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第14個字的詩句
人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 出自唐·李白·橫江詞其三
- 團扇只堪題往事,新絲那解系行人。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 -- 出自宋·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 戲作小詩君一笑,従來佳茗似佳人。 -- 出自宋·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
- 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 出自宋·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
- 李仲謀家有周昉畫背面欠伸內人,極精,戲作此詩。 -- 出自宋·蘇軾·續麗人行
- 故國依然喬木在,典刑復見老成人。 -- 出自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四首
- 樓中老人日清新,天上豈有癡仙人。 -- 出自宋·蘇軾·寓居合江樓
- 簿書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賴故人。 -- 出自宋·蘇軾·寒食日答李公擇三絕次韻
- 畏途自衛真無敵,捷徑爭先卻累人。 -- 出自宋·蘇軾·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二首
- 今年送汝作太守,到處逢君是主人。 -- 出自宋·蘇軾·至濟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二首
- 今人不復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 -- 出自宋·蘇軾·秦穆公墓
-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 出自宋·蘇軾·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 出本無心歸亦好,白云還似望云人。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望云樓
- 豈惟家室宜壽母,實與朝廷生異人。 -- 出自宋·蘇軾·蘇子容母陳夫人挽詞
-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 出自宋·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
- 出門便旋風吹面,走馬聯翩鵲啅人。 -- 出自宋·蘇軾·出獄次前韻二首
- 不羨京塵騎馬客,羨他淮月弄舟人。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
- 寶公骨冷喚不聞,卻有老泉來喚人。 -- 出自宋·蘇軾·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風,得鐘山泉公書,寄詩
- 丑石寒松未易親,聊將短曲調長人。 -- 出自宋·蘇軾·題李伯時畫趙景仁琴鶴圖二首
- 玉腕半揎云碧袖,樓前知有斷腸人。 -- 出自宋·蘇軾·四時詞
- (予以潁人苦饑,奏乞留黃河夫萬人,修境內溝洫,詔許之。 -- 出自宋·蘇軾·再次韻趙德麟新開西湖
- 郁郁蒼髯真道友,絲絲紅萼是鄉人。 -- 出自宋·蘇軾·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
- 圣明寬大許全身,衰病摧頹自畏人。 -- 出自宋·蘇軾·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絕
- 擲簡搖毫無忤色,(汪善書,托寫諸人詩。 -- 出自宋·蘇軾·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詩見寄次其韻
- 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閑人。 -- 出自宋·蘇軾·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三首
- 自笑餐氈典屬國,來看換酒謫仙人。 -- 出自宋·蘇軾·至濟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二首
- 浪蕊浮花不辨春,歸來方識歲寒人。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
- 杏花飛簾散馀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 出自宋·蘇軾·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 汝輩何曾堪一笑,吾儕相對復三人。 -- 出自宋·蘇軾·過密州次韻趙明叔喬禹功
-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出自宋·蘇軾·送子由使契丹
- ?語帶煙霞従古少,?李太白云,他人之文,如山無煙霞,春無草木。 -- 出自宋·蘇軾·贈詩僧道通
- 昨夜東風入律新,玉關知有受降人。 -- 出自宋·蘇軾·春帖子詞
- 只從半夜安心後,失卻當前覺痛人。 -- 出自宋·蘇軾·錢道人有詩云`直須認取主人翁,作兩絕戲之
- 樂天不是蓬萊客,憑仗西方作主人。 -- 出自宋·蘇軾·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
-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須更問人。 -- 出自宋·蘇軾·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
- 風吹河漢掃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 出自宋·蘇軾·臺頭寺步月得人字
- 西郊黃土沒車輪,滿面風埃笑路人。 -- 出自宋·蘇軾·再次韻答田國博部夫還二首
- 寄語風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識山人。 -- 出自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王晉卿畫著色山二首
- (淮南人謂禹以六日生,是日,數萬人會山上。 -- 出自宋·蘇軾·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
- 收得玉堂揮翰手,卻為淮月弄舟人。 -- 出自宋·蘇軾·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見寄
- 只従半夜安心后,失卻當前覺痛人。 -- 出自宋·蘇軾·錢道人有詩云直須認取主人翁作兩絕戲之
- 滯留不見榮華事,空作賡詩第七人。 -- 出自宋·蘇軾·和蘇州太守王規甫侍太夫人觀燈之什余時以劉
- 墮珥遺簪想無限,華胥猶見夢回人。 -- 出自宋·蘇軾·和蘇州太守王規甫侍太夫人觀燈之什余時以劉
- 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 -- 出自宋·蘇軾·送竹幾與謝秀才
- (昔李公擇種竹館中,戲語同舍,后人指此竹,必云李文正手植。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貢父西省種竹
- 季子來歸初可喜,老聃新沐定非人。 -- 出自宋·蘇軾·沐浴啟圣僧舍與趙德麟邂逅
- 代北初辭沒馬塵,江南來見臥云人。 -- 出自宋·蘇軾·贈清涼寺和長老
- 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 -- 出自宋·蘇軾·縱筆三首
- 總是鏡空堂上客,誰為寂照境中人。 -- 出自宋·蘇軾·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