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4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變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舉肥。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幾多民俗熙熙樂,似到老聃臺上來。 -- 出自宋·畢京·和范公希文懷慶朔堂
- 空隨流俗作愚蒙,并將四海蒼生誤。 -- 出自宋·陳普·有感
- 彼無乃俗飽吾聒,此不勝幽醒我聰。 -- 出自宋·曾豐·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
- 桃花太俗生,釋老安取耶。 -- 出自宋·曾豐·游桃花臺寺僧指似葛仙翁煉凡處
- 以德康俗,以文興治。 -- 出自隋·佚名·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
- 乘云厭俗,馭日登玄。 -- 出自隋··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鈞天舞
- 曾憐濁俗排閶闔,蹔屈清江縱羽鱗。 -- 出自宋·晁說之·再送先之
- 飄零塵俗客,再見水仙花。 -- 出自宋·晁說之·謝蘊文水仙花
- 記蠟之俗通上古,舞雩之詠傳先儒。 -- 出自宋·劉克莊·三和
- 首龡豳俗祈年雅,遙和堯民擊壤聲。 -- 出自宋·劉克莊·和鄉(xiāng)守趙計院燈夕韻
- 漁鹽舊俗慣恬熙,兵火新民脫亂離。 -- 出自宋·劉克莊·將至海豐
- 要知莆俗厚,冠蓋送傾城。 -- 出自宋·劉克莊·送曹守司直二首
- 遙知蠻俗喜,令尹帶琴來。 -- 出自宋·劉克莊·送丁元暉知南海
- 極知越俗留連客,性不相投如水火。 -- 出自宋·曾幾·次折仲古游潯州桂園韻
- 凈洗塵俗狀,數(shù)上參云亭。 -- 出自宋·曾幾·初至天臺
- 了無適俗韻,真可與晤語。 -- 出自宋·曾幾·次陳少卿見贈韻
- 巖巖匡俗廬,頂踵極高大。 -- 出自宋·曾幾·次范益謙遷居九江經(jīng)過上饒見贈韻
- 喧囂世俗事,只使人意惡。 -- 出自宋·曾幾·松風(fēng)亭四首
- 一點無俗氛,蘭芽在幽處。 -- 出自宋·曾幾·蘭畹
- 此君非俗物,今歲有佳兒。 -- 出自宋·曾幾·新種竹有筍
- 秦?zé)o舊俗云煙媚,周有遺風(fēng)父老賢。 -- 出自宋·譚用之·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 淵明豈俗士,幸此有松菊。 -- 出自宋·文同·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
- 幾案少俗事,壺觴多雅游。 -- 出自宋·文同·寄馮永州
- 前人眼俗不知顧,會有賢者來形相。 -- 出自宋·文同·寄題杭州通判胡學(xué)士官居詩四首·鳳咮堂
- 公吏呈俗書,還來愧冠冕。 -- 出自宋·文同·興元府園亭雜詠·山堂
- 主人厭俗客,日與此君對。 -- 出自宋·文同·金影軒
- 故家遺俗今無幾,往行前言孰可談。 -- 出自宋·周必大·送蔡迨赴桂陽令
- 遺思謠俗在,余論宴堂空。 -- 出自宋·蔡襄·司徒侍中宋宣獻公挽詞五首
- 當(dāng)能變俗骨,豈特湔塵慮。 -- 出自宋·蔡襄·即惠山煮茶
-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 出自宋·蔡襄·安靜堂書事
- 化民成俗,曾莫發(fā)禮。 -- 出自宋·蔡襄·親祀南郊詩
- 矧茲民俗安,湓溢尤可憙。 -- 出自宋·蔡襄·圣泉
- 羞諛刺俗子,指急條邊兵。 -- 出自宋·蔡襄·送安思正之蜀
- 懷安固俗喜,乘危豈予歉。 -- 出自宋·蔡襄·龜山夜泊書事
- 錢塘風(fēng)俗本夸奢,上商射利尤加勇。 -- 出自宋·蔡襄·和王學(xué)士水車
- 對花無俗態(tài),愛竹見天真。 -- 出自唐·貫休·劉相公見訪
-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無名。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尋僧忘俗慮,盤道出塵囂。 -- 出自宋·柳開·磐石
- 終朝游俗舍,禮念作威儀。 -- 出自唐·拾得·詩
- 豈知鄽俗士,大有根性熟。 -- 出自唐·拾得·詩
- 連年走俗為貧仕,一日投閑恐富歸。 -- 出自宋·葛立方·崔申之以詩為別蘇明父郭逢叔各有和章謹復(fù)用
- 妖止兮俗醇,請傾百川兮壽使君。 -- 出自宋·葛立方·云仙
- 豈不掛俗事,察公極清睦眼中醉鄉(xiāng)路,風(fēng)味良獨醇。 -- 出自宋·洪邁·次韻夢得見示長篇
- 折腰行俗吏,投足且吾廬。 -- 出自宋·黃公度·久不得浙耗
- 愷悌疲俗蘇,廉介貪夫律。 -- 出自宋·黃公度·挽吳君與大夫
- 未能捐俗累,不敢憚嚴程。 -- 出自宋·黃公度·離臨安
- 忘機任俗薄,遮眼把書看。 -- 出自宋·李呂·予一病七十日心呈牢落作詩自解
- 獨恨走俗狀,明朝又加鞭。 -- 出自宋·王之道·黃梅東禪寺
- 北來風(fēng)俗猶存古,南渡衣冠不后前。 -- 出自元·趙孟頫·聞?chuàng)v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