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京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慼慼逢人問所之,東流相送向京畿。 -- 出自唐·徐鉉·避難東歸依韻和黃秀才見寄
- 吾廬三徑歸來好,任緇塵、暗迷京索。 -- 出自元·吳景奎·桂枝香 楊潤之得家書
- 唐稱二閻道元吳,今也少監稱京都。 -- 出自元·王逢·任月山少監職頁圖引
- 堪將輕素命人畫,賚為方物歸京師。 -- 出自宋·田錫·桐谿行
- 蜀國香箋似彩霞,裝成近集入京華。 -- 出自宋·田錫·覽太素新編
- 遙聽岳陽樓上笛,可能回首憶京華。 -- 出自明·徐禎卿·送盛斯徵赴長沙
- 好趁江西趨召命,此詩兼送入京時。 -- 出自宋·陳藻·送黃欽之赴廣州鹽稅三首
- 從此幽懷不能說,五湖煙月二京塵。 -- 出自宋·張詠·懷張白逸人
- 漢家太一昏祠日,寶炬神燈遍京室。 -- 出自宋·宋庠·正月望夜聞影燈之盛齋中孤坐因寫所懷
- 滿目動灰傷井邑,回頭佳氣戀京華。 -- 出自宋·王铚·秋晚洛中道上
- 有來英髦,充{左牛右刃}上京。 -- 出自宋·張嵲·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 從此上流無犬吠,好營亭障接京西。 -- 出自宋·張嵲·喜張丞相破湖賊
- 一從蔡叟問所適,羇游萬里來京師。 -- 出自宋·張嵲·翟方進
- 散盡黃金攜酒友,夜深明月還京口。 -- 出自宋·章甫·韓使君分送芍藥索詩因憶舊游
- 三徑未荒還寄傲,只應清夢到京華。 -- 出自宋·章甫·王夢得意久出遠歸惠詩次韻
- 想見當年關尹子,已占柱史入京華。 -- 出自宋·劉宰·賦陳太史所築凌云亭四首
- 老作山翁行輩人,素衣曾不化京塵。 -- 出自宋·吳錫疇·山中雜言
- 散灑劉郎金露掌,不垣不戶總京低。 -- 出自宋·許月卿·露
- 對策記談乘塞事,倚闌今送入京航。 -- 出自宋·羅公升·庾樓
- 草履慣穿枯嶺葉,布衣猶帶舊京塵。 -- 出自宋·王镃·寓龍虎山示張煉師
- 夢里不知時世換,買珠猶自說京華。 -- 出自宋·艾性夫·糴踴感興
- 但嫌咀嚼費齒牙,何嘗珍惜如京華。 -- 出自宋·孔武仲·食蛤蜊呈子駿明叔
- 賴值時光正妍潤,穩看風物到京華。 -- 出自宋·孔武仲·發王務二首
- 識盡公卿更食貧,蒼髯瘦骨走京塵。 -- 出自宋·孔武仲·贈程環
- 荒徼萬山連蜀道,遠人重譯問京華。 -- 出自明·吳國倫·過層臺驛
- 悠遠山川還興盡,不知何日抵京華。 -- 出自宋·陳宓·道中即事
- 春陽浩蕩不肅物,遂使異類窺京師。 -- 出自宋·陳宓·檄中原
- 憶妾與君差池飛,送君挾策游京畿。 -- 出自宋·陳宗遠·戲同舍與內競
- 曳組定趨定馬署,揚鞭初闖玉京塵。 -- 出自宋·方回·送周漢東入都并呈徐學士子方閻學士子靜盧學
- 大斾先時辭蜀道,短轅何日見京塵。 -- 出自宋·高惟幾·送鈐轄館使王公
- 幾年潛伏少人知,一旦聲名動京國。 -- 出自宋·胡某·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承德壽宮命捕金銀魚
- 不樂何蕃歲一歸,歐陽越客飲京師。 -- 出自宋·黃榦·代曾魯仲挽蔣同叔母二首
- 吾聞中原全盛時,重譯解辮朝京師。 -- 出自宋·黃文雷·西域圖
- 近市危樓通野寺,隔溪高柳接京華。 -- 出自宋·晃沖之·和新鄉二十一兄華嚴水亭五首
- 我欲效尤歸未得,又驅疲馬踏京塵。 -- 出自宋·金君卿·寄別致政王中允
- 三載鄉坊義最親,驅車還是走京塵。 -- 出自宋·金君卿·寄別朱公美
- 谷口生涯已是貧,素衣還擬冒京塵。 -- 出自宋·李覯·送杜萬
- 過客不知興廢事,又馳車馬入京華。 -- 出自宋·呂人龍·題釣臺
- 聞說赤城終未見,畫圖何日寄京華。 -- 出自宋·阮思道·送崇教大師回天臺
- 有時吐出驚人語,定須貴殺雒京楮。 -- 出自宋·盛烈·送黃吟隱游吳門
- 西風千里飽芻秣,養此汗血傾京都。 -- 出自宋·釋寶曇·送費恭父
- 愧我徒增懷橘念,弊裘猶自客京師。 -- 出自宋·釋行海·送同里昂上人
- 錦繡杭州幾萬家,野人猶戀舊京華。 -- 出自宋·釋行海·行京
- 優詔還令使真室,特恩仍免覲京師。 -- 出自宋·蘇頌·和劉明仲都曹見別三首
- 多謝殷勤餉時節,頓忘惟悴客京華。 -- 出自宋·孫應時·范叔剛以詩送豆粥次韻答之
- 龍瑞此時探禹穴,天津何日渡京橋。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奉酬參議林郎中見貽之作
- 淺水半村環野趣,好山一帶接京華。 -- 出自宋·袁說友·餞金使出北關風雨大作
- 欲笑秋風紅縷在,獨憐舊事玉京非。 -- 出自宋·張玉孃·新燕憶女弟京娘
- 可笑南陽劉子驥,欲尋風土滯京華。 -- 出自宋·鄭樵·過桃花洞田家留飲
- 曲江丞相言不售,范陽烽火連京畿。 -- 出自宋·鄒補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