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在第12個字的詩句
今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旁人借問客為誰,咸淳朝士今布衣,聲名欲隱人自知。 -- 出自宋·戴表元·春溪惡寄孫常川
- 尋常此日費千金,京洛奔馳今日首。 -- 出自宋·戴表元·壽陳貴白
- 當時歌酒江湖上,百里音書今亦稀。 -- 出自宋·戴表元·十月朔旦寄貴白兄弟
- 真宰憫其疲,勞役盡馳蠲,及今雛長成,雛群亦蹁躚。 -- 出自宋·戴表元·浴蠶沙溪水一首為上饒陳烈婦作
- 清風百世希文老,一字流傳今是寶。 -- 出自宋·戴表元·范文正黃素小楷昌黎伯夷頌蓋宋皇佑三年十一
- 不應專為稻梁來,得飽自住今亦樂。 -- 出自宋·戴表元·雁南飛
-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 -- 出自宋·戴表元·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
- 百年忽失古君子,四海難逢今吏師。 -- 出自宋·戴栩·挽林知縣朝奉詞
- 三杯通道正須此,一盞醺人今信然。 -- 出自宋·鄧深·嘗云安麴米春
- 浮云擊汰睨青壁,靈君一去今安之。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人言此實升廟堂,埋沒荒村今幾歲。 -- 出自宋·杜謹言·梅林分韻得舊字
- 發揮絕學窮根源,惜哉遺藁今未完。 -- 出自宋·度正·送后溪先生龍門賦別
- 有懷西山古鳳鳥,更看北壑今鯤魚。 -- 出自宋·度正·廖良譽棹小舟載酒追別至故縣而還
- 白圭三復古亦少,緇衣改為今可遭。 -- 出自宋·度正·壽外舅富順趙使君
- 祖宗在天實啟佑,忽然潰決今無馀。 -- 出自宋·度正·送唐宗道制干赴闕探韻得書字
- 江湖萬里此身健,風雨一春今日晴。 -- 出自宋·范季隨·南源寺
- 丈夫自有大還丹,得道不分今與昔。 -- 出自宋·范良龔·妙庭觀
- 諸君急棹山陰船,子猷逸興今翻然。 -- 出自宋·方逢振·翰林將指下學峽賓聲叟為諸友先雨雪載途民亦
- 鳳凰山下忽相逢,我舊聞名今面識。 -- 出自宋·方回·贈綦大將軍
- 驚思此生如掣電,昨日黃童今白叟。 -- 出自宋·方回·記游自次前韻
- 皆山一曲吾能歌,童而習之今鬢皤。 -- 出自宋·方回·醉翁亭圖引為趙達夫作
- 擢第三十二載間,昔日朱顏今蒼顏。 -- 出自宋·方回·送戴帥初信州教授
-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 出自宋·方回·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 二公妙齡挾才藝,往往見知今宰臣。 -- 出自宋·方回·題郎川紀勝圖
- 斗牛分野古彭蠡,橘柚包貢今洞庭。 -- 出自宋·方回·五湖空蒙圖
- 善書今誰第一人,馮應科筆今第一。 -- 出自宋·方回·贈筆工馮應科
- 難弟兄中屈指三,漳州半刺今第一。 -- 出自宋·方回·送郝同知
- 唐人遺跡趙子摹,善書善畫今代無。 -- 出自宋·方回·題趙子昂摹唐人二戲馬駒
- 是為詩人善搜詩,何知君非今李白。 -- 出自宋·方回·俞鑒山月歌
- 子子孫孫居吳中,指李后人今黃龔。 -- 出自宋·方回·范文正公楷書昌黎伯夷頌平江李使君信之久藏
- 胡為芭懷下,寂寞尚草玄,方今明堂構,收拾棟與椽。 -- 出自宋·傅察·同七史寄二李
- 我聞唐家儀鳳年,的證端為今日設。 -- 出自宋·高斯得·記二首兒四日雷二異
- 崔烈為公近日有,劉毅答詔今時無。 -- 出自宋·高斯得·孤憤吟上十韻
- 高安別未久,德進兄嗟咨,我今亦復然,坡潁真吾師。 -- 出自宋·高斯得·不浮弟攝興國守書趣其歸
- 翰林主人子墨卿,昔也同盟今趣異。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張{上須下立}見寄
- 君視入弦兮昔何殊于棄屣,今復何有兮一席之壝。 -- 出自宋·龔頤正·泰伯廟迎享送神辭三章
- 身居市廛心在野,山林痼疾今彌篤。 -- 出自宋·郭印·和時升種竹韻
- 天心保趙有真孤,重云翳日今復吐。 -- 出自宋·郭印·感時一首再用前韻呈元詔久善文彧
- 嗚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遺樹今猶存。 -- 出自宋·黃補·韓木
- 兩階千羽亭波后,八公草木今健否。 -- 出自宋·黃大受·江行萬里圖
- 征途不寐輒終夕,故里無書今幾時。 -- 出自宋·黃榦·嘉興道間二首
- 高歌思遠樓前路,掩雨珠簾今在不。 -- 出自宋·黃庚·端午月山主人酒邊即事
- 諸君后會應可期,云萍合散今何之。 -- 出自宋·黃庚·題東山玩月圖
- 今人不見古人心,古人不見今人事。 -- 出自宋·黃文雷·長歌行
- 君看瑯琊釀泉上,醉翁妙語今猶存。 -- 出自宋·晃沖之·送一上人還滁州瑯琊山
- 洞中煙鎖五云樓,洞口寒泉今古流。 -- 出自宋·江逌·烏君山
- 昔聞有鳥名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 -- 出自宋·蔣時中·黃山觀
- 一身富貴盡有馀,何況明明今在邇。 -- 出自宋·開慶太學·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 家山回首三千里,世亂身危今老矣。 -- 出自宋·李處權·次韻劉彥沖醉歌
- 交梨火棗開心田,木鉆石盤今已穿。 -- 出自宋·李處權·夢江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