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在第2個字的詩句
作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忽作五年別,相逢雙鬢疏。 -- 出自宋·梅堯臣·送張子野秘丞知鹿邑
- 畫作繞床屏,滔滔隨驚飚。 -- 出自宋·梅堯臣·王平甫惠畫水臥屏
- 新作齋當祠畫像,又興高閣秘天蹤。 -- 出自宋·梅堯臣·隱靜山懷賢師自持柏栽二十本種於會慶堂
- 來作漢官屬,恥為戎國留。 -- 出自宋·梅堯臣·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 誰作此園為宴喜,而今樂事已難并。 -- 出自宋·梅堯臣·重過南園
- 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 -- 出自宋·梅堯臣·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三石筍
- 中作淵明詩,平淡可擬倫。 -- 出自宋·梅堯臣·寄宋次道中道
- 去作西畿令,當趨大尹庭。 -- 出自宋·梅堯臣·送王著作赴西京壽安
- 且作朱韍行,聊能發光耀。 -- 出自宋·梅堯臣·彥國通判終州
- 激作飛巖勢,流為雜佩聲。 -- 出自宋·梅堯臣·鄭州王密諫漱玉齋
- 空作對雪吟,勤勤謝知己。 -- 出自宋·王禹偁·對雪
- 嘗作懷嵩樓,記文悲盛衰。 -- 出自宋·王禹偁·北樓感事
- 將作晁丞于役時,婺女星臨海邊郡。 -- 出自宋·王禹偁·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
- 愿作入朝西道主,只看黃霸詔書徵。 -- 出自宋·王禹偁·寄秀州馮十八禮丞同年
- 戶作臺官勞馬揖,合為巡使近龍墀。 -- 出自宋·王禹偁·贈王殿院同年
- 不作歸耕計,何階望致君。 -- 出自宋·王禹偁·身世
- 猶作三丞君最屈,遍尋兩制我知榮。 -- 出自宋·王禹偁·酬太常晁丞見寄
- 愿作淮陽去思頌,與君刊石慰陳民。 -- 出自宋·王禹偁·和陳州田舍人留別
- 共作失職人,包山一相見。 -- 出自南北·吳均·贈周散騎興嗣
- 初作事時分可否,始親人處定安危。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
- 莫作傷心事,傷心不益身。 -- 出自宋·邵雍·觀物吟四首
- 莫作傷心事,傷心易斷腸。 -- 出自宋·邵雍·閑中吟
- 莫作傷心事,傷心愁殺人。 -- 出自宋·邵雍·閑中吟
- 莫作傷心事,傷心事好旋。 -- 出自宋·邵雍·閑中吟
- 人作者事,天命者時。 -- 出自宋·邵雍·義利吟
- 欲作一男子,須了四般事。 -- 出自宋·邵雍·男子吟
- 不作風波於世上,自無冰炭到胸中。 -- 出自宋·邵雍·安樂窩中自貽
- 病作因循一月前,豈期為苦稍淹延。 -- 出自宋·邵雍·病起吟
- 無作近名事,強邀世俗尊。 -- 出自宋·邵雍·川上南望伊川
- 俱作雙絲引。 -- 出自南北·蕭衍·子夜四時歌 秋歌 三
- 故作舞衣長。 -- 出自南北·徐陵·奉和詠舞詩
- 羞作秋胡婦。 -- 出自隋·江總·梅花落
- 若作仙人履。 -- 出自隋·江總·燕燕于飛
- 不作負恩生。 -- 出自隋·江總·哭魯廣達詩
- 常作照日同心花。 -- 出自隋·江總·秋日新寵美人應令詩
- 更作來年約,陽臺許伴尋。 -- 出自唐·朱慶馀·留別盧玄休歸荊門
- 遠作受恩身不易,莫拋書劍近笙歌。 -- 出自唐·朱慶馀·送劉思復南河從軍
- 已作亭下別,未忘燈下情。 -- 出自唐·朱慶馀·別李侍御后亭夜坐卻寄
- 笑作空中唐字。 -- 出自宋·晁補之·調笑/調笑令
- 又作匆匆去計。 -- 出自宋·晁補之·惜分飛·消暑樓前雙溪市
- 便作扶藜望衡霍,清秋隨分有風煙。 -- 出自宋·晁補之·寄懷八弟三首
- 不作文饒將相官,野人亦罣黨人間。 -- 出自宋·晁補之·松菊堂讀史五首
- 不作終南養高價,小山幽桂好歸來。 -- 出自宋·晁補之·題段吉先小景三首
- 若作聲來解,還成瞪發迷。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練定祥符聽法
- 葵作飽蓬蓬,茗澆憂悄悄。 -- 出自宋·晁補之·郊居與八弟無斁讀書
- 自作新詞碧牡丹,箸擊杯翻釵墜鳳。 -- 出自宋·晁補之·同魯直文潛飲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觀仲韻
- 霧作吞吐山卑高,君不見幕中群公府曹掾。 -- 出自宋·晁補之·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
- 便作歸休豈無食,木蘭垂露菊含英。 -- 出自宋·晁補之·贈歐陽成判官
- 應作是觀寧有相,實無得度即非情。 -- 出自宋·晁補之·次韻蘇注承議天缽元長老像前捻香
- 愁作驛亭寒不寐,懷人思古九回腸。 -- 出自宋·晁補之·澠池道中寄福昌令張景良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