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7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倚東風、畫闌十二,芳陰簾幕低護。 -- 出自宋·陳允平·摸魚兒·倚東風
- 夜深猶倚,垂楊二十四闌。 -- 出自宋·陳允平·絳都春·秋千倦倚
- 九重紛羽衛,十二駕龍驤。 -- 出自宋·馬廷鸞·恭進明堂大禮慶成詩
- 翠巖下,耕白云二頃,勝種仙苗。 -- 出自宋·施翠巖·沁園春·披紫菟裘
- 莫言春色三分二,朱顏綠鬢,栽花種竹,誰似群閑。 -- 出自宋·鄧剡·促拍丑奴兒
- 流傳千百僅一二,付與所不知何人。 -- 出自宋·趙文·銅雀硯
- 二十四番風信,二十四橋風景,正好及春游。 -- 出自宋·黎廷瑞·水調歌/水調
- 坡翁昔年五十二,翰林侍讀為學士。 -- 出自宋·仇遠·寄南仲
- 儒家道家已為二,醫術下視史與巫。 -- 出自宋·熊禾·贈醫士詹翠峰
- 金殿玉堂門十二,金翁木母正來過。 -- 出自唐·呂巖·谷神歌
- 坎是虎,離是龍,二體本來同一宮。 -- 出自唐·呂巖·窯頭坯歌
- 聽歌謠,五夸暖,二天寬。 -- 出自宋·徐明仲·水調歌頭·遲日籠晴晝
- 九萬鵬程當不二,八千椿壽看逾一。 -- 出自宋·華岳·滿江紅·自古稱稀
- 通蜀連秦山十二,中有妖靈會人意。 -- 出自唐·李咸用·巫山高
- 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樓。 -- 出自唐·張白·武陵春色
- 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卒,年六十九,封魏國公,謚文敏。 -- 出自元·趙孟*·浪淘沙 孟俯字子昂,湖州(今浙江省吳與縣
- 明日東風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鬢底斑。 -- 出自元·邵亨貞·江城梅花引 己卯除夕
- 三百六橋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會在蘇州。 -- 出自·袁華·水調歌頭 宴顧仲瑛金影亭賦桂 玉山名勝集
- 五彩騰輝低蔭,二八香姿。 -- 出自元·王吉昌·降中央
- 得一惺惺,通不二處,逍遙景致。 -- 出自元·王哲·紅窗*
- 無為漏、共成不二。 -- 出自元·王哲·解冤結 今丹陽下山權與陸仙作伴
- 七十年光,五千二萬。 -- 出自元·劉處玄·踏云行·七十年光
- 一點生成法性,二儀煉就出塵仙。 -- 出自元·王處一·望蓬萊 述懷 云光集卷之四
- 貪迷世夢,虛度二十春。 -- 出自元·王丹桂·滿庭芳 答人問,緣甚出家,如何修煉
- 至理先明一性,二儀現、三殿恢彰。 -- 出自元·侯善淵·滿庭芳 以上上清太玄集卷九
- 只恐落高人第二籌。 -- 出自元·耶律鑄·六國朝令 家園席間作 以上二首見永樂大典二
- 壯河山表里,百二喉襟。 -- 出自元·王惲·三奠子 登河中迎煦樓故址,即唐崔徽白樓也
- 復尋前盟,略酬二公風月溪堂,也曾是、東州行客。 -- 出自元·王惲·滿江紅 不肖目疾,中承都運趙侯天章侯天章
- 事金宣宗天與二帝,歷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宮。 -- 出自元·王惲·春從天上來 承御韓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 彼處錫泉標第二。 -- 出自元·陳櫟·清平樂 寄惠山壬戌四月十二日
- 明春,舟中又得二篇,并無俗念一首。 -- 出自元·虞集·蘇武慢 鳴鶴馀音全真馮尊師,本燕趙書生,
- 一乃太玄真水,二氣由茲運化,三極理全彰。 -- 出自元·李道純·水調歌頭 贈白蘭谷
- 似水流年融過二,摩天巨刃甫超群。 -- 出自近代·陳三立·壽吳寬仲同年六十有九
- 一日相思時十二,無書獨可可無詩。 -- 出自宋·趙希逢·和寄仵判院八首
- 爾今已年五十二,前去七十幾多時。 -- 出自宋·田錫·歸去來·歸去來
- 次賣西山梅花二十畝,不愛春湖草閣臨青浮。 -- 出自明·李流芳·南歸戲為長句自解
- 口中白字捎三二,頭上黃毛辮一雙。 -- 出自·聶紺弩·女乘務員
- 誰肯宦途為第二,玉階好好唱名還。 -- 出自宋·陳藻·和林子望二絕
-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 出自宋·石介·慶歷圣德頌
- 通八十一難,調二十七齬。 -- 出自宋·項安世·和總領陳大卿告老二十韻
- 異趣兮同樂,之二蟲兮何如。 -- 出自宋·項安世·題蟬蝶畫扇
- 昨朝所獻雖第二,桶以純漆麗且堅。 -- 出自宋·江端友·牛酥行
- 帝御六龍,冕十二旒。 -- 出自宋·張嵲·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 在昔中興,周漢二宣。 -- 出自宋·張嵲·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 司征關市方共二,宴啟華堂正樂胥。 -- 出自宋·劉宰·和柴監、
- 童子走來報,一二琴首士。 -- 出自宋·趙汝鐩·聽琴
- 坡陀隴畝間,一二老弱翁。 -- 出自明·張羽·紀行十首 清口
- 一春過盡三之二,閒倚東風憶孟郊。 -- 出自宋·柴隨亨·江行即事
- 儒釋未須談一二,且於花下立黃昏。 -- 出自宋·陳文蔚·縱步過資福寺僧留飲出示凈度文三教一理認經
- 三千香輦路,十二枕屏風。 -- 出自宋·陳襄·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