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在第2個字的詩句
俗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隨俗治生終落落,苦心憂世漫區(qū)區(qū)。 -- 出自宋·蘇轍·次前韻
- 世俗如君今有幾,真將富貴等浮云。 -- 出自宋·蘇轍·次韻偶成
- 燕俗嗟猶在,婚姻未許連。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奚君〈宅在中京南。〉
- 風(fēng)俗非平昔,賢豪棄此時。 -- 出自宋·蘇轍·惠穆呂公挽詞二首
- 風(fēng)俗未寧靜,朋黨爭排跟。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廣陵會三同舍各以其字為韻其二孫巨
- 道俗數(shù)百人,請聞海潮音。 -- 出自宋·蘇轍·次韻王適游真如寺
- 〈俗言:“以鏡予人,損己精神。 -- 出自宋·蘇轍·郭尉惠古鏡
- 世俗安足論,且盡杯中醑。 -- 出自宋·蘇轍·送柳子玉
- 蠻俗無王化,當(dāng)為行化人。 -- 出自宋·戴復(fù)古·送來賓宰
- 薄俗非吾道,虛名愧此心。 -- 出自宋·戴復(fù)古·吳子似
- 禮俗陶德聲。 -- 出自南北·鮑照·侍宴覆舟山詩
- 蒙俗謬前聞。 -- 出自南北·鮑照·賣玉器者詩
- 鄭俗舊浮薄。 -- 出自南北·鮑照·采桑
- 風(fēng)俗可知南北早,山河空鎖百千重。 -- 出自元·王冕·己丑二月三日大風(fēng)雨雪 其二
- 風(fēng)俗陡衰毀,教化委荊菅。 -- 出自元·王冕·鸜鵒謠
- 問俗誰能解? -- 出自元·王冕·沽亭道中 其一
- 世俗鄙我微,故舊嗤我愚。 -- 出自元·王冕·自感
- 風(fēng)俗喜嘉辰,行樂東城春。 -- 出自宋·賀鑄·春行
- 避俗陶無悔,達(dá)生吾與章。 -- 出自宋·賀鑄·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
- 忤俗竟非命,惜哉時不遭。 -- 出自宋·賀鑄·鸚鵡洲
- 遠(yuǎn)俗今無訟,閑田亦有秋。 -- 出自宋·林逋·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
- 短俗同如此。 -- 出自南北·沈約·怨歌行
- 異俗衣裳會,諸儒雅頌聲。 -- 出自宋·曾鞏·仁宗皇帝挽詞三首
- 問俗灰燼余,咄唶令心謀。 -- 出自宋·曾鞏·送徐竑著作知康州
- 把俗儒故紙,推向一邊,三界外、尋得一場好笑。 -- 出自宋·朱敦儒·洞仙歌·風(fēng)流老峭
- 世俗那能識,傷嗟止為詩。 -- 出自宋·司馬光·梅圣俞挽歌二首
- 雅俗共為樂,風(fēng)光如有期。 -- 出自宋·司馬光·和君貺清明與上已同日鑒定舟洛川十韻
- 問俗復(fù)懷人,非徒事游衍。 -- 出自宋·司馬光·齊山詩呈王學(xué)士
- 流俗幸無驗(yàn),高田猶有成。 -- 出自宋·司馬光·和安這久雨
- 楚俗號難治,司刑尤擇賢。 -- 出自宋·司馬光·送張都官江南東路提刑
- 世俗徒紛紛,不知李子賢。 -- 出自宋·張先·醉眠亭
- 世俗擾擾成囂湫。 -- 出自元·元好問·水調(diào)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
- 惇俗罕驚暴。 -- 出自南北·謝朓·忝役湘州與宣城吏民別詩
- 世俗不知幽靜處,神仙隱在有無間。 -- 出自宋·白玉蟾·題上清法堂壁
- 混俗和光四十年。 -- 出自宋·白玉蟾·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fēng)一篇
- 脫俗臥去眠,胸中別有天。 -- 出自宋·白玉蟾·張進(jìn)甫靜寮
- 殊俗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 -- 出自魏晉·蔡琰·胡笳十八拍
- 雜俗弊風(fēng)塵。 -- 出自南北·庾信·奉報寄洛州詩
- 風(fēng)俗既殊阻。 -- 出自南北·庾信·將命至鄴詩
- 舉俗愛文身,誰識章甫冠。 -- 出自明·劉基·在永嘉作
- 殊俗甘朐,比之芻牛腴。 -- 出自明·劉基·雜詩(三十三首)
- 流俗難悟。 -- 出自漢·嵇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八
- 土俗不尚農(nóng),豈暇論肥磽。 -- 出自唐·常建·空靈山應(yīng)田叟
- 世俗多離別,王城幾日還。 -- 出自唐·戴叔倫·送少微上人入蜀
- 夷俗皆輕擲,北山思今游。 -- 出自唐·陳陶·海昌望月
- 越俗鏡中行,夏祠云表見。 -- 出自唐·宋之問·郡宅中齋
- 越俗鄙章甫,捫心空自憐。 -- 出自唐·宋之問·玩郡齋海榴
- 舊俗采菱處,津亭風(fēng)景和。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賦采菱亭詩
- 仙俗途殊兩情遽,感君無盡辭君去。 -- 出自唐·王翰·賦得明星玉女壇,送廉察尉華陰
- 海俗蘆編室,村娃練束衣。 -- 出自唐·陸龜蒙·丹陽道中寄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