羈旅知交態,淹留見俗情。 -- 出自唐·杜甫·久客
- 盜賊浮生困,誅求異俗貧。 -- 出自唐·杜甫·東屯北崦
- 九日明朝是,相要舊俗非。 -- 出自唐·杜甫·九日諸人集于林
- 楚貢何年絕,堯封舊俗疑。 -- 出自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 移此為郡政,庶幾氓俗蘇。 -- 出自唐·白居易·東坡種花二首
- 懵然與化俱,混然與俗同。 -- 出自唐·白居易·達理二首
- 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 出自唐·白居易·朱陳村
- 勾踐遺風霸,西施舊俗姝。 -- 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 豈是愛貧賤,深知時俗情。 -- 出自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 命首句為題二首
- 偶得幽閑境,遂忘塵俗心。 -- 出自唐·白居易·玩新庭樹,因詠所懷
- 面上有涼風,眼前無俗事。 -- 出自唐·白居易·府西亭納涼歸
- 紫袍朝士白髯翁,與俗乖疏與道通。 -- 出自唐·白居易·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
- 存神不許三尸住,混俗無妨兩鬢斑。 -- 出自唐·白居易·題石山人
- 早歲從旅游,頗諳時俗意。 -- 出自唐·白居易·適意兩首
- 故有求仙藥,仍馀遁俗杯。 -- 出自唐·王維·哭褚司馬
- 豈以七尺軀,顧受世俗哀? -- 出自宋·陸游·晨起
- 虛名但可欺橫目,薄俗何時復結繩? -- 出自宋·陸游·寓嘆
- 我欲哭窮途,所懼世俗驚,出門復入門,掩淚且吞聲。 -- 出自宋·陸游·書感
- 清時未免出,頗息世俗傳。 -- 出自宋·陸游·書懷
- 君恩許歸休,幸與世俗絕。 -- 出自宋·陸游·冬夜
- 老軀健似中年日,鄉俗淳如太古時。 -- 出自宋·陸游·閑游
- 憶從南鄭入成都,氣俗豪華海內無。 -- 出自宋·陸游·感舊
- 儻筑太平基,請自厚俗始。 -- 出自宋·陸游·歲暮感懷以余年諒無幾休日愴已迫為韻
- 高門赫赫何關我,薄俗紛紛莫問渠。 -- 出自宋·陸游·病少愈偶作
- 猶有一可喜,永謝世俗羈。 -- 出自宋·陸游·古興二首各五韻
- 流落逢知少,疏慵迕俗多。 -- 出自宋·陸游·南窗
- 孰能試之出毫芒,末俗可復躋羲黃? -- 出自宋·陸游·讀老子
- 嗚呼吾曹見事晚,古俗實在蚩蚩氓。 -- 出自宋·陸游·壬子除夕
- 光茫常當藏,櫝玉觸俗目。 -- 出自宋·陸游·山居疊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