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8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我窮尤自笑,亦嘗二千石。 -- 出自宋·方回·泊赤岸微曉
- 千柱攢金碧,辛勤二十年。 -- 出自宋·方回·哭川無竭禪師二首
- 何似嚴灘守,投簪二十年。 -- 出自宋·方回·送張伯起入都二首
- 十五早學張道陵,二十已成費長房。 -- 出自宋·方回·贈沈雷陽
- 曰予視賊壘,雨且二十日。 -- 出自宋·方回·初二日許公度使君來自西坑賊寨見訪
- 白首涉患難,僅余二老存。 -- 出自宋·方回·哭從兄良遇
- 旁近東西鄰,邂逅二三士。 -- 出自宋·方回·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韻得里字
-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 出自宋·方回·送胡子游學正
- 陰陽既已判,太少二生四。 -- 出自宋·方回·題柯德陽埽塵齋
- 萬古銷沈終冢墓,二儀開辟幾干戈。 -- 出自宋·方回·飲興道觀有感五首
- 雙臺方叟七十六,二十七霜絕俸祿。 -- 出自宋·方回·贈葉宗貴一山
- 一欲追還李太白,二欲中興杜子美。 -- 出自宋·方回·走筆送僧宣無言歸泉南
- 八千里有假附子,二十年無生荔枝。 -- 出自宋·方回·俳體戲書二首
- 老儒致聘女師儒,二十言歸四十夫。 -- 出自宋·方回·題王瓛王圭母郭氏義節(jié)記
- 吾鄉(xiāng)南渡有儒真,二百年來兩絕倫。 -- 出自宋·方回·吾鄉(xiāng)朋友比多詩人宜進一步大則文公小亦龍溪
- 版圖三萬東南有,二事無能可比蹤。 -- 出自宋·方回·婺源邑中
- 猶憶妙年伐鬼國,二師擊宛騎斬郁。 -- 出自宋·方回·寄題呂常山平章錦繡香中
-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總在三山上。 -- 出自宋·傅烈·浮碇岡
- 劉斯立在慶歷間,二子同升俱上第。 -- 出自宋·傅西齋·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
- 果然相繼取高科,二哥饒著與三哥。 -- 出自宋·傅西齋·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
- 千金寡妙方移疾,二府交修取憚勞。 -- 出自宋·富弼·答鄭州祖龍圖見寄原韻
- 曹家產(chǎn)子威殺人,二首一身連骨節(jié)。 -- 出自宋·高斯得·記二首兒四日雷二異
- 從來天子天下首,二首之占何待說。 -- 出自宋·高斯得·記二首兒四日雷二異
- 庶幾體用歸一貫,二老可作當欣欣。 -- 出自宋·高斯得·題趙致道茅齋
- 自我識松澗,于今二十年。 -- 出自宋·高斯得·送劉養(yǎng)源游吳中
- 舉目百嫫中,莫若二字妍。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徐影說見寄并呈牟存叟
- 一從麥秀獲麟臺,二千余載無文字。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張{上須下立}見寄
- 應笑守麾公暇少,二年官滿一曾來。 -- 出自宋·葛閎·游日出
- 同是他鄉(xiāng)客,分攜二月初。 -- 出自宋·葛紹體·寄三衢趙希遠
- 天子圖出地,復鐘二鉅賢。 -- 出自宋·葛寅炎·題三易備遺
- 三十六溪清淺水,二十四重高下山。 -- 出自宋·顧士龍·西峰山
- 五臣山拱如班瑞,二女峰和似鼓琴。 -- 出自宋·郭鳳·舜廟
- 吾家有云溪,竹間二水通。 -- 出自宋·郭印·恭南酷熱
- 雁水分攜后,懸懸二十秋。 -- 出自宋·郭印·詩別杜安行赴合州守
- 九嶷聳黛凝不干,二水飛藍健相續(xù)。 -- 出自宋·郭昭符·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巖閑望歸郡中書事
- 面經(jīng)三載隔,老惜二毛侵。 -- 出自宋·郭知虔·秋日憶次張弟
- 其時正值正地交,二氣上下陰陽調(diào)。 -- 出自宋·韓似山·聚八仙花歌贈江淮肥遁子
- 人間亦有亦等奇,二鐘之山蓋其類。 -- 出自宋·韓松·崇壽院霜鐘雙閣
- 昊天歸德報,不使二毛侵。 -- 出自宋·韓彥質(zhì)·高宗皇帝挽祠三首
- 旁人莫訝登科久,二十年前此論文。 -- 出自宋·何若谷·頂山寺
- 自從南岳來雪寶,二十馀年不下山。 -- 出自宋·和庵主·題壁三首
- 翩然歸去大江西,二疏父子還相隨。 -- 出自宋·壑大·西湖為陳世崇餞行
- 九官效職群英聚,二女宜家圣德尊。 -- 出自宋·胡宏·謁虞帝祠
- 頗疑九成音,不在二典中。 -- 出自宋·胡升·仙都山
- 吁嗟念羽飛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 -- 出自宋·胡仲參·寄懶庵
- 三百六旬周復始,二十四岸高且寒。 -- 出自宋·黃春伯·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輩拜迎因聯(lián)句于水濱
- 不接安書動隔年,二千里外極懸懸。 -- 出自宋·黃大受·昭潭寄內(nèi)人
- 兩隗駢肩如欲語,二喬并首似含情。 -- 出自宋·黃庚·任復齋池中有瑞蓮命予賦之
- 中令有清德,風流二百年。 -- 出自宋·晃沖之·別息道二十二弟
- 如何一老沒,不及二疏歸。 -- 出自宋·晃沖之·挽蔡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