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9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空山木葉下,坐觀不二門。 -- 出自宋·釋道璨·和童敬重
- 萬不同咸自取兮,曾二者孰失其正聲。 -- 出自宋·陳傅良·鄭自明哀詞
- 勸駕嘗連萼,應門忽二毛。 -- 出自宋·陳傅良·挽婺女何茂宏
- 人生幾何時,容易生二毛。 -- 出自宋·章甫·歸自真州道中用前韻簡諸故人
- 龐蘊無生話,維摩不二門。 -- 出自宋·章甫·雨中簡孫文輔
- 君不聞薊孝廉,日飯二十家。 -- 出自宋·章甫·種基祖蔡仲逸孫祖顯一時宦游荊州官閒無事五
- 怕見人言老,梳頭夜二更。 -- 出自宋·張镃·戲成白發二首
- 近村非少茂林枝,十二烏巢一樹棲。 -- 出自宋·張镃·石門小泊
- 靈襟永虛潔,內外非二體。 -- 出自宋·張镃·看澗水自警
- 坐令府西門,平興說二許。 -- 出自宋·敖陶孫·再用晨吐字寄潘德久
- 李周兩太史,筆削凜二班。 -- 出自宋·劉宰·送王深道歸黃巖云霞居并簡李微之周子靖吳毅
- 銀河倒浸珊瑚冷,十二樓高玉露瀼。 -- 出自宋·陳起·壽樓監丞
- 策杖探幽勝,同登況二難。 -- 出自宋·方鳳·同胡汲仲兄弟登香遠樓
- 傷哉賢王北,一騎挾二兒。 -- 出自宋·林景熙·蔡琰歸漢圖
- 大鵬九萬里,神駿十二閑。 -- 出自宋·林景熙·簡衛山齊
- 當時已嘆來麋鹿,后二千年更斷腸。 -- 出自宋·林景熙·過吳門感前游
- 水村煙景隔晴霏,十二闌干在翠微。 -- 出自宋·林景熙·題海上人棲云樓
- 長樂宮中百鳥靜,十二簾開漏方永。 -- 出自明·張羽·聽蟬曲
- 三條廣陌草斑斑,十二通衢人浩浩。 -- 出自明·張羽·長安道
- 神人藐姑射,相對成二絕。 -- 出自宋·艾性夫·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
- 拙與世沈浮,登門十二秋。 -- 出自宋·孔武仲·司馬溫公挽詩五首
- 五千貂錦張旗鼓,百二金甌資棟梁。 -- 出自近代·寧調元·壬子感事四章
- 君山如黛壓中流,十二煙鬟鏡光里。 -- 出自明·方孝孺·江山萬里圖
- 大道貴知止,昔賢稱二疏。 -- 出自宋·查元方·查公山
- 中有白玉京,五城十二樓。 -- 出自宋·晁公溯·簡梁子輔
- 當年惟迂叟,乃如魯二生。 -- 出自宋·晁公溯·閻才元因程伯珍來寄近詩一軸不能盡和用師淮
- 天南為郡空華發,十二年間到雨回。 -- 出自宋·陳偁·重登羅浮
- 循首以至足,百無一二三。 -- 出自宋·陳淳·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
- 陰晴多異賞,陟降窮二儀。 -- 出自宋·陳觀·聚奇樓
- 水國三千界,煙光十二鬟。 -- 出自宋·陳隆之·湘陰
- 玉鑒三千匣,金釵十二行。 -- 出自宋·陳宓·荷花
- 蕭郎秦女無歸約,十二瑤臺空月明。 -- 出自宋·陳襄·古城
- 呼雷麾雷電縛魑魅,二豎三彭俱聽命。 -- 出自宋·陳元晉·贈符藥朱道士
- 譬如學書人,牽率宗二米。 -- 出自宋·程永奇·與孫自修祝和甫讀宛陵山谷詩
- 末路成三折,衰年感二毛。 -- 出自宋·丁逢·到郴
- 勢凌籌谷接蒼蒼,十二交龍繡作裳。 -- 出自宋·董淵·太常山
- 見命謂受獨,落落一二輩。 -- 出自宋·杜范·方山有求轉語之作并用韻二章
- 薾然一疲駑,不原十二閑。 -- 出自宋·杜范·花翁將歸婺女因為江西游有長篇留別社中次韻
- 大家有田僅百畝,三二十畝十八九。 -- 出自宋·方逢辰·田父吟
- 河汾著中說,明明析二途。 -- 出自宋·方回·西齋秋感二十首
- 吾所學詩伯,近世惟二陳。 -- 出自宋·方回·西齋秋感二十首
- 貞女家人得,如詩有二南。 -- 出自宋·方回·后天易吟三十首
- 夷齊不可跂,賴有此二賢。 -- 出自宋·方回·雜興十二首
- 老死將無日,空閒十二年。 -- 出自宋·方回·不寐十首
- 生世都能幾,嚴州十二年。 -- 出自宋·方回·重至秀山售屋將歸十首
- 三遷孟子慈闈教,十二甘羅相閥身。 -- 出自宋·方回·呈孟君復能靜使君二首
- 秀亭山下舊吾廬,十二年鄰長者居。 -- 出自宋·方回·寄趙賓旸二首
- 之子如天馬,終歸十二閑。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魏公輔二首
- 悠悠桐江水,寓廬十二年。 -- 出自宋·方回·八月十五日二十日兩至南山飲瀟灑亭
- 昌黎調笑崔藍田,哦二松間何匆匆。 -- 出自宋·方回·送□景文長興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