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4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海國民俗古,清朝民物閑。 -- 出自明·林鴻·寄丘令
- 猛氣驚俗膽,奇節招世尤。 -- 出自明·徐渭·入燕三首
- 我牽塵俗不得赴,花本無情花亦怪。 -- 出自明·楊基·北山梨花(有序)
- 巢居風俗故依然,石穴高當萬木顛。 -- 出自清·查慎行·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懸巖峭壁間緣梯上下與猿猱
- 冀茲捐俗心,永懷依妙力。 -- 出自唐·李祎·石橋
- 政成知俗變,當應畫輪車。 -- 出自唐·劉駕·送盧使君赴夔州
- 逍遙非俗趣,楊柳謾春風。 -- 出自唐·齊己·送孫逸人歸廬山
- 四鄰無俗跡,終日大開門。 -- 出自唐·齊己·過湘江唐弘書齋
- 洞連非俗世,溪靜接仙蹤。 -- 出自唐·薛能·桃花
- 念予無俗骨,頻與鶴書招。 -- 出自唐·王貞白·寄天臺葉尊師
- 幽閑消俗態,搖落露家貧。 -- 出自唐·吳融·荊州寓居書懷
- 聊祛塵俗累,寧希龜鶴年。 -- 出自唐·劉孝孫·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仙字
- 超然無俗事,清宴有空林。 -- 出自唐·尹懋·秋夜陪張丞相趙侍御游灉湖二首
- 擾擾多俗情,投跡互相師。 -- 出自唐·李邕·銅雀妓
- 子尚捐俗紛,季隨躡遐軌。 -- 出自唐·蕭穎士·蒙山作
- 擔囊無俗物,訪古千里馀。 -- 出自唐·崔宗之·贈李十二白
-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 出自唐·楊憑·千葉桃花
- 兩耳厭俗論,乍喜春泉聒。 -- 出自宋·鄭獬·稚卿約郭外之游
- 清氣換俗骨,蕭爽毛發醒。 -- 出自宋·鄭獬·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萬壽寺
- 調笑脫俗態,高談若風雷。 -- 出自宋·鄭獬·贈朱省郎
- 頗聞彼俗殊東南,例重市門輕隴畝。 -- 出自宋·強至·送關景芬秘書赴山陽尉
- 異時邦俗思賢化,還似甘棠愛此亭。 -- 出自宋·強至·題余公亭
- 偉哉拔俗人,真宰豈無力。 -- 出自宋·強至·賀陳右司生辰
- 將令世俗尊造化,呼僮卷障不復掛。 -- 出自宋·強至·泉上人畫牡丹
- 劇談無俗調,得句有新功。 -- 出自宋·張栻·上封有懷元晦
- 向來應俗用古學,我亦未悔金注昏。 -- 出自宋·陳造·次韻答陣夢錫十首
- 空遺楚俗千古哀,沈菰鼓鷁喧江涘。 -- 出自宋·陳造·次韻梁廣文重午吊古
- 南州習俗難馴擾,北客迂疏易悔尤。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二首
- 浙風淮俗隔江水,意解禽言乃如此。 -- 出自宋·陳造·布谷吟
- 主人絕俗姿,此地背塵境。 -- 出自宋·陳造·祈雨齊云樓
- 酒邊無俗物,塵外有高樓。 -- 出自宋·陳造·送嚴上舍并寄諸公十首·寄俞君任府判
- 昔人厭俗心,寧取無肉瘦。 -- 出自宋·陳造·題六宜堂
- 并策超俗勛,醉墨點衫袖。 -- 出自宋·陳造·題六宜堂
- 姑為辟俗去,示世無吾待。 -- 出自宋·陳造·題徐居士遁庵
- 醖藉非俗輩,面作玉雪明。 -- 出自宋·陳造·謝宋宰惠玉友曲方
- 仙姿絕俗遺群妒,鼎實收功看一新。 -- 出自宋·陳造·次韻石湖居士見梅
- 政疏里俗有囁呫,身遠貴游無孰何。 -- 出自宋·陳造·次韻周秀才
- 雖償還俗債。 -- 出自宋·陳造·答余司理
- 向純厚俗今不美,曾是登山號庚癸。 -- 出自宋·陳造·高頭市
- 公無末俗病,人識古賢風。 -- 出自宋·陳造·題通明堂
- 心期與俗馬牛風,化頑惠弱清而容。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酬葉進卿
- 久安楚俗眠云屋,又向吳儂倒藥囊。 -- 出自宋·陳造·題項處士山堂二首
- 高人避俗水云居,客子偷閑簿領馀。 -- 出自宋·陳造·游靈山二首
- 松風憩俗駕,撫心愧營營。 -- 出自宋·李廌·丙子歲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極中院時天氣
- 卻憐土俗追時節,言語雖殊意亦同。 -- 出自宋·鄭剛中·庚午冬至夜
- 肯因入俗語,易此高世情。 -- 出自宋·李新·古興
- 終年無俗客,不用掩松關。 -- 出自宋·李新·宿西谷院六首
- 也知隨俗調歸策,卻憶當年重出關。 -- 出自宋·郭章·歸崑山省親別太學同舍
- 幽都風俗慕成都,可待遨頭指路隅。 -- 出自宋·洪皓·次韻朱少章潭雷鋒馬上口占
- 坐此塵俗因,顏色阻良晤。 -- 出自宋·鄭剛中·招潘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