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6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慚愧眼前無俗物,舉頭終日見云山。 -- 出自宋·釋智圓·書事
- 正聲傳不易,俗耳聽終難。 -- 出自宋·釋智圓·聽琴
- 旅跡飄然與俗分,動時高價逐新文。 -- 出自宋·釋智圓·贈進士葉授
- 樹驚人面果,俗駭鳥言夷。 -- 出自宋·穆修·樊博士化州監臨
- 不肯歸休本俗才,癡兒了事太悠哉。 -- 出自宋·宋庠·今日棋軒風爽天休可紆步無以簿領為解兼戲成
- 擊壤但聞堯俗樂,寬條方識漢恩深。 -- 出自宋·宋庠·次韻和運使王密學見貽之作
- 單枕不成寐,俗魂自驚猜。 -- 出自宋·宋庠·奉詔止雨宿齋建隆觀
- 多謝相逢殊俗眼,謫官猶作貴人看。 -- 出自宋·余靖·五色雀
- 一屏一榻無俗塵,左置枯琴右開易。 -- 出自宋·黃庶·和柳子玉官舍十首·心適堂
- 公昔為刺史,俗若閨門和。 -- 出自宋·黃庶·過建成侯廟
- 自言猶欲洗俗耳,夜靜為聞蛙黽聲。 -- 出自宋·黃庶·和百塔寺四首·水閣
- 方廣寺開無俗路,優曇花現有靈根。 -- 出自宋·楊蟠·石橋
- 山靈反惆悵,俗駕紛往還。 -- 出自宋·項安世·題澹山巖二首
- 不是生前人俗緣,等閑拋得傍湖園。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張部門直廬觀梅
- 削柿徵膏憐俗薄,和泥封痏謝官多。 -- 出自宋·項安世·十日發祁陽
- 宣皇開口嫌俗儒,要知不是憎詩書。 -- 出自宋·項安世·宣帝
- 想當施手自,俗論犰爭馳。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趙領元先世石刻十四韻
- 深愧地仙教俗客,殷勤留看華山春。 -- 出自宋·王铚·宿華岳觀
- 竟日裴回無俗意,祗因竹外有秋山。 -- 出自宋·王琮·獨醒午坐
- 覺道揎為全俗了,略無一語及梅花。 -- 出自宋·王琮·旅興
- 禮義興行,民俗以臧。 -- 出自宋·張嵲·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 當涂寧市駿,俗眼競嘲雄。 -- 出自宋·張嵲·又次韻四首
- 新詩忽盛談,俗狀良內慚。 -- 出自宋·陳傅良·臨桂尉楊渭夫以詩來因次其韻兼簡同僚
- 悠然起遐思,俗物一何鄙。 -- 出自宋·章甫·古洗
- 客至請渠嘗,俗塵消曠劫。 -- 出自宋·張镃·茶谷閒步
- 儻其尚細謹,俗眼愈超忽。 -- 出自宋·張镃·吳疾愈約客游湖上園
- 人生何用計俗眼,強起口笑勝眉顰。 -- 出自宋·張镃·七月望煙波觀對月
- 吟壇元不峻,俗駕可曾來。 -- 出自宋·葉茵·次韻
- 不假山靈回俗駕,會心同是一乾坤。 -- 出自宋·葉茵·偶成
- 今日有公事,俗駕不可人。 -- 出自宋·葉茵·枕簟入林僻花瓜留客遲十韻
- 鄉英殊磊磊,俗物自茫茫。 -- 出自宋·敖陶孫·再次徐先輩二首
- 白云殊不作俗態,流水更似知人心。 -- 出自宋·裘萬頃·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十七
- 白云殊不作俗態,流水更似知人心。 -- 出自宋·裘萬頃·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 夫君陶阮徒,俗子所不快。 -- 出自宋·裘萬頃·次范光伯泛江韻
- 坐見西州成俗阜,忍令北客尚途窮。 -- 出自宋·劉宰·代李居士謁王去非制干三首
- 公馀信足樂,俗敞良可慨。 -- 出自宋·劉宰·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
- 恥與春花爭俗艷,故將雪質對韶光。 -- 出自宋·趙汝鐩·和林守玉茗花韻
- 詩僧恰方去,俗客不曾來。 -- 出自宋·趙汝鐩·題及之后山新筑茅舍
- 佔畢末學阻,俗薄神理銷。 -- 出自宋·樂雷發·次韻李監丞城西紀游
- 樹冷花清無俗韻,天寒日暮有佳人。 -- 出自宋·張道洽·梅花七律
- 寤寐千載心,俗子難與方。 -- 出自宋·劉黻·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
- 云入書檠無俗氣,月來吟幾有清芬。 -- 出自宋·許月卿·南堂
- 飄緲蓬壺隔俗塵,塵中日月易因循。 -- 出自宋·連文鳳·呈趙侍郎
- 已信漆園非俗吏,誰知關令是仙才。 -- 出自明·張羽·寄梅雪
- 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 -- 出自宋·□公卿·游麻姑
- 已愛匡廬無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 -- 出自宋·陳舜俞·雪
- 誰謂謫官真俗吏,還登廬阜最高峰。 -- 出自宋·陳舜俞·峰頂院
- 自謂讀書非俗客,謫官猶得近林泉。 -- 出自宋·陳舜俞·開先寺
- 掛冠已脫塵俗緣,一心愿住清涼國。 -- 出自宋·陳舜俞·圓通行
- 魯國鯫生與俗同,何嘗孤訐慕龍逢。 -- 出自宋·孔武仲·次韻和楊公濟見贈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