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3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民康俗阜,萬國樂升平。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民康俗阜
- 似驚俗客來,聒聒兩耳邊。 -- 出自宋·梅堯臣·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
- 云腳俗所珍,鳥觜夸仍眾。 -- 出自宋·梅堯臣·宋著作寄鳳茶
- 終作俗嵬喚。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答宋中道
- 既無俗造請,窮冬事高眠。 -- 出自宋·梅堯臣·與蔣秘別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羅拯十年始見之
- 固與俗人殊,於焉識敦尚。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 常畏俗物來,去避青蓮宮。 -- 出自宋·梅堯臣·和江鄰幾景德寺避暑
- 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輕。 -- 出自宋·梅堯臣·明經試大義多不通有感依韻和范景仁舍人
- 頗為俗士憎,恬不防吝尤。 -- 出自宋·梅堯臣·送韓持國
- 已遭俗棄擲,妄意堪憤惋。 -- 出自宋·梅堯臣·送甥蔡駰下第還廣平
- 寧邀俗客來,草綠澗西路。 -- 出自宋·梅堯臣·永慶僧舍松風亭
- 此物俗為賤,不入貴品中。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永叔乞藥有感
- 洗蕩俗塵垢,焚烈跨馬韉。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泰伯歸建昌
- 久為俗吏殊無味,合掌王言亦有時。 -- 出自宋·王禹偁·賀迤舍人新入西掖
- 須與俗人分。 -- 出自隋·江總·庚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詩
- 絕俗俗無侶。 -- 出自隋·江總·靜臥棲霞寺房望徐祭酒詩
- 豈是俗中要。 -- 出自隋·江總·營湼盤懺還涂作詩
- 世降俗日薄,安識仁與義。 -- 出自宋·陳著·書范景山先丈逸事
- 拋卻俗情韁鎖解。 -- 出自元·姬翼·漁家傲·拋卻俗情韁鎖解
- 畏蛟俗富風移古,飛乙天長日際冥。 -- 出自宋·宋祁·送蕭山宰劉寺丞
- 岷峨俗美漢條寬,野實呈秋照露寒。 -- 出自宋·宋祁·歲稔務閒因美成都繁富
- 臺下俗無西向謝,寢中人護月游衣。 -- 出自宋·宋祁·謁四陵下宮
- 傖楚俗移恩詔美,班春聊隱軾前熊。 -- 出自宋·宋祁·送楊告虞部知池陽
- 紛紛俗物久堪憎,愛子蕭蕭眉宇清。 -- 出自宋·張耒·贈趙簿景平二首
- 靡靡俗中理,蕭蕭川上幽。 -- 出自唐·李頎·寄萬齊融
- 此外俗塵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尋。 -- 出自唐·李頎·題璿公山池
- 太原俗尚武,高皇初奮庸。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制
- 世多俗耳固莫告,當冀上帝依稀聞。 -- 出自宋·王令·再寄滿子權二首
- 豈無俗子遇,自會幽人愛。 -- 出自宋·王令·對竹
- 浪走俗塵無遠到,不如嘉樹坐余涼。 -- 出自宋·王令·暑中懶出
- 耳昏俗語久欲洗,為我一謝山前流。 -- 出自宋·王令·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
- 顧許俗士駕,平參丈人行。 -- 出自宋·陳與義·再賦
- 敲門俗子令我病,面有三寸康衢埃。 -- 出自宋·陳與義·周尹潛雪中過門不我顧遂登西樓作詩見寄次韻
- 幸無俗客干書戶,遙想青山對縣門。 -- 出自宋·毛滂·充叟九兄以書問鄱陽官況因亦問訊
- 高譚俗不聞,嘉句景來索。 -- 出自宋·魏野·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
- 苦無俗客語,但聞鳥間關。 -- 出自宋·韓元吉·溪山堂次韻
- 塵埃俗使那能此,一段奇功自可知。 -- 出自宋·劉過·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 請回俗士駕,切莫呵殿來。 -- 出自宋·劉過·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深秀
- 不用俗音流樂府,自期仙御下蓬壺。 -- 出自宋·韓維·和子華同程中散燕湖上
- 于時俗慮少,魚鳥共涵泳。 -- 出自宋·蘇泂·秋興
- 斷無俗物敢排闥,盡有好山堪倚樓。 -- 出自宋·方岳·山中
- 紛紛俗子俗到骨,對面有山那得看。 -- 出自宋·方岳·過楚道人舍
- 絲棼俗士懷,顛倒崔烈銅。 -- 出自宋·方岳·夏日珠溪賦八音體
- 每慨俗人言少味,寧知凡物忌多才。 -- 出自宋·方岳·汪校正送鸚鵡
- 俗意俗心力大,投漆沒膠。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皇甫先生
- 自然俗慮絕毫纖。 -- 出自元·馬鈺·巫山一段云·醉臥琉璃帳
- 猛拋俗海,一志投玄。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徐道淵
- 不染俗情非是。 -- 出自元·譚處端·如夢令·不染俗情非是
- 須避俗中鄉土,且要相違。 -- 出自元·譚處端·神光燦 寄長安馮師兄
- 欲做俗中修煉。 -- 出自元·譚處端·如夢令 贈王三校尉宅三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