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7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子本不避俗,而俗若子避。 -- 出自宋·汪炎昶·題王伯畏清心堂
- 嗟彼戰國秋,風俗日以漓。 -- 出自宋·王端朝·金瀨吊貞女
- 貯向金瓶生怕俗,絕饒翠袖敢爭妍。 -- 出自宋·王公煒·梅花
- 闊認高談驚世俗,老君終是憚回車。 -- 出自宋·王慶升·入道詩十九首
- 問學久不明,風俗日以偷。 -- 出自宋·王遂·送李果州歸蜀
- 臘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傳侑僧粥。 -- 出自宋·王洋·臘八日書齋早起南鄰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盡
- 已問簫韶還政俗,未持旌節自光華。 -- 出自宋·王洋·還許推詩軸
- 去年至日猶從俗,今年至日曾無肉。 -- 出自宋·王洋·近冬至祭肉未給因敘其事
- 地連遠近多雜俗,事出眾口無同辭。 -- 出自宋·王洋·送錢顯道赴臨安學宮
- 若無生死驚愚俗,正恐齋廚亦悄然。 -- 出自宋·王洋·題僧邀梅和庵
- 無愧惟有道,媚俗多虛美。 -- 出自宋·王應麟·唐開成年墓志石
-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爐香火奉山君。 -- 出自宋·翁逢龍·祈雪
- 往時家分寧,風俗喜追隨。 -- 出自宋·吳可·吳秀才出示孫尚書詩求鄙作
- 真成戲新荷,徑俗穿垂楊。 -- 出自宋·吳可·贈連楚狂
- 同來佳客自不俗,相對松陰聽瀑聲。 -- 出自宋·吳龍翰·行春次俞兄韻
- 衣冠未怪多儕俗,花木無情亦喪真。 -- 出自宋·吳頤·次邦憲宣德紅梅詩韻
- 中人易轉移,心俗多薰染。 -- 出自宋·五邁·送要公似有這宰古田
- 作詩雖警君,且俗以自警。 -- 出自宋·五邁·題余君肅日嚴忍齋
- 朝廷本忠厚,風俗亦變遷。 -- 出自宋·鮮于侁·雜興三首
- 異域化為儒雅俗,遠民爭識校仇郎。 -- 出自宋·謝伯初·寄歐陽永叔謫夷陵
- 喪服三年移薄俗,因知能孝始能忠。 -- 出自宋·徐鈞·姚期
- 古人貴為己,末俗多外馳。 -- 出自宋·徐僑·虎邱謁和靖祠
- 制和荷衣恐驚俗,對人稱是楚賢裝。 -- 出自宋·薛嵎·漁村會諸友戲呈
- 以道義交堪傲俗,得漁樵趣不須官。 -- 出自宋·雪巖·對菊
- 結得庵成無點俗,栽梅時竹當幽居。 -- 出自宋·楊公遠·友梅吳編校壽宮之側筑庵曰全歸有詩十詠敬次
- 可是詩成無點俗,只應吟筆燦生花。 -- 出自宋·楊公遠·次劉曉窗九日韻十首
- 烏帽戀頭渾忤俗,白衣送酒竟無人。 -- 出自宋·楊公遠·九日
- 肯把靈丹攻鄙俗,珍藏何啻萬黃金。 -- 出自宋·楊公遠·昨攜拙稿呈康使君郢正以詩促之
- 已知共中有可俗,亦恐未免無窮憂。 -- 出自宋·楊友夔·吳孫王墓
- 一宵短夢驚流俗,千里高名掛里閭。 -- 出自宋·姚宏·夢筆驛
- 平生特立不徇俗,窮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遺經。 -- 出自宋·葉見泰·古詩贈方希直
- 把酒孤吟元不俗,何須夜訪剡溪人。 -- 出自宋·于石·雪
- 先生高節昭流俗,未應名宦能羈束。 -- 出自宋·喻良能·為周提宮題尚友堂
- 星源故自佳,民俗良易馴。 -- 出自宋·喻良能·星源縣齋書事
- 愛汝風標真絕俗,何當環繞百千回。 -- 出自宋·袁燮·郊外即事七首
- 君王有詔從胡俗,慟哭薄命終穹廬。 -- 出自宋·袁燮·昭君祠
- 此邦介荊蠻,其俗氣稟剛。 -- 出自宋·袁燮·寄武岡使君表兄
- 精彩照人香絕俗,遺簪端的自仙家。 -- 出自宋·袁燮·玉簪
- 廢書固俗子,既俗又奚責。 -- 出自宋·袁燮·枕上有感呈呂子約
- 野性自知難適俗,山林僻處且偷閒。 -- 出自宋·袁燮·山中
- 問賢思水薤,教俗養雞豚。 -- 出自宋·張伯玉·蓬萊閣閒望寫懷
- 隔水架茅知避俗,得魚沽酒卻分鄰。 -- 出自宋·趙蘭皋·野人家
- 班春布寬大,諭俗無澆漓。 -- 出自宋·趙汝遇·重建神秀樓追和忠定公韻
- 本來面貌無塵俗,更向冰池自照看。 -- 出自宋·趙時韶·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十四
- 金精山高絕塵俗,中通洞天石削玉。 -- 出自宋·周薰·金精山
- 使車勤遠人,問俗考肥瘠。 -- 出自宋·朱睎顏·錢呂子敬赴漕臺
- 禁煙故事存遺俗,改火平時有舊章。 -- 出自宋·祖無擇·庚辰清明州衙不送新火
- 伊昔淮海陬,土俗勤稼穡。 -- 出自元·陳基·如皋縣
- 拘束微官,踉蹌俗狀,較人間氣。 -- 出自·曹伯啟·水龍吟 用史藥房韻
- 通人自曉了,囂俗任疑惑。 -- 出自明·陳第·詠懷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