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第15個字的詩句
五在第一十五個字的詩句
- 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 出自五代·徐昌圖·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 莫怪新來白發,恐是當年柱下,道德五千言。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席上用王德和推官韻,壽南澗
-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而體律,意古而詞新。 -- 出自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并序
- 遙認微微入朝火[3],一條星宿五門西。 -- 出自唐·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
- (其一)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 出自唐·李商隱·無題四首
- 昔年曾畫穆王游八極,八龍之駿雲五色。 -- 出自宋·陸游·韓幹馬圖
- (其四)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出自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 或有強壯能咿嚘,意說被他邊將讎,五世屬藩漢主留。 -- 出自唐·王昌齡·箜篌引
- 自種古松根,待看黃龍,亂飛上、蒼髯五鬣。 -- 出自宋·姜夔·洞仙歌·花中慣識
- 是時公之亡兄與二亡妷皆在,今十五年,而在者唯公與仆二人。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寄眉守黎希聲
- 遙想朱旗回指、萬里風云奔走,慘澹五年兵。 -- 出自元·元好問·水調歌頭 汜水故城登眺
- 見時惟覓妙玄微,雅深中透出圓光,五般顏來,復本總祥瑞。 -- 出自宋·無名氏·歸朝歡·天地初分何處寄
- 客當西歸乃東去為何,欲及八月十五夜觀洪濤。 -- 出自宋·梅堯臣·送通判黃國博入浙
- 萬朵花燈夜宴,一葉扁舟海島,寂寂五更風。 -- 出自宋·劉辰翁·水調歌頭·仙掌下馳道
- 誰嘆東門獵倦,誰笑南陽舞罷,萬事五更鐘。 -- 出自宋·劉辰翁·水調歌頭·百千孫子子
- 欲酹鴟夷西子,未辦當年功業,空擊五湖船。 -- 出自宋·張孝祥·水調歌頭·艤棹太湖岸
- 作個生涯不遂,松竹雨荒三徑,卻憶五湖船。 -- 出自宋·呂渭老·水調歌頭·秋齋多夢謁
- 日月籠中雙鳥,今古人間一馬,五十五年非。 -- 出自宋·方岳·水調歌頭·老子興不淺
- 賦詩何必多,杜老言誠正,況乎居九五,所貴行實政。 -- 出自清·乾隆·尚書蔣溥奏進所刻御制詩集書此志懷
- 青綠間以黑白章,云濤水物相低昂,五山之珍伴御榻,從臣獻壽歡無央。 -- 出自清·乾隆·觀承光殿玉甕再作歌
- 我不識畫卻嗜畫,悉索無饜良貪癡,五日一水十日石,君之惠我無乃私。 -- 出自清·梁啟超·贈別鄭秋蕃兼謝惠畫
- 幾年兀兀不肯出,坐待真主應運九五開乾坤。 -- 出自明·高啟·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
- 君不見峰鐵峽頭云色死,一過蕭然五十里。 -- 出自宋·文同·峰鐵峽
- (喜蠶桑一作:善蠶桑)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 出自漢·漢無名氏·陌上桑
- 君不見金陵風臺月榭煙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燒茫茫。 -- 出自唐·貫休·偶作五首
- 繚繞宮墻千雉,森聳觚棱雙闕,縹緲五云中。 -- 出自宋·袁去華·水調歌頭·一葉墮金井
