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7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 出自宋·王铚·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 房公松竹分清俗,除卻天聲總未奇。 -- 出自宋·王铚·再和雪聲
- 故人義重非時俗,三程過我荒村寺。 -- 出自宋·張嵲·贈趙公旦
- 足兵先一飽,化俗遲三登。 -- 出自宋·張嵲·送行子禮漕湖南
- 此行端可振頹俗,令我短轅今欲駕。 -- 出自宋·陳傅良·送宋國博參議江東分韻得夜字前年上幸學一時
- 窮途惟有死,薄俗動相猜。 -- 出自宋·章甫·即事
- 張侯好事果絕俗,因人隔江來覓詩。 -- 出自宋·章甫·題張希穎筠坡圖
- 鳴聲元自樂,世俗亦多疑。 -- 出自宋·章甫·聞鴉
- 淮鄉久住已成俗,客至亦復研芝麻。 -- 出自宋·章甫·謝張倅惠茶
- 率真受用非隨俗,尚欠風前雨笠斜。 -- 出自宋·張镃·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
- 騎馬莫道隨官俗,也解爭奴曲澗船。 -- 出自宋·張镃·暫歸桂隱雜書四首
- 忘名全道用,遠俗養詩情。 -- 出自宋·張镃·次韻酬喻工部雪中見懷
- 爭如俗子通身俗,到處堆錢助癡福。 -- 出自宋·張镃·馬賁以畫花竹名政宣間其孫遠得賁用筆意人物
- 淳樸山川追古俗,蕭閒林谷許幽尋。 -- 出自宋·張镃·書東遷褚氏壁
- 慵隨肥馬輕裘俗,要結高山流水緣。 -- 出自宋·張镃·酬張子立投贈
- 佳賓壯論能投俗,歸路誰憐鬢雪光。 -- 出自宋·張镃·游韓氏園有客先歸
- 世變逮狂秦,風俗如髦蠻。 -- 出自宋·劉宰·懷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 論財以義輕浮俗,論道歸儒識至公。 -- 出自宋·劉宰·再韻謝張持甫過訪二首
- 雅趣終難混塵俗,匆匆歸卜太初鄰。 -- 出自宋·劉宰·挽殷君二首
- 字甿振仁策,范俗惇圣猷。 -- 出自宋·樂雷發·送程營道官滿赴闕
- 竹屋紙窗清不俗,茶甌禪榻兩相宜。 -- 出自宋·張道洽·梅花
- 說著色香猶近俗,丹心祗許伯夷知。 -- 出自宋·劉黻·梅花
- 按圖覽上游,峒俗號最梗。 -- 出自宋·劉黻·平寇
- 絕憐雅致高于俗,點易殘朱抹囟兒。 -- 出自宋·陳起·友人新息滿月
- 家山繄比隣,風俗應夙諳。 -- 出自宋·陳起·送賀某赴興化任
- 奈何區區者,妄俗求吾嗤。 -- 出自宋·羅公升·偶賦二首
- 嗟余茲游尚牽俗,身所驟歷辭難宣。 -- 出自宋·方鳳·三洞
- 乃知興壞理,道俗俱可哀。 -- 出自明·張羽·何楷讀書堂
- 見山無詩僧亦俗,詩不高古猶無詩。 -- 出自宋·艾性夫·贈后山僧謙自牧游
- 逢人雙白眼,炫俗小紅裳。 -- 出自宋·艾性夫·吳種柳枉教輒復奉答
- 聽聲臥影已不俗,況作團扇搖清風。 -- 出自宋·孔武仲·錢穆仲有高麗松扇館中多得者以詩求之
- 而我兼得之,世俗亦不爭。 -- 出自宋·孔武仲·水上清風覆以喬木
- 雖無絕艷驚流俗,為有清香得近人。 -- 出自宋·孔武仲·徐成之園亭三詠·瑞香檻子
- 勒移那計嘲塵俗,且作偷閑十日游。 -- 出自近代·郁華·乙亥中伏逭暑牯嶺
- 守邦嚴典禮,范俗正堤防。 -- 出自宋·晁公溯·師安撫生日
- 天姿純不颣,世俗淡無波。 -- 出自宋·陳淳·挽楊料院二首
- 天與孤高超世俗,肯將剩馥乞蜂臣。 -- 出自宋·陳棣·次韻梅花四首
- 嚴山少平田,嚴俗稀惰民。 -- 出自宋·陳鑒之·送鄭嚴州四首
- 六絲小駐詢遺俗,尚憶重華舞羽干。 -- 出自宋·陳杰·即事二首
- 天河儻可挽,舉俗快一洗。 -- 出自宋·陳杰·和彭教諭論詩
- 秉心實無它,世俗乃憎怨。 -- 出自宋·陳宓·安溪送泉粹
- 致君高舜禹,美俗歸軒唐。 -- 出自宋·陳宓·和陳中行校書
- 千家弦管聞謠俗,萬頃湖山入燕堂。 -- 出自宋·陳襄·和子直聞運使兵部駐節京口寄呈如晦
- 蠢茲尤溪民,習俗攻險僄。 -- 出自宋·陳襄·送李惟肖尉尤溪
- 魯邑弦歌興國俗,謝家蘭玉滿庭除。 -- 出自宋·陳襄·題蒲傳正舍人清風閣
- 吾敬五子猷,傲俗獨愛竹。 -- 出自宋·陳元晉·竹
- 祇因談笑憑風俗,僭用詩謠和夸襦。 -- 出自宋·陳執中·題蒼梧部
- 已將儒雅安時俗,更即人和驗歲豐。 -- 出自宋·陳宗遠·代壽某帥二首
- 獨憐朱臉花容俗,全學瑤臺玉女妝。 -- 出自宋·程敦厚·酴醾
- 何曾一日能免俗,稍來對談山爽然。 -- 出自宋·戴表元·題王敬仲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