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在第10個字的詩句
京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 -- 出自唐·高適·別董大二首
- 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 粲粲吳與史,衣冠耀天京。 -- 出自唐·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
- 天書訪江海,云臥起咸京。 -- 出自唐·李白·秋夜獨坐懷故山
- 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 -- 出自唐·李白·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 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 -- 出自唐·李白·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
- 靈光一向貴,長此鎮吳京。 -- 出自唐·李白·登瓦官閣
- 金陵控海浦,淥水帶吳京。 -- 出自唐·李白·入朝曲 ( 一作鼓吹入朝曲 )
- 日落把燭歸,凌晨向燕京。 -- 出自唐·李白·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 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 出自唐·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 黃旗一掃蕩,割壤開吳京。 -- 出自唐·李白·留別金陵諸公
- 樓疑出蓬海,鶴似飛玉京。 -- 出自唐·李白·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 古汴從西來,迎我向南京。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其后與子由試舉人西京,既罷,同登嵩山絕頂。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頓起二首
- 古汴従西來,迎我向南京。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詩人故多感,花發憶兩京。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 功成志自滿,積惡如陵京。 -- 出自宋·蘇軾·和陶詠荊軻
- 元祐二年十二月,仝來京師十許日,余留之不可,曰賀以上元期我于蒙山,又曰吾師嘗游密州,識君于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 -- 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 陽崖射朝日,高處連玉京。 -- 出自宋·蘇軾·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
-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 出自唐·杜甫·新安吏
-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 出自唐·杜甫·悲秋
- 素幔隨流水,歸舟返舊京。 -- 出自唐·杜甫·哭嚴仆射歸櫬
- 感激動四極,聯翩收二京。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
- 有使歸三峽,相過問兩京。 -- 出自唐·杜甫·柳司馬至
- 元帥調新律,前軍壓舊京。 -- 出自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郭
- 曾看沙堤歸去,應使神京再復,款曲問家山。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泰岳倚空碧
- 斂手辭雙闕,回眸望兩京。 -- 出自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 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京。 -- 出自唐·白居易·夢仙
- 年來私自問,何故不歸京。 -- 出自唐·白居易·自問
- 綠絲文布素輕褣,珍重京華手自封。 -- 出自唐·白居易·元九以綠絲布白輕褣見寄,制成衣服,以詩報
- 家鄉安處是,那獨在神京? -- 出自唐·白居易·江上對酒二首
- 且愁江郡何時到,敢望京都幾歲還。 -- 出自唐·白居易·舟行阻風寄李十一舍人
- 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 -- 出自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聞蟬
- 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 -- 出自唐·王維·曉行巴峽
- 不得已,忽分飛,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臨水送將歸。 -- 出自唐·王維·雙黃鵠歌送別(時為節度判官,在涼州作)
- 班資古直閣,勛伐舊西京。 -- 出自唐·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 雪里瑤華島,云端白玉京。 -- 出自清·納蘭性德·景山
- 明明開創業,休擬作陪京。 -- 出自清·納蘭性德·盛京
- 一夕山陰道,真成白玉京。 -- 出自宋·陸游·雪
- 只待蓬壼賦詩罷,卻來京洛看升平。 -- 出自宋·陸游·醉題
- 莫言村落蕭條甚,也勝京塵沒馬蹄。 -- 出自宋·陸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
- 坐令錦官城,化作白玉京。 -- 出自宋·陸游·月夕
- 牛趨死地身無罪,梅發京華信不通。 -- 出自宋·陸游·立春日
- 烏靴席帽知何樂,自古京塵瞇眼黃。 -- 出自宋·陸游·東園小飲
- 少通朝籍讒銷骨,晚畏京塵悔噬臍。 -- 出自宋·陸游·戲書燕幾
- 盡銳下三硤,誰使復兩京? -- 出自宋·陸游·先主廟次唐貞元中張儼詩韻
- 生涯可笑清如許,枉是京塵撲馬時。 -- 出自宋·陸游·宿監中偶作
- 憑誰為報金羈客,滿帽京塵有底忙? -- 出自宋·陸游·所居堂極涼雖三伏常有秋意也偶得長句
- 遣戍雖傳說,何時復兩京? -- 出自宋·陸游·殘年
- 莫謂躬耕便無事,百年京洛尚丘墟。 -- 出自宋·陸游·題幽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