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在第10個字的詩句
伯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至人達機兆,高揖九州伯。 -- 出自唐·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 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 -- 出自唐·李白·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
- 今夕偶不見,泛瀾念風伯。 -- 出自宋·蘇軾·妒佳月
- 兄今雖小官,幸忝佐方伯。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
- 老居閭里自浮沉,笑問伯松何苦心。 -- 出自宋·蘇軾·陳季常自岐亭見訪郡中及舊州諸豪爭欲邀致之
-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 出自先秦·詩經·甘棠
-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 出自先秦·詩經·甘棠
- 申伯信邁,王餞于郿,申伯還南,謝于城歸。 -- 出自先秦·詩經·崧高
-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則寧。 -- 出自先秦·詩經·黍苗
- 白水見舅氏,諸翁乃仙伯。 -- 出自唐·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輩伯。 -- 出自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 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 -- 出自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 曲江柳條漸無力,杏園伯勞初有聲。 -- 出自唐·白居易·曲江早春
- 低頭就世吾所諱,千載伯鸞安在哉! -- 出自宋·陸游·寒夜
- 聞有道人者,於今號禪伯。 -- 出自宋·王安石·與僧道升二首
- 北渚吊靈均,長岑思亭伯。 -- 出自唐·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
- 下有賢別駕,上有明方伯。 -- 出自宋·秦觀·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
- 同游多俊人,淡話半禪伯。 -- 出自宋·楊萬里·遍游廬山,示萬杉長老大璉
- 比鄰忽喧呼,夜磔魯津伯。 -- 出自宋·周邦彥·楚村道中
- 羅裙蟬鬢倚迎風,雙雙伯勞飛向東。 -- 出自唐·孟郊·臨池曲
- 待賢開相府,共理登方伯。 -- 出自唐·高適·三君詠·狄梁公(仁杰)
- 甘將一蘊書,永事嵩山伯。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詩·初入太湖
- 到此失煩襟,蕭然揖禪伯。 -- 出自唐·皮日休·北禪院避暑聯句
- 北風吹倒落星寺,吾與伯倫俱醉眠。 -- 出自宋·黃庭堅·題落星寺四首
- 棲棲馬如狗,去謁東侯伯。 -- 出自宋·黃庭堅·送張沙河游齊魯諸邦
- 濁醪幸分季,新筍可餉伯。 -- 出自宋·蘇轍·辛丑除日寄子瞻
- 蘇門故里斗杓下,豈無伯仲勤相望。 -- 出自宋·賀鑄·晚出江城聞角
- 緬矣霸王業,信哉文章伯。 -- 出自宋·曾鞏·延慶寺會景純正仲希道介夫明叟納涼同觀建鄴
- 酷似仰牢之,雄詞挹亭伯。 -- 出自唐·權德輿·奉和崔評事寄外甥劉同州并呈杜賓客、許給事
- 說史足為師,譚禪差作伯。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二游詩·任詩
- 滿堂歸道師,眾口宗詩伯。 -- 出自唐·李端·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
- 冬至陽生才兩日,欣逢伯氏紱麟辰。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冬至陽生才兩日
- 蟾宮客,盡推一代文章伯。 -- 出自宋·無名氏·千秋歲·園林翠幄
- 君不見政事堂中李參伯,即是當年長社簿。 -- 出自宋·陳著·關邑簿李大用任滿
- 自接麯生蓬戶外,便呼伯雅竹床頭。 -- 出自宋·陳與義·季高送酒
- 和熏蘭麝,彩衣歡擁詩伯。 -- 出自宋·張炎·壺中天/念奴嬌
- 衫袖即飆車,不用浮丘伯。 -- 出自清·屈大均·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 本根者州縣,父母資牧伯。 -- 出自宋·蘇泂·魯墟行
- 憶侍大人江北去,卻從伯父野堂回。 -- 出自宋·蘇泂·上馀姚
- 共知韓愈亦人耳,子謂伯寮如命何。 -- 出自宋·方岳·感懷
- 止是行尸走骨,呆老九伯。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心狂意亂歌迷酒惑
- 何暇徹侯分玉石,略如伯益逐蛇龍。 -- 出自宋·陳普·野燒
- 發興訪梅花,主盟得詩伯。 -- 出自宋·釋寶印·梅林分韻得澤字
- 長留與人看,知是老仙伯。 -- 出自宋·曾豐·壽廣東帥潘直閣
- 不見荒基秋來土花紫,伯圖已歇昭王死,千載無人延國士。 -- 出自明·高啟·吳中逢王才南歸
- 未許季咸覘老態,旋呼伯雅解春酲。 -- 出自宋·劉克莊·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
- 的是長庚星現世,秕糠伯友與王師。 -- 出自宋·劉克莊·讀太白詩一首和竹溪
- 自古托天公,詎肯怨河伯。 -- 出自宋·劉克莊·周天益由福僑劍水災毀室輒奉小詩勸緣
- 莫隨夷甫舉遺逸,且教伯溫成大賢。 -- 出自宋·劉克莊·喜六二弟生子
- 令我妻孥爭洗盞,想公伯仲政傳杯。 -- 出自宋·曾幾·避寇遷居郭內風雨凄然鄭顧道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