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9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抱璞曾三獻,悲秋忽二毛。 -- 出自宋·楊億·章琮赴廣州東莞簿
- 賦壽無三甲,傳家有二雛。 -- 出自宋·黃公度·挽蔡公南別駕二首
- 德齒周元老,風流漢二疏。 -- 出自宋·黃公度·挽蔡子應郎中二首
- 他時儻卜鄰,心賞符二阮。 -- 出自宋·劉子翚·題懶庵二首
- 祖龍筑長城,雄關百二所。 -- 出自宋·汪元量·阿房宮故基
- 孤舟行客愁無那,十二峰前十二灘。 -- 出自宋·汪元量·夔門
- 海上神峰削幽翠,十二樓前玉妃墜。 -- 出自宋·汪元量·聽徐雪江琴
- 恩厚隨龍,官崇御帶,二十橫金,玉階寸地。 -- 出自宋·王之道·醉蓬萊·正薰風解慍
- 期須走四驛,挽仰驀二縣。 -- 出自宋·王之道·九江解舟順風追和張文潛
- 村龍怪我醉,忽吠三二聲。 -- 出自宋·王之道·題宿云軒
- 老去無三窟,閑中有二天。 -- 出自宋·張元干·上張丞相十首
- 是醉魂醒處,畫橋第二,奩月初三。 -- 出自宋·周密·木蘭花慢 斷橋殘雪
- 鯤海三千水,龜峰十二樓。 -- 出自元·陳孚·翰苑薦為應奉文字二十韻謝大司徒并呈諸學士
- 朘我赤子血,上敝十二旒。 -- 出自元·楊維楨·奉使歌,美答理麻氏也
- 一雙孔雀銜青綬,十二飛鴻上錦箏。 -- 出自元·楊維楨·無題效商隱體四首
- 桃花流水迷紅霧,十二峰頭度朝暮。 -- 出自元·楊維楨·毛女
- 月落望夫山,高臺十二鬟。 -- 出自元·楊維楨·陽臺曲
- 將之強,手持鐵槍丈二長。 -- 出自元·楊維楨·鐵槍封萬戶至正壬辰七月二十日破賊于杭余嘗
- 先皇簡練百萬兵,十二連營鎮京觀。 -- 出自明·何景明·點兵行
- 赤壁磯,蟠桃宴,妾年二八郎相見。 -- 出自明·呼文如·宛轉詞歸丘生后作
- 湯沐三千賦,樓臺十二重。 -- 出自唐·李乂·高安公主挽歌二首
- 云深廟遠不可覓,十二峰頭插天碧。 -- 出自唐·齊己·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
- 七千里路到何處,十二峰云更那邊。 -- 出自唐·齊己·自湘中將入蜀留別諸友
- 及第還全蜀,游方歸二林。 -- 出自唐·齊己·與張先輩話別
- 秋吹過雙闕,星仙動二靈。 -- 出自唐·劉憲·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
- 徒喜逢千載,何階答二儀。 -- 出自唐·韋承慶·直中書省
- 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釵獨相向。 -- 出自唐·長孫佐輔·相和歌辭·宮怨
- 家去幾千里,月圓十二回。 -- 出自唐·于武陵·寄北客
- 待賞從初出,看行過二分。 -- 出自唐·薛能·中秋夜寄李溟
-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 出自唐·李百藥·奉和初春出游應令
- 余仍轗軻者,進趨年二紀。 -- 出自唐·吳融·祝風三十二韻
- 端扆垂君治,颙昂十二旒。 -- 出自宋·王珪·采藻為旒
- 入仕光三命,遷榮歷二臺。 -- 出自唐·劉懷一·贈右臺監察鄧茂遷左臺殿中
- 理詣歸一處,心行不二中。 -- 出自唐·武三思·秋日于天中寺尋復禮上人
- 獨往古來事,幽懷期二公。 -- 出自唐·陶翰·宿天竺寺
- 銀色三千界,琳臺十二層。 -- 出自宋·元絳·因覽狀元節推和詩再和一首
- 有立期他日,無望報二天。 -- 出自宋·強至·送陳郎中泗州得替
- 獨知折齒屐,尚可追二王。 -- 出自宋·吳則禮·贈王子和
- 五斗亦何直,老夫今二毛。 -- 出自宋·吳則禮·永城道中
- 未妨靜處閑觀,要知二五即十。 -- 出自宋·張栻·次韻周畏知問訊城東梅塢七首
- 德齒周三老,身名漢二疏。 -- 出自宋·崔敦禮·邵智卿挽章
- 載長云之河車兮,十二樓與五城。 -- 出自宋·崔敦禮·太白遠游
- 計三徑之可具兮,顧二頃之猶在。 -- 出自宋·陳造·行春辭三首
- 道裝人映醉中姝,十二分行儼翠裾。 -- 出自宋·陳造·景安和章來再次韻謝設醴四首
- 公與由也果,有得非二本。 -- 出自宋·陳造·題陳守宰仁和無倦堂二首
- 迎隨小躍低飛,無謂二蟲何知。 -- 出自宋·陳造·題草蟲扇二首
- 諸將失投機,遽豈一二靈敏。 -- 出自宋·陳造·送葉主簿楚州應錢帥之招
- 學力隱一敵,才健追二劉。 -- 出自宋·陳造·次韻高縉之二首
- 仰睇側顧麞善疑,其二行齧如不知。 -- 出自宋·陳造·題胡處士猿麞圖
- 但有竹屋三間,蓮田二頃。 -- 出自宋·吳泳·祝英臺/祝英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