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京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菽水年來屬未涯,羞騎款段出京華。 -- 出自宋·郭章·歸崑山省親別太學(xué)同舍
- 羝乳何心占北海,雁書隨夢到京城。 -- 出自宋·洪皓·奉使留金臣悟室求詩口占漫答
- 一朝花發(fā)咸陽春,老劍磨血消京塵,歸來故里天上人。 -- 出自宋·胡仔·歌風(fēng)臺
- 誰知陳跡轉(zhuǎn)頭空,漠漠煙塵暗京洛。 -- 出自宋·吳芾·九日感懷
- 懷抱如公政自嘉,衡門那復(fù)念京華。 -- 出自宋·仲并·題李德邵蘗庵
- 聞道車書未一家,平時苦苦念京華。 -- 出自宋·仲并·次韻病起二首
- 落托烏紗墊角巾,已將清泚絳京塵。 -- 出自宋·吳儆·以烏紗巾餉客
- 八十衰翁灰冷時,君恩忽許奉京祠。 -- 出自宋·姜特立·嘉泰二年得京祠
- 朝天門外路,路坦坦、走去聲瑤京。 -- 出自宋·呂勝己·木蘭花慢·朝天門外路
- 心地共知容渤澥,夢魂曾不到京華。 -- 出自宋·樓鑰·李公執(zhí)挽詞
- 幾見牡丹東海涯,暮年敢謂到京華。 -- 出自宋·樓鑰·三月七日上賜牡丹并薔薇露勸酒
- 手把黃花看新雁,風(fēng)煙愁殺舊京人。 -- 出自宋·張良臣·九日書呂季慈室
- 一夜寒窗剪燭花,細(xì)尋詩派憶京華。 -- 出自宋·廖行之·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
- 彼人固肯號茅柴,此意豈復(fù)知京洛。 -- 出自宋·趙蕃·成父以子進(jìn)釀法為酒酒成許分貺趣之以詩并呈
- 如君人才誰與儔,直諒豈下西京劉。 -- 出自宋·趙蕃·寄婺州喻良能叔奇
- 憶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憶兩京梅。 -- 出自宋·趙蕃·立春日呈彥博并帖審知
- 我欲將詩道其事,卻防流詠入京華。 -- 出自宋·趙蕃·永豐尉治神祠前梅已成陰忽著花七出而無鄂色
- 前歲淹徊下巴峽,今年憔悴出京城。 -- 出自宋·葉適·送白酆還蜀
- 白面書生那解事,只將文字住京城。 -- 出自宋·汪莘·夜坐有感
- 百乘去為天下宰,暮年嶺瘴隔京都。 -- 出自宋·程公許·廣漠亭二首和陳憲益之舊韻
- 蓬閬何曾云海隔,偓佺未散玉京潮。 -- 出自宋·程公許·浙江觀潮
- 豈尚方之工萃兮,反有愧于西京。 -- 出自宋·岳珂·徽宗皇帝秋賦御書贊
- 聞?wù)f永平全盛時,如云冠蓋會京師。 -- 出自宋·王邁·感歡時事
- 今朝出門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 -- 出自宋·王邁·立夏前王日出郊送春
- 停杯與問,焉用此,手雖子,積如京。 -- 出自宋·黃機·六州歌頭·將軍何日
- 蠟花檀暈香如梅,攛號入譜名京垓。 -- 出自宋·王柏·和立齋蠟梅韻
- 去年突然渡江左,幾欲長驅(qū)控京闕。 -- 出自宋·李曾伯·記十五日夜星犯月
- 自公留屯上方略,粒米狼戾如京坻。 -- 出自宋·李曾伯·壽襄閫
- 笑掇巍科是管君,等閑馬上換京官。 -- 出自宋·李昴英·送張子元班見
- 不定如萍泛,暫拋江沔,又留連京國。 -- 出自宋·楊澤民·六丑·嘆濃歡易散
- 憶昨中原全盛時,五方貢茶走京師。 -- 出自宋·家鉉翁·謝劉仲寬惠茶
- 后會相逢定何日,玉郎承詔入京時。 -- 出自宋·姚勉·女筵樂語
- 半夜月寒眠未得,燈前草奏玉京山。 -- 出自宋·趙文·酬郭書記
- 自融結(jié),轉(zhuǎn)光明,變作珍珠飛玉京。 -- 出自唐·呂巖·窯頭坯歌
- 他日橫飛上麟閣,行祠當(dāng)為建京華。 -- 出自宋·華岳·禱富沙
- 靜守化條無一事,春風(fēng)獨上望京樓。 -- 出自唐·武元衡·春日偶題
- 李白桃紅滿城郭,馬融閑臥望京師。 -- 出自唐·羊士諤·山閣聞笛
- 因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 出自唐·令狐绹·登望京樓賦
- 莫道江南不同醉,即陪舟楫上京游。 -- 出自唐·盧鄴·和李尚書命妓餞崔侍御
- 莫道真游煙景賒,瀟湘有路入京華。 -- 出自唐·曹唐·皇初平將入金華山
- 已喜相逢又怨嗟,十年飄泊在京華。 -- 出自唐·黃滔·別友人
- 胎化仙禽性本殊,何人攜爾到京都。 -- 出自宋·李昉·仙客
- 已分終年甘寂寞,豈知今日返京華。 -- 出自唐·徐鉉·還過東都,留守周公筵上贈座客
- 戚戚逢人問所之,東流相送向京畿。 -- 出自唐·徐鉉·避難東歸,依韻和黃秀才見寄
- 知有歡娛游楚澤,更無書札到京華。 -- 出自唐·徐鉉·送陳先生之洪井寄蕭少卿
- 惆悵明朝尊酒散,夢魂相送到京華。 -- 出自唐·徐鉉·王三十七自京垂訪,作此送之
- 慶賜應(yīng)時均億兆,卜年從此數(shù)京垓。 -- 出自唐·徐鉉·奉和御制歲日二首
- 知有歡娛游楚澤,更無書札到京華。 -- 出自唐·徐鉉·送陳先生之洪并寄蕭少卿
- 已分終年甘寂寞,豈知今日返京華。 -- 出自唐·徐鉉·還過東都留守周公筵上贈座客
- 惆悵明朝罇酒散,夢魂相送到京華。 -- 出自唐·徐鉉·王三十七自京垂訪和此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