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在第6個字的詩句
井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曾是萬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 -- 出自宋·李士會·銀城舊縣
- 山行千里如井底,仰視但見山頭煙。 -- 出自宋·劉爚·過偏嶺
- 山林雙鬢古,井臼一生貧。 -- 出自宋·陸文圭·送焦君實之采石學官
- 舊里葛山同井邑,遠方廬阜出門墻。 -- 出自宋·呂文仲·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 客向西山思井舊,莫教漚鳥見人飛。 -- 出自宋·盛度·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 一得永得,坐井觀天。 -- 出自宋·釋大觀·偈頌五十一首
- 秋雨狐藏宮井樹,夕陽鴉立御園枝。 -- 出自宋·釋善珍·金陵懷古二首
- 再見山城石井邊,幽姿高韻獨翛然。 -- 出自宋·釋紹嵩·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 天下無雙雙井黃,妙齡聯(lián)轡戰(zhàn)文場。 -- 出自宋·釋紹嵩·賀黃少府受辟
- 茅檐共翠微,井臼亦相依。 -- 出自宋·釋文珦·山中田舍
- 石淺易知丹井味,洞深難見白云蹤。 -- 出自宋·釋行海·天竺浮尋小樓
- 露柱侵云漢,井是丈三深。 -- 出自宋·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莊嚴凈土分第十
- 似華作蜜,如井覷驢。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寫真求贊
- 庭前索索飄井桐,赤肩擔瘦筇。 -- 出自宋·釋祖欽·紹隆上人
- 除卻黃家雙井白,其馀布鼓敢爭雷。 -- 出自宋·蘇頌·承示黃君詩再和韻
- 冷坐從嘲瓶井眉,俗流淺拙更忘遺。 -- 出自宋·蘇籀·送趙憲御史赴江西三絕
- 千乘送車傾井邑,劍留傳寶涕紈瀾。 -- 出自宋·蘇籀·程待制邁父求挽詞
- 采藥路從洪井出,買書船自孺亭過。 -- 出自宋·孫何·詠華林書院
- 仙公韜光丹井兮,發(fā)函書於船頭。 -- 出自宋·孫因·越問·神仙
- 一部淳熙書,井井不可刊。 -- 出自宋·汪師旦·義役
- 再見山城石井邊。 -- 出自宋·王子俊·句
- 邊頭傳吉語,井絡報平安。 -- 出自宋·衛(wèi)涇·壽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
- 何日往來同井陘,清談清坐到天明。 -- 出自宋·吳說·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 至今捧看雙井碗,猶帶是翁書傳香。 -- 出自宋·徐得之·試雙井茶
- 秋到屋下田,井井皆黃云。 -- 出自宋·殷彥卓·陶庵精舍
- 府帖點鄉(xiāng)兵,井邑備攻守。 -- 出自宋·于石·鄰叟言
- 榮封大國富井疆,錦衣命服粲煌煌。 -- 出自宋·喻良能·王丞相生辰
- 那知夢斷金井欄,往事茫茫墮煙霧。 -- 出自宋·喻良能·張麗華
- 蓑笠傍城埋井底,皮囊契出滷泉來。 -- 出自宋·袁說友·觀鹽井二首
- 人物蕭條市井空。 -- 出自宋·張佖·邊上
- 欲覓當年天井路,云蒸霧罩水潺湲。 -- 出自宋·張大直·題蓮華西洞
- 壇遺金鼎像,井鎖玉華津。 -- 出自宋·張景端·題梅山
- 秋入銀壯老井梧,能言鸚鵡日相呼。 -- 出自宋·張玉孃·秋思
- 群侯肆兼并,井田隨破壞。 -- 出自宋·趙友直·擬古二首
- 雪藕前身玉井蓮,與泥俱出又經(jīng)年。 -- 出自宋·周南·凍藕
- 清曉銅瓶沃井華,青蔥綠玉紫蘭芽。 -- 出自宋·周南·瓶中花
- 絡緯秋啼金井根,佳人當窗織鳳麟。 -- 出自元·陳基·織錦篇
- 手短河漢高,井深轆轤折。 -- 出自元·陳基·秋懷(六首)
- 零落梧桐宮井上,稀疏楊柳御街頭。 -- 出自元·張昱·秋興
- 寂寞葫蘆宮井畔,野人拾得舊金鈿。 -- 出自元·錢惟善·晚雨過白塔
- 爰從王母訪井公,復約元君謁東父。 -- 出自元·郭翼·行路難(七首)
- 雙艷如從露井看,妝分濃淡映雕欄。 -- 出自明·陳鴻·詠紅白桃花
- 誰遣衰蛩上井欄,陳根一一悲相語。 -- 出自明·陳價夫·秋夜詞
- 空傳泗水亭,井邑疑未真。 -- 出自明·歸有光·沛縣
- 籬菊翹芳花,井梧墮輕碧。 -- 出自明·何喬新·秋懷(二首)
- 酒渴呼童汲井華,借眠苔徑月初斜。 -- 出自明·胡安·客窗雜興
- 路邊有深井,井上有雙樹。 -- 出自明·黃肅·長相思
- 林烏夜啼金井西,蟋蟀在戶聲相齊。 -- 出自明·劉崧·秋夜詞
- 田鼠引群穿井出,山雞求食傍檐飛。 -- 出自明·劉崧·入城
- 小院幽陰似井間,風枝墮地點苔斑。 -- 出自明·陸懋龍·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