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似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笑辭聘禮深坊住,門館長閑似退居。 -- 出自唐·姚合·和李紳助教不赴看花
- 惟思曠海無休日,卻喜孤舟似去時。 -- 出自唐·姚合·題永城驛
- 三年賃舍親仁里,寂寞何曾似在城。 -- 出自唐·姚合·親仁里居
- 行都宮闕荒煙里,禾黍從殘似石頭。 -- 出自清·錢謙益·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
- 常下兒孫如玉*,眼前妻妾似金枷。 -- 出自元·馬鈺·萬年春·昔年常被利名枷
- 不論天涯海畔,飚飚地,如癡似醉狂歌。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劉守初
- 詩酒琴書誰可并,野夫常許似龍 -- 出自元·譚處端·瑞鷓鴣 贈郭公
- 涼州白騎少年兒,紫繡麻來似羆。 -- 出自明·宋濂·紫髯公子行
- 種得神瓜如盎大,養來瘦鶴似人長。 -- 出自明·宋濂·和劉先輩憶山中韻
- 入目光景真迅爾,向人花木似依然。 -- 出自清·乾隆·再游龍井作
- 監院道房曾幾歷,仍列承光似還璧,相望瓊島咫尺近,豈必銅仙獨淚滴。 -- 出自清·乾隆·觀承光殿玉甕再作歌
- 世間盡有丹青手,寫照端須似此人。 -- 出自清·乾隆·題管道升修竹幽蘭圖
- 綠章為報通明使,那有閑情似舊時。 -- 出自清·梁啟超·紀事二十四首
- 大漢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當時;死而后已同肝膽,海內飛傳蕩寇旗! -- 出自·老舍·沔縣謁武侯祠
- 春入禁城懷舊隱,偶來芳圃似還家。 -- 出自宋·蘇洵·次韻和縉叔游仲容西園二首
- 栽松成徑百余尺,隔徑開堂似兩家。 -- 出自宋·蘇洵·次韻和縉叔游仲容西園二首
- 野鳥不驚如得伴,白云無語似相留,傍人莫笑憑闌久,為戀林居作退謀。 -- 出自宋·周敦頤·同石寺游
- 山禽關關水禽語,脈脈幽期似相許。 -- 出自明·李東陽·四禽圖
- 漫憶江湖萬里游,西園風景似南州。 -- 出自明·李東陽·游城西故趙尚書果園與蕭文明李士常陳玉汝潘
- 吁嗟乎樹中餓死安足惜,何似西山采薇食。 -- 出自明·李東陽·樹中餓
- 垂蘿繞屋茅覆墻,石燕林鳩似相語。 -- 出自明·李東陽·題朱儀中雨圖
- 只應龍種如高帝,何止虹髯似太宗。 -- 出自明·李東陽·大行皇帝挽歌辭(二首)
- 圣朝偃武修文日,共道王言似六經。 -- 出自明·李東陽·大行皇帝挽歌辭(二首)
- 平沙遠水如江色,落葉疏林似雨聲。 -- 出自明·李東陽·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
- 空煩掛劍來吳季,卻悔藏書似鄴侯。 -- 出自明·李東陽·次王古直哭兆先韻柬方石(二首)
- 往比已清隨轂轉,今來身世似舟虛。 -- 出自清·曾國藩·失題四首
- 從來冬景畫已難,況有翎毛似崔白。 -- 出自宋·畢士安·楊照承議蘆雁枕屏
- 陰陽各有時中處,不可相無似兩輪。 -- 出自宋·陳普·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韻
-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棄。 -- 出自宋·陳普·歷代傳授歌
- 千載爭刳漢賊腸,及觀通鑒似文王。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司馬溫公
- 為子入官須事道,仕而非道似非常。 -- 出自宋·陳普·孟子·為貧而仕
- 幾度咸陽累積尸,盡緣丘冢似焉支。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霍光
- 梟性狼心亦有常,青齊仍復似咸陽。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項羽
- 長年霜骨白皚皚,廉藺羞顏似濕灰。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廉頗藺相如
- 六鰲不戴林光瑟,覆轍相尋似火蛾。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武帝
- 仲尼齒發正強時,夜夜神交似故知。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周公
- 鴻雁無蹤存往事,龍蛇有窟似生成。 -- 出自宋·鄧林·句
- 千山赭去如秦樣,一水清來似晉時。 -- 出自宋·鄧林·曲江歸舟
- 釋迦老子弄精魂,死了依前似不曾。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六年雪嶺竟無成,練得身形似鶴形。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指要直掌須反善,拊安排齊似剪取。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伯牙彈時如何美,汪汪洋洋似流水。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古隸參雜故不拘,顛草縱橫似花蔟。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從來非不求知己,方覺俗情似流水。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凡愚不取自逍遙,其奈心如似火燒。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好景銷磨還爾夢,方知虛庭似浮云。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妙道藏真世莫臧,勿言圣事似尋常。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天動地神邪可畏,丹能飛走似云奔。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陰陽青里和煙碧,天地相鮮似火紅。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