- 巍乎高哉,太山之山三萬八千丈兮,五岳之伯、萬山之宗。 -- 出自元·楊維楨·太山篇
- 君不見易招天上三天母,難脫人間五性胎。 -- 出自元·楊維楨·上元夫人
- 美人按拍教鸚鵡,學得《霓裳》四五聲。 -- 出自明·楊基·湘中四詠
- 云聽漁舟夜唱,花落牧童橫笛,占盡五湖秋。 -- 出自宋·葛郯·水調歌頭·年來慣行役
- 圣子神孫,祖皇文母,上接三宮,下通五世。 -- 出自宋·趙師俠·醉蓬萊·正金風零露
- 選甚范侯高爵,遮莫陶公鉅產,爭似五湖舟。 -- 出自宋·劉清夫·水調歌頭·殘臘卷愁去
- 好知天意生賢候,正造化安排,孕出五陽之秀。 -- 出自宋·王庚·賀新郎·滿勸黃封酒
- 遙看寒光金鏡,皓彩明榼,正人間三五。 -- 出自宋·陳允平·渡江云·三神山路杳
- 欲陷不陷被藤縛,欲落不落被沙閣,五百年后遇熊博。 -- 出自·***·古棺石銘
- 鐵*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銀漢,知在五云頭。 -- 出自元·李齊賢·水調歌頭 望華山
- 女乃不知日被黑子遮,月為妖蟆食,五緯無精光,萬象盡奪色,下民媕菼皆昏惑。 -- 出自元·張憲·燭龍行
- 君不見四明山下寒無糧,九月種麥五月嘗。 -- 出自宋·戴表元·采藤行
- 或云陰氣肋陽不相入,胡不為氤氳五色之卿靄,葉應豐穰昭帝德。 -- 出自宋·戴埴·雹
- 松山撐破秋空月,毬門有路沒遮欄,五月取霜六月雪。 -- 出自宋·釋慧空·雪峰禪師真贊
- 雖正席四處不足暢其設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負其所學。 -- 出自宋·釋普濟·圓覺頑空覺講主真贊二首
- 豈不勝越人歌來何暮,平生無襦今五袴。 -- 出自宋·釋紹曇·賀頑極和尚住越州光孝
- 籬邊黃菊正芬披,一枝兩枝三枝四五六七枝。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吾家亦頗推吾鄉,自從仲父闓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枝分派別各一房,敢與君家相比方。 -- 出自宋·王信·題椿桂堂
- 不見何人出聲鼓意氣,但見十十五五坐路傍。 -- 出自宋·員興宗·歌兩淮
“五”同音字
- 蘁
- 陚
- 芴
- 乄
- 雺
- 霧
- 無
- 無
- 敄
- 毋
- 瞴
- 蟱
- 娒
- 譕
- 鶩
- 鶩
- ?
- 痦
- 汙
- 汚
- 污
- 阢
- 熓
- 烏
- 五
- 仵
- 伍
- 侮
- 俉
- 倵
- 儛
- 兀
- 剭
- 務
- 務
- 勿
- 午
- 卼
- 吳
- 吳
- 吾
- 呉
- 嗚
- 唔
- 啎
- 嗚
- 圬
- 塢
- 塢
- 墲
- 奦
- 嫵
- 娪
- 娬
- 婺
- 嫵
- 寤
- 屋
- 屼
- 岉
- 峿
- 嵍
- 嵨
- 巫
- 廡
- 廡
- 弙
- 忢
- 忤
- 憮
- 悞
- 悟
- 悮
- 憮
- 戊
- 扤
- 捂
- 摀
- 旿
- 晤
- 杇
- 杌
- 梧
- 橆
- 歍
- 武
- 洖
- 洿
- 浯
- 溩
- 潕
- 烏
- 焐
- 熃
- 物
- 牾
- 玝
- 珷
- 珸
- 瑦
- 璑
- 甒
- 矹
- 碔
- 祦
- 窏
- 窹
- 箼
- 粅
- 舞
- 蕪
- 茣
- 莁
- 蕪
- 蜈
- 螐
- 誈
- 誣
- 誤
- 誣
- 誤
- 躌
- 迕
- 逜
- 鄔
- 郚
- 鄔
- 鋈
- 鋙
- 鎢
- 鎢
- 铻
- 隖
- 霧
- 霚
- 靰
- 騖
- 騖
- 鯃
- 鰞
- 鴮
- 鵐
- 鵡
- 鷡
- 鹀
- 鵡
- 鼯
- 鼿
- 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𠄡
- 𠑶
- 𡨂
- 𢜮
- 𣞤
- 𦌬
- 𦨉
- 𧽋
- 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