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5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蔗漿已覺俗,茗粥良可羞。 -- 出自宋·章甫·分題得草果飲子
- 有身未免俗,時時還入城。 -- 出自宋·章甫·簡查仲明
- 大賢務矯俗,始以和自名。 -- 出自宋·張镃·雜興
- 有人非吏俗,同好任天涯。 -- 出自宋·張镃·次韻酬張仲思高郵見寄二首
- 隨人稱白俗,真是小兒言。 -- 出自宋·張镃·讀樂天詩
- 自聞非為俗,異處卻同音。 -- 出自宋·張镃·次韻酬楊伯子兼呈誠齋
- 才堪夸世俗,早已落丘墟。 -- 出自宋·裘萬頃·書晁文元道院集
- 臞張不與俗同流,常棣相輝華萼稠。 -- 出自宋·劉宰·再用韻呈用席者
- 竹癖難憑俗眼看,琴書靜對翠光寒。 -- 出自宋·趙汝鐩·題戴洪甫愛竹軒
- 律院僧應俗,亭荒草木刪。 -- 出自宋·樂雷發·南林寺
- 情性常嗤俗者勞,世間何處免風濤。 -- 出自宋·劉黻·和薛仲止漁村雜詩十首
- 此心難與俗人言,終日深居養浩然。 -- 出自宋·劉黻·和酬黃霞碭見寄
- 詩成肯對俗子哦,馳介城南寄老龐。 -- 出自宋·陳起·同友人泛舟過斷橋登壽星江湖偉觀歸舟聽客謳
- 有竹便不俗,蕭疏三數竿。 -- 出自宋·吳錫疇·次韻題純老房行
- 嚚訟漸成俗,如君今豈多。 -- 出自宋·許月卿·代仍六弟吊程貢元三首
- 詩從出山俗,客已及門稀。 -- 出自宋·羅公升·世故
- 縱酒長違俗,揮毫自出群。 -- 出自宋·方鳳·寄吳善父
- 閑居卻笑俗人忙,又欲移門向野塘。 -- 出自宋·王镃·山居即事
- 方寸糾紛俗累縈,無端悵觸筆花生。 -- 出自近代·吳佩孚·贈劉存基
- 此花不受俗人知,為汝移家亦絕奇。 -- 出自宋·艾性夫·題古洪周君會梅閣
- 蘇公早與俗子偶,避世欲種東陵瓜。 -- 出自宋·孔武仲·子瞻畫枯木
- 尚賴城市俗,藍輿遠追隨。 -- 出自宋·孔武仲·寄襄邑宰丁陽叔
- 清嫌冰麝俗,淡學池鵝黃。 -- 出自宋·孔武仲·蠟梅二絕黃魯直云王都尉有之邀同賦
- 淡薄已無俗,秋高真出群。 -- 出自宋·孔武仲·楸花
- 山靈似嫌俗士駕,溪風攔路吹人回。 -- 出自明·王守仁·重游開元寺戲題壁
- 白發親蠻俗,丹心老戍煙。 -- 出自明·吳國倫·病中答曹有卿參政
- 高情薄世俗,入海求神仙。 -- 出自·陳獨秀·感懷二十首
- 道人差不俗,洗耳聽弦徽。 -- 出自宋·陳必復·游前溪西庵
- 巖邑崎嶇俗最獰,君來談笑自風生。 -- 出自宋·陳淳·送陳尉后之園賞歸二首
- 公來省其俗,好尚已默了。 -- 出自宋·陳棣·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
- 公來省其俗,治劇操至約。 -- 出自宋·陳棣·題范烏程松桂亭
- 梅護群書俗塵絕,書對梅梢滋味別。 -- 出自宋·陳鑒之·寄題長溪楊恥齋梅樓樓乃其先世讀書之所
- 不而繁桃俗杏栽,詩懷端為此花開。 -- 出自宋·陳文蔚·老人及兒輩皆和再用前韻
- 猗嗟東南俗脆弱,獨有閩嶺高崔嵬。 -- 出自宋·陳文蔚·送趙進臣持閩憲節
- 幽芳寧貴俗人知,北省仙郎只自奇。 -- 出自宋·陳襄·次韻李學士勾院海棠
- 道人不絕俗,自然無耳喧。 -- 出自宋·戴表元·宿福海寺
- 下車先訪俗,期減月椿銀。 -- 出自宋·戴栩·送蔣德瞻弋陽
- 懶慢多違俗,尋常倦作書。 -- 出自宋·鄧深·寄曾德廣
- 驅車振末俗,雅意先文盟。 -- 出自宋·度正·壽章漕
- 頹波障流俗,砥柱賴斯人。 -- 出自宋·樊夢辰·挽故知容州朝請舅
- 萬里投殊俗,余生老一丘。 -- 出自宋·范季隨父·寄范季隨
- 多因書土俗,稍亦記途程。 -- 出自宋·方回·虛谷志歸十首
- 淺膚專徇俗,高亢類談禪。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夏自然見寄四首
- 但頗訝薄俗,不復甄廉貪。 -- 出自宋·方回·八月二十日曉起
- 詩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瑯。 -- 出自宋·方回·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 世情故宜俗眼白,時事不改戎葵紅。 -- 出自宋·方回·約端午到家復不果賦吳體
- 但戒傚俚俗,佛事徒喧闐。 -- 出自宋·方回·示長兒存心
- 愿聞談土俗,五會纂周篇。 -- 出自宋·方回·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
- 小人徇流俗,君子懷友生。 -- 出自宋·方回·清湖小酌得生字
- 聞韶問遺俗,肯學飯牛聲。 -- 出自宋·方回·送師好古歸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