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3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勿令俗物敗人意,暫止喝道聽松聲。 -- 出自宋·蔡戡·和楊廷秀游蒲澗之什
- 剩喜俗塵如世隔,更憐清趣與誰同。 -- 出自宋·趙蕃·月夜懷子肅昆仲
- 不來俗客仍須鑰,夜半負舟端有人。 -- 出自宋·趙蕃·周愚卿求所藏靈壁石名堆云
- 民康俗阜,雨潤風滋,功與天齊。 -- 出自宋·趙師俠·訴衷情·威靈千里護封圻
- 休與俗人言。 -- 出自宋·趙師俠·江南好/憶江南
- 世間俗狀,人心狡計,不堪同住。 -- 出自宋·汪莘·水龍吟·當年翦彩垂髫
- 江天俗雪未成雪,推出云頭照霜月。 -- 出自宋·程珌·郊臺信筆
- 聲名俗口吾宗秀,風調西湖我輩人。 -- 出自宋·鄭清之·偶成呈林鄭二友兩絕
- 庸夫俗子,夸道錦繡里家鄉。 -- 出自宋·魏了翁·水調歌頭·高氏八千古
- 從渠俗耳追繁吹。 -- 出自宋·魏了翁·賀新郎·風定波紋細
- 似嫌俗客不同調,留與高人共勝期。 -- 出自宋·魏了翁·李德秀致政以其生日前一日約士友至長慶院訪
- 一落俗儒喙,嘵嘵齒穿齦。 -- 出自宋·魏了翁·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招俾臣了翁以僉
- 勿受俗學變,而為寵辱驚。 -- 出自宋·真德秀·贈旴江張平仲
- 不須俗子聊翩去,政要幽人自在看。 -- 出自宋·劉學箕·和林處士梅詩八首
- 不隨俗子媚時好,長伴幽人避世囂。 -- 出自宋·劉學箕·和劉伯益嘲菊韻
- 老於俗嗜酸咸,枯木無心倚碧巖。 -- 出自宋·程公許·李德夫司理即永康官居辟小軒賦詩二首求京花
- 葩奇俗淳,康汰阜只。 -- 出自宋·岳珂·趙忠簡送春詩帖贊
- 謂以俗書趁姿媚,予未敢以為是。 -- 出自宋·岳珂·右軍得示帖贊
- 茫茫俗眼笑荒唐。 -- 出自宋·王邁·和林養正龜符惠詩
- 繁李俗,粗桃惡。 -- 出自宋·吳潛·滿江紅·安晚堂前
- 門外俗塵如海,門里道心如水,談笑足回瀾。 -- 出自宋·吳千能·水調歌頭·澹氏人安在
- 笑他俗子甘鰍鱔,為此杯羹戒不虞。 -- 出自宋·李曾伯·食河豚鱸魚席間口占
- 隱幾俗氛遠,捲簾僧夢殘。 -- 出自宋·趙崇嶓·翠云寺
- 自料俗情應厭倦,誰知幽意在空冥。 -- 出自宋·施樞·東天目
- 即之俗自祛,對此酌宜引。 -- 出自宋·衛宗武·和野渡家園雜興
- 兒童俗惱翁,搖膝問某字。 -- 出自宋·羅椅·瞌睡詩
- 透脫俗塵網,是名第一關。 -- 出自宋·姚勉·感山十詠·松關
- 堪嘆俗流剛點涴,故將水墨寫梅花。 -- 出自宋·胡仲弓·題高伯壽墨梅
- 秋雁俗離群,懷人幾夜分。 -- 出自宋·胡仲弓·懷悟書
- 新霜俗落露痕重,缺月漸高河影微。 -- 出自宋·陳紀·夜起
- 山居俗事簡,難律世情嚇。 -- 出自宋·董嗣杲·江城憶游廬山逢隱者
- 嗤嗤俗眼迷天機,相士嫌貧馬嫌瘦。 -- 出自宋·陳深·書駿馬圖
- 如何俗士尋常覓,不達希夷不可窮。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粗桃俗李要風光,番雨危君白玉堂。 -- 出自宋·張埴·正月旦小齋觀梅
- 了無俗駕到蝸廬,隱幾閒翻貝葉書。 -- 出自宋·王炎·即事六絕
- 下視俗子陋,未識仁者榮。 -- 出自宋·王炎·和汪誠之韻
- 絕嫌俗物眼多白,未辦生涯髯已蒼。 -- 出自宋·王炎·旅中思家
- 眼前俗物關情少,醉后青山入意多。 -- 出自唐·姚巖杰·報顏標
- 敢同俗態期青眼,似有微詞動絳唇。 -- 出自唐·唐彥謙·緋桃
- 不隨俗物皆成土,只待良時卻補天。 -- 出自唐·馮涓·句
- 古調俗不樂,正聲君自知。 -- 出自宋·王元·聽琴
- 未誥俗化,將時合蒼。 -- 出自宋·趙湘·宋頌
- 推拯俗仁懷,濟時英略。 -- 出自元·李俊明·瑞鶴仙 沁南守劉巨源誕節十月十五
- 門無俗客,地多清興,羽扇白綸巾。 -- 出自元·許楨·太常引·藕花香里有叢筠
- 塵埃俗眼,豈知天上人杰。 -- 出自元·李齊賢·大江東去 過華陰
- 嘆舊俗、空夸水戲。 -- 出自元·梁寅·宴清都 端午
- 不入俗人聆。 -- 出自元·王哲·南鄉子 風琴
- 愁思俗態知多少。 -- 出自元·王丹桂·桃源憶故人·愁思俗態知多少
- 休教俗境牽。 -- 出自元·王丹桂·醉桃源 本名阮郎歸 釣烏林答二郎君
- 更易俗流作道流。 -- 出自元·王丹桂·長思仙 本名長相思 贈平山劉志常、神山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