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6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拘士笑大方,俗吏縛文律。 -- 出自宋·黃庭堅·拘士笑大方
- 一屏一榻無俗塵,左置枯桐右開易。 -- 出自宋·黃庭堅·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心適堂
- 雙鳧能來游,俗子跡可掃。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清水巖
- 語繼盤盂拋俗格,氣兼河岳帶商聲。 -- 出自唐·羅隱·廣陵李仆射借示近詩因投獻
- 少年一見非俗物,鏘然修竹鳴孤凰。 -- 出自宋·蘇轍·次韻劉涇見寄
- 新詩苦清壯,俗和再三怯。 -- 出自宋·蘇轍·次韻答陳之方秘丞
- 山深足氛瘴,俗儉少肴蔬。 -- 出自宋·蘇轍·復(fù)病三首
- 君時在池上,俗事厭紛劇。 -- 出自宋·蘇轍·京師送王頤殿丞
- 詩人常下榻,俗子莫登門。 -- 出自宋·戴復(fù)古·題渝江蕭氏園亭
- 立腳怕隨流俗轉(zhuǎn),留心學到古人難。 -- 出自宋·戴復(fù)古·題姚顯叔南嶼書院
- 中原地古風俗淳,君侯撫牧仁化新。 -- 出自元·王冕·送黃叔源之甘肅州尹
- 慷慨不同時俗輩,清高多讀古人書。 -- 出自元·王冕·水竹居
- 且喜往來無俗客,只茲瀟灑勝封侯。 -- 出自元·王冕·梅竹軒為楊君道賦
- 開徑不曾防俗客,讀書恰是得清涼。 -- 出自元·王冕·揚州成元章居竹軒
- 大義可令吳俗變,高風不獨魯人知。 -- 出自元·王冕·季札墓
- 顧余方有役,俗駕不敢停。 -- 出自宋·賀鑄·曉度黃葉嶺東谷懷寄金陵王居士閑叟
- 官身須自乞,俗眼可相容。 -- 出自宋·賀鑄·留別米雍丘二首之二
- 祖心無處問,俗駕晚駸駸。 -- 出自宋·賀鑄·游六合定山真如寺
- 石鼎頗傳驚俗句,醉圖未免取僧嘲。 -- 出自宋·賀鑄·酬別道師許自然
- 還有不隨流俗處,秋毫無累損天和。 -- 出自宋·曾鞏·戲書
- 儒林恥未博,俗阱思自贖。 -- 出自宋·曾鞏·山水屏
- 靈物固難睹,俗眼真不明。 -- 出自宋·司馬光·春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齋韓廷評見過閽人不
- 奇策革命殊俗,長纓擊不毛。 -- 出自宋·司馬光·送鄭推官赴分州
- 永日杜門無俗客,臨風隱幾得天機。 -- 出自宋·司馬光·酬謝仲通初提舉崇福宮見寄
- 鶴易怨,龜何俗。 -- 出自元·元好問·滿江紅·寒日春溫
- 不把雙眸看俗人,五湖四海一空身。 -- 出自宋·白玉蟾·曲肱詩二十首
- 桐柏山頭避俗囂,篇詩斗酒自逍遙。 -- 出自宋·白玉蟾·桐柏山書懷
- 苦吟思嘔心,俗狀厭擎跽。 -- 出自宋·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 但且任么隨俗過,丹成云靄自然來。 -- 出自宋·白玉蟾·題鄭通妙方丈
- 運平后親之俗。 -- 出自南北·庾信·周五聲調(diào)曲 羽調(diào)曲 二
- 楚僧話寂滅,俗慮比虛空。 -- 出自唐·戴叔倫·又酬曉燈離暗室五首
- 佳山路不遠,俗侶到常稀。 -- 出自唐·戴叔倫·游道林寺
- 妙年秉愿逃俗紛,歸臥嵩丘弄白云。 -- 出自唐·宋之問·琴曲歌辭·綠竹引
- 蒼翠云峰開俗眼,泓澄煙水浸塵心。 -- 出自唐·杜荀鶴·經(jīng)嚴陵釣臺
- 洞里客來無俗話,郭中人到有公情。 -- 出自唐·杜荀鶴·題仇處士郊居(處士棄官卜居)
- 想到家山無俗侶,逢迎只是坐籃輿。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送李處士歸弋陽山居
- 韻堪聽,聲不俗,駐云軒。 -- 出自宋·無名氏·水調(diào)歌頭·八蠻朝鳳闕
- 前緣相遇棄俗緣。 -- 出自宋·無名氏·遍地錦
- 十九拋家棄俗緣。 -- 出自宋·無名氏·遍地錦
- 交戛敲欹無俗聲,滿林風曳刀槍橫。 -- 出自宋·無名氏·斑竹
- 住世無心,異俗超群。 -- 出自宋·無名氏·*心香
- 此等莫與北俗道,只解白土和脂麻。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
- 一洗塵襟無俗慮,柳條開眼共看春。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江鄰幾送客回同過金明池二首
- 大都精意與俗近,筆力驅(qū)駕能逶迤。 -- 出自宋·梅堯臣·答蕭淵少府卷
- 風宜橘林賦,俗尚竹枝謳。 -- 出自宋·梅堯臣·王龍圖知江陵
- 嵇阮當時無俗慮,山王雖貴亦能陪。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四和正仲
- 厚皮雖然佳,俗物已可羞。 -- 出自宋·梅堯臣·韻語答永叔內(nèi)翰
- 終期江上見,俗禮聊損裁。 -- 出自宋·梅堯臣·刁景純期水門再別以風雨不往
- 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 -- 出自宋·梅堯臣·讀裴如晦萬里集書其後
- 高閑不與時俗侵,寂靜豈唯魚鳥樂。 -- 出自宋·梅堯臣·寄題千步院兼示諲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