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在第14個字的詩句
今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曾伴靈芝湖上吟,當年一悟至如今。 -- 出自宋·劉克莊·還黃鏞詩卷
- 尊君曾索野堂吟,忽忽歸舟忘至今。 -- 出自宋·劉克莊·寄題上饒方氏野堂
- 書號醇儒漸者遠,弘稱曲學到于今。 -- 出自宋·劉克莊·送方至
- 乾坤劫數(shù)有成毀,風月性情無古今。 -- 出自宋·劉克莊·總?cè)中旌畈畺|遠訪田舍贈詩二首次韻
- 皆緣不得空門要,舜葬蒼梧直到今。 -- 出自唐·李涉·題武關(guān)
- 千里澄江空更闊,中秋素月古猶今。 -- 出自宋·曾幾·題徐子禮自覺齋時子禮為江陰抱麾之行
-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 -- 出自漢·漢無名氏·東門行
- 鳴佩甘泉不乏人,誰能博古復通今。 -- 出自宋·周必大·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 峨眉天目高相似,多買青山尚及今。 -- 出自宋·洪咨夔·萬景樓次韻六絕
- 天機不動天和深,非虧非成非古今。 -- 出自宋·洪咨夔·浮玉道士琴
- 重云壓江秋陰陰,千古送客非斯今。 -- 出自宋·洪咨夔·送客一首送真侍郎
- 上方圖畫無真贗,東壁詩書有古今。 -- 出自宋·高翥·毅齋鄭祠書道山領客
- 轆轤用智終何益,抱甕遺名亦至今。 -- 出自唐·方干·山井
- 惟將道業(yè)為芳餌,釣得高名直到今。 -- 出自唐·方干·題嚴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鶴詩)
- 君不見金陵風臺月榭煙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燒茫茫。 -- 出自唐·貫休·偶作五首
- 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 出自唐·皎然·戛銅碗為龍吟歌
- 圣母慈靈昭住古,高題崇號重來今,登祠拜罷秋無際,目極西城萬畝陰。 -- 出自宋·汪藻·題晉祠
- 云臺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 -- 出自宋·張舜民·還卷答徐長官
- 乃翁能繼輞川吟,零落傳家得至今。 -- 出自宋·張舜民·書陳副省卷
- 潺湲嫩燎嶺云陰,玉石魚龍換古今。 -- 出自宋·鄭文寶·溫泉
- 離鸞別鵠皆風月,二典三盤不古今。 -- 出自宋·陳郁·聽楊君彈古操
- 莫問花枝有開落,須知法性勿來今。 -- 出自宋·葛立方·為章道祖頗及葛藤·錦薰闔
- 鳳池人物終難繼,花縣風流直到今。 -- 出自宋·劉子翚·次韻趙清獻陰字詩
- 物態(tài)漫勞私曖曖,靈源當信匪今今。 -- 出自宋·王之道·和吳子美香林湯韻
- 漸參橫斗轉(zhuǎn),懷人未寢,別來偏覺今夜長。 -- 出自宋·袁去華·紅林擒近·森木蟬初噪
- 傷心故人千里,問陰晴何處,還記今宵。 -- 出自宋·周紫芝·漢宮春·秋意還深
- 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為今日猶猶岐路之心生。 -- 出自唐·盧仝·孟夫子生生亭賦
- 又豈憂文臣盡遭束高閣,文教從今日蕭索。 -- 出自唐·吳融·風雨吟
- 直將騷雅鎮(zhèn)澆淫,瓊貝千章照古今。 -- 出自宋·趙抃·題杜子美書室
- 漢世最優(yōu)文學掾,因君官稱復榮今。 -- 出自宋·強至·贈陸元象文學
- 司徒精爽儼如昨,舊史風流傳至今。 -- 出自宋·強至·題魯司徒廟
- 子猷雅愛此君深,清白傳家直至今。 -- 出自宋·強至·和知府王給事官舍北軒新竹
- 端倪不遠君看取,妙用何曾間古今。 -- 出自宋·張栻·廬陵李直卿以復名其齋求予詩久未暇也今日雪
- 請君便入鷗鳴社,飯顆相從始自今。 -- 出自宋·崔敦禮·次韻孫撫干二首
- 到頭春事都無幾,飛蓋長郊早趁今。 -- 出自宋·崔敦禮·和沈商卿
- 立譚當日受知深,不待陳情道古今。 -- 出自宋·陳造·寄章茂深郎中二首
- 天教聯(lián)綬同民社,日許挑燈訂古今。 -- 出自宋·陳造·再次韻二首
- 鄙人留眼兮夫也接前人之武,人今翩鴻兮與南翔。 -- 出自宋·陳造·楚辭三章送郭教授趨朝
- 酒沃渴鯨悲事往,官隨跛憋笑吾今。 -- 出自宋·陳造·次韻張丞二首
- 蓮花峰下發(fā)源深,胸次渟涵幾古今。 -- 出自宋·吳泳·壽張亨泉提刑三首
- 人間富貴易浮沈,只有斯文無古今。 -- 出自宋·吳泳·永嘉鹿鳴宴
- 七言妙語騰光焰,八法新題冠古今。 -- 出自宋·李新·次韻張永錫等制留題通泉聚古堂
- 歸計欲成猶恨晚,醉愁無賴正傷今。 -- 出自宋·李彌遜·初歸筠莊蘇粹之以詩見貽次韻答之二首
- 一事關(guān)身俱是夢,萬緣彈指已非今。 -- 出自宋·李彌遜·病后戲呈謨老禪師
- 老竹抽萌便出林,焉知來者不如今。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林明甫言志
- 當時比翼連枝愿,未必風流得似今。 -- 出自宋·楊無咎·鷓鴣天·湖上風光直萬金
- 世間萬事俱陳跡,空倚西風閱古今。 -- 出自宋·曹勛·卜居
- 近天尺五哄車音,此復關(guān)門自古今。 -- 出自宋·曹勛·梁潔夫幽居林宇靚深畫幽邃不類貴第宛然山林
-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 出自宋·吳芾·詠松
- 分攜苦未經(jīng)寒暑,轉(zhuǎn)盼那知隔古今。 -- 出自宋·吳芾·挽何內(nèi)翰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