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4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 出自唐·李白·觀放白鷹二首
-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 出自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 一睹無二諾,朝歡更勝昨。 -- 出自唐·李白·潯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
- 咽服十二環,奄有仙人房。 -- 出自唐·李白·上清寶鼎詩(前見東觀馀論,后見王直
- 咽服十二環,奄見仙人房。 -- 出自唐·李白·上清寶鼎詩
- 往來糾二邑,此去何時還。 -- 出自唐·李白·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橋卻回
- 羽林十二將,羅列應星文。 -- 出自唐·李白·侍從游宿溫泉宮作
- 至今西二河,流血擁僵尸。 -- 出自唐·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 明發懷二子,空吟招隱詩。 -- 出自唐·李白·秋山寄衛慰張卿及王徵君
-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 出自唐·李白·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
- 隱見十二疊,觀者疑夸謾。 -- 出自宋·蘇軾·甘露寺
-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復用前韻二首?百日歸期恰及春,殘生樂事最關身。 -- 出自宋·蘇軾·出獄次前韻二首
- 〔此注二句詩,上句為柳詩,下句為劉詩,東坡誤記,合二為一。 -- 出自宋·蘇軾·今年正月十四日與子由別于陳州五月子由復至
- ?其中后二首卷二十四已收,題為“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 -- 出自宋·蘇軾·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
- 市為不二價,農為不爭田。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吾家有二許,下筆兩不休。 -- 出自宋·蘇軾·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
- 明當罰二子,已洗兩玉舟。 -- 出自宋·蘇軾·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
- 吾儕非二物,歲月誰與度。 -- 出自宋·蘇軾·叔弼云履常不飲故不作詩勸履常飲
- 胡為犯二怖,博此一笑喜。 -- 出自宋·蘇軾·贈鄭清叟秀才
- 朝廷貴二陸,屢聞天語溫。 -- 出自宋·蘇軾·用定國韻贈其侄震
- 又不見二生妾換馬,驕鳴啜泣思其家。 -- 出自宋·蘇軾·張近幾仲有龍尾子石硯以銅劍易之
- 目翳茍二物,易分如麥菽。 -- 出自宋·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
- 君家有二鏡,光景如湛盧。 -- 出自宋·蘇軾·數日前夢一僧出二鏡求詩僧以鏡置日中其影甚
- 鼎在耳二首人去山空鶴不歸,丹亡鼎在世徒悲。 -- 出自宋·蘇軾·富陽妙庭觀董雙成故宅發地得丹鼎覆以銅盤承
- 歸來成二老,夜榻當重論。 -- 出自宋·蘇軾·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
- ?此詩卷二十五已收,題“次韻郭功甫觀予畫雪雀有感二首”。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功父觀余畫雪鵲有感二首
- 貪愚彼二水,終古恥莫雪。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荊門張都官維見和惠泉詩
- 樓臺十二紅玻璃,木公金母相東西。 -- 出自宋·蘇軾·贈陳守道
- ?此詩卷二十三已收,題為“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 出自宋·蘇軾·訪詹使君食槐芽?一作葉?冷淘
- 屬余作二詩以記之。 -- 出自宋·蘇軾·孤山二詠(并引)
- (來詩云,二見因妄生。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二樂榭
- 作詩謝二子,我師寧與蘧。 -- 出自宋·蘇軾·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
-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團茶,使美人歌以飲。 -- 出自宋·蘇軾·記夢回文二首(并敘)
- 詩人梅二丈圣俞見而賦之,今三十年矣。 -- 出自宋·蘇軾·木山(并敘)
-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歸,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樂天親書詩云: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従一寺分。 -- 出自宋·蘇軾·天竺寺(并引)
- 憂憤病二秋,有恨石可轉。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 倏忽向二紀,奸雄多是非。 -- 出自唐·杜甫·詠懷二首
- 異時懷二子,春日復含情。 -- 出自唐·杜甫·春日江村五首
- 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 -- 出自唐·杜甫·寄贊上人
- 第二百二十二卷 -- 出自唐·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
- 知我者,二三子。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 圓覺十二菩薩問,吾取一二余鄙哉。 -- 出自宋·辛棄疾·戲書圓覺經后
- [劉三十二敦質,雅有儒風;庾七玄師,談佛理有可賞者。 -- 出自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 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 出自唐·白居易·不致仕
-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 -- 出自唐·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贈諸客
- 煉成不二性,銷盡千萬緣。 -- 出自唐·白居易·夜雨有念
- 東西疏二牖,南北開兩扉。 -- 出自唐·白居易·新構亭臺,示諸弟侄
- 下視十二街,綠樹間紅塵。 -- 出自唐·白居易·登樂游園望
- 三十生二毛,早衰為沉疴。 -- 出自唐·白居易·寄同病者
- [劉三十二校書沒后,嘗夢見之,元八少尹,今春櫻桃花時長逝)。 -- 出自唐·白居易·晚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