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在第14個字的詩句
京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莫言種木事平平,多少行人上玉京。 -- 出自宋·林致誠·和駱華分水嶺詩
- 驛路新發掌面平,揚塵從此去朝京。 -- 出自宋·駱羅憲·與謬栓法同行口占分水嶺詩
- 非是后來謀改筑,如何今日作陪京。 -- 出自宋·馬之純·柵塘
- 為問區區徒自守,何如席卷向宸京。 -- 出自宋·馬之純·石頭城
- 吳時后苑晉宮城,見得當時似玉京。 -- 出自宋·馬之純·詠臺城
- 謬忝詞臣無補報,豐年惟愿稼如京。 -- 出自宋·任希夷·赴御宴
- 今為屬縣方托跡,似聞號召將朝京。 -- 出自宋·沈繼祖·和閻帥侍郎見寄
- 自傳屬國書來后,獵獵聲名動漢京。 -- 出自宋·史彌寧·賦雁
- 異鄉芳草故鄉情,聞道煙烽滿舊京。 -- 出自宋·釋行海·丁未昏
- 時業華表何人識,依舊翻身上玉京。 -- 出自宋·宋無·鶴
- 處士妄談紛戰國,專門阿黨蔽西京。 -- 出自宋·蘇籀·校讎古史二首
- 良苦窮途說奇字,誰能載灑似西京。 -- 出自宋·孫應時·贈篆字高光遠秀才
- 一榻不容人鼾睡,那知霧島是神京。 -- 出自宋·唐涇·廣亡徙海
- 銓闈行脫囊中潁,佩玉鳴珂游帝京。 -- 出自宋·吳申甫·壽主簿
- 夢到亦須塵慮息,那堪圖畫入神京。 -- 出自宋·吳中復·齊山圖
- 一封疏在銘周鼎,三黜名高重漢京。 -- 出自宋·徐九思·送唐介謫英州
- 夜臺長寄千秋烈,子燕何須吊王京。 -- 出自宋·許復道·趙金氏墓
- 黃麾白馬功告成,云華夫人朝玉京。 -- 出自宋·閻伯敏·十二峰·上升
- 結知當路交飛剡,行看除書下玉京。 -- 出自宋·楊公遠·寄東麓趙贊府二首
- 近時響應達朝廷,屢頒顯號莫與京。 -- 出自宋·楊幼輿·龍潭禱雨紀事
- 便使絲絇離禁闥,還教牙纛傍天京。 -- 出自宋·余謙一·送陳竹所帥越
- 明年春水如天日,彩鹢乘風向帝京。 -- 出自宋·喻良能·送陳給事帥四川
- 事業平生在管城,策勛今日向神京。 -- 出自宋·喻良能·送李深卿赴省試
- 旋燒蟹眼烹鷹爪,啜罷呼兒課二京。 -- 出自宋·喻良能·東軒即事
- 慈恩回首幾番春,樽酒相期在帝京。 -- 出自宋·袁說友·集同年于聚景圖
- 共慶兩蘇離蜀道,從今二宋到神京。 -- 出自宋·袁說友·送惠補之昆仲秋試
- 石磴松陰一化城,泉源疑透古瑤京。 -- 出自宋·張伯玉·同孝叔游玉泉
- 疑是玉皇傳詔急,群妃委佩赴仙京。 -- 出自宋·張九成·詠梅
- 天涯日沒浮云合,回首依依望玉京。 -- 出自明·鄭夢周·望景樓
- 潮落潮生漸遠行,不堪回首望松京。 -- 出自明·鄭夢周·客中行
- 從來美玉價連城,結佩乘風十二京。 -- 出自宋·朱浚·都城初秋和趙京府
- 落花為怨東風急,一夜春歸到帝京。 -- 出自明·朱權·宮詞
- 月落江城轉四更,旅魂和夢到灤京。 -- 出自元·丁鶴年·聞雁
- 山扼九關開帝闕,地縈八水繞神京。 -- 出自明·包節·將入京即事
- 白發張衡足愁思,何人相與話西京。 -- 出自明·貝翱·未央宮瓦頭歌
- 煙花一望三千里,遙送春風入鎬京。 -- 出自明·顧璘·武皇南巡舊京歌(十一首)
- 何處依微開古剎,何處陰深度帝京。 -- 出自明·韓上桂·紫陌行
- 金支翠節歸何晚,璧水瑤山擁漢京。 -- 出自明·胡侍·城夜
- 廿泉獻賦早知名,才子為郎在兩京。 -- 出自明·皇甫汸·送王戶曹擢九江守
- 父老稽首遮道迎,椎牛置酒宴鎬京。 -- 出自明·皇甫汸·樂府十二首(嘉靖丙寅作)
- 馬頭北去掃燕土,今日傳聞朝玉京。 -- 出自明·黃哲·費將軍凱還歌
- 雄關九道開邊庭,翼然天表尊神京。 -- 出自明·江以達·奉贈大中丞應臺傅公巡撫陜西
- 前春郡邑忽交辟,辭親千里趨神京。 -- 出自明·金華宋氏·題郵亭壁歌
- 萬姓歡呼傳捷報,六軍歌舞入瑤京。 -- 出自明·梁潛·三月十七日送駕出德勝門
- 夜半忽登樓上望,不知何處是瑤京。 -- 出自明·林玉衡·小樓詠雪月口占
- 金符宵捧肅公卿,玉輦晨移望帝京。 -- 出自明·陸之裘·辛巳志喜二首
- 王子緱山載碧笙,遠隨丹詔覲神京。 -- 出自明·彭鏞·送玉笥王道赴京有代祝岳瀆之行
- 箕尾垂光地應靈,山來龍朔拱神京。 -- 出自明·蒲庵禪師·次韻王敏文待制燕京雜詠(十首)
- 卻因楚使夸云夢,愧作諸生賦帝京。 -- 出自明·盛時泰·同金子坤陪群公登雨花臺
- 憶昔開元正太平,兒家生長在天京。 -- 出自明·孫蕡·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