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何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底處未嫌吾輩在,此心說與何人得。 -- 出自宋·方岳·滿江紅·蒼石橫筇
- 把酒問花,繭栗梢頭,春今幾何。 -- 出自宋·方岳·沁園春·把酒問花
- 天公煞自解風流,看得我、如何銷汝。 -- 出自宋·方岳·鵲橋仙·銀河無浪
- 煩說與、秋崖歸也,留香更待何時。 -- 出自宋·方岳·漢宮春·問訊何郎
- 人間書疏非吾事,菜縷春盤何處無。 -- 出自宋·方岳·除夜
- 六十看看遽如許,世間白發何曾公。 -- 出自宋·方岳·歲晚
- 邇來抄注到儕友,唾視錢癖何人斯。 -- 出自宋·方岳·題董一之花木杪
- 老逋醉眠呼不醒,霜竹付與何人吹。 -- 出自宋·方岳·雪中觀梅
- 第令吾民不知餒,如彼蔡人何足誅。 -- 出自宋·方岳·次韻徐宰雪句
- 花影滿身扶不起,此紙不知何等語。 -- 出自宋·方岳·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書迅筆題為醉矣行
- 云藏山塢塢藏梅,春意適從何許來。 -- 出自宋·方岳·次韻梅花
- 橫看倒睨掉頭語,前語后賦何其嚨。 -- 出自宋·方岳·非瓊花
- 未到山陰竟回棹,歘去驟來何草草。 -- 出自宋·方岳·合紙屏為小閣畫臥袁訪戴其上名之曰聽雪各與
- 山中鶴帳依然在,天下魚羹何處無。 -- 出自宋·方岳·檢校塢中
- 客來欲覓秋崖去,知在白云何處峰。 -- 出自宋·方岳·墐屋
- 津亭萬一商分數,鎖到明朝何處求。 -- 出自宋·方岳·嚴陵待鎖
- 客如我亦未為俗,著我於中何忝渠。 -- 出自宋·方岳·將入仙都
- 一杯羹足為奇貨,野弋山漁何處無。 -- 出自宋·方岳·被劾
- 碧桐翠竹夜生寒,折揚皇華何足道。 -- 出自宋·方岳·次韻曹實聽舅氏彈琴
- 山中寂寞無與語,隴客適從何許來。 -- 出自宋·方岳·汪校正送鸚鵡
- 到此逍遙常自在,哩*哩又何 -- 出自元·馬鈺·瑞鷓鴣·心香*起唱行香
- 預說逢何必壞,經一紀、太守何公。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贊重陽真人出現
- 認正本來清凈,農農字疑誤何須,謂認虎兒龍兒。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零口通明散人害風魏姑
- 千間峻宇,金玉滿堂,畢竟成何濟。 -- 出自元·馬鈺·孤鷹 鳴鶴馀音卷之一
- 靈臺內思不疚,任縱橫、出處何疑。 -- 出自元·丘處機·神光燦
- 籬畔黃花開盡,相逢不醉如何。 -- 出自元·劉秉忠·清平樂·月明風勁
- 醉鄉千古人行,看來直到亡何地。 -- 出自元·白樸·水龍吟 遺山先生有醉鄉一詞,仆飲量素慳,
- 物外清吟唯獨樂,人間寵辱何驚。 -- 出自元·尹志平·臨江仙 示眾
- 諸緣種種怎生休,萬慮紛紛何日息。 -- 出自元·尹志平·下手遲 羲州醮罷勸眾
- 我知天意實有在,武肅弘烈何堪微。 -- 出自明·宋濂·送錢允一還天臺詩(并序)
- 本失正末奚數,定律興樂曾何助。 -- 出自清·乾隆·梁武帝
- 郎自薄情出手易,柴枝離樹何時還。 -- 出自清·梁啟超·臺灣竹枝詞
- 一槎渡海將廿載,縱橫商戰何淋漓,眼底駢羅世界政俗之同異,腦中孕含廿紀思想之瑰奇。 -- 出自清·梁啟超·贈別鄭秋蕃兼謝惠畫
- 五千余歲歷史古,光焰相續何繩繩。 -- 出自清·梁啟超·愛國歌四章
- 出門十步九回顧,月黑風凄何處路,只愁又作流民看,明朝捉收官里去。 -- 出自清·梁啟超·拆屋行
- 市中華屋連如云,哀絲豪竹何紛紛,游人爭說市政好,不見街頭屋主人。 -- 出自清·梁啟超·拆屋行
- 雖匪周世用,乃實與心愜,如何歸乎來? -- 出自清·梁啟超·賦示校員及諸生
- 舅姑不許再生活,巧計竊發何不仁。 -- 出自宋·蘇洵·自尤
- 傳言姑怒不歸覲,急抱疾走何暇詢。 -- 出自宋·蘇洵·自尤
- 慘然謂我子無恨,此罪在子何尤人。 -- 出自宋·蘇洵·自尤
- 徐州勝絕不須問,請問項籍何去秦? -- 出自宋·蘇洵·送王吏部知徐州
- 桃才自信不如哀,君若有功何必我。 -- 出自明·李東陽·樹中餓
- 漢家四海一太公,俎上之對何囪囪,當時幸不烹若翁。 -- 出自明·李東陽·新豐行
- 十年宦游隔江海,此興落落何由償。 -- 出自明·李東陽·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 江翻樹轉爭喧豗,十步九戰何時開。 -- 出自明·李東陽·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
- 更無剩地與閑人,縱有紅塵何處著。 -- 出自明·李東陽·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
- 黃門對床臥答語,獨夜沉沉何限情。 -- 出自明·李東陽·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
- 九原若見楊家姑,應問婦來何太晚。 -- 出自明·李東陽·南風嘆
- 人言官重不如身,我身幸全何害墮。 -- 出自明·李東陽·文敬攜疊韻詩見過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
- 此身若問歸何處,我已無家何處歸。 -- 出自明·李東陽·漫興(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