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3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章貢二水分西東,江右九郡斯為雄。 -- 出自宋·方逢辰·餞修史宮講吏部陳大著赴鎮贛州
- 秋感二十篇,夜斷朝復續。 -- 出自宋·方回·西齋秋感二十首
- 從來二生四,誰謂二生三。 -- 出自宋·方回·先天易吟三十首
- 三戒二已亡,所戒惟在得。 -- 出自宋·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 宣城二十詠,歙浦俗亦如。 -- 出自宋·方回·學詩吟十首
- 至今二百年。 -- 出自宋·方回·覽古五首
- 曾原二三子,忍饑依杏壇。 -- 出自宋·方回·擬詠貧士七首
- 一樽二三友,風雨奈予何。 -- 出自宋·方回·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無病一句成十首
- 休官二十載,絲發不身謀。 -- 出自宋·方回·怪夢十首
- 初作二千石,才生十九年。 -- 出自宋·方回·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呂公挽歌辭五首
- 豈不二千石,閑居自可{左日右臺}。 -- 出自宋·方回·感嘆三首
- 風流二謝猶堪恨,俯首劉郎戲馬臺。 -- 出自宋·方回·次韻王俊甫山長九日登烏聊二首
- 有酒二三壺,聊以慰仆廝。 -- 出自宋·方回·泊赤岸微曉
- 多公二十歲,筋力早衰微。 -- 出自宋·方回·除夕再用韻答仁近二首
- 多公二十歲,此夕感尤深。 -- 出自宋·方回·除夕再用韻答仁近二首
- 七十二翁頭雪白,弱冠初游鬢如漆。 -- 出自宋·方回·三天竺還五首
- 初八二十三,艮兌丙丁殊。 -- 出自宋·方回·題納甲圖
- 之字二十我諦觀,誰繪此圖夸妙手。 -- 出自宋·方回·題禊帖圖
- 丁戊二祭實素昧,競詫潮過天涼新。 -- 出自宋·方回·丁戊行
- 九月二十五夜雪,南天稻梁未全結。 -- 出自宋·方回·九月雪十月雷記異
- 十月二十五夜雷,東風桃李俱誤開。 -- 出自宋·方回·九月雪十月雷記異
- 五月二十八,了了語不昏。 -- 出自宋·方回·哭從兄良遇
- 僚友二三戶七萬,照以胸次百鏈銅。 -- 出自宋·方回·送□景文長興丞
- 洛中二程忽突起,乃有明道與伊川。 -- 出自宋·方回·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
- 四男二女膝□環,束修糊口萊衣斑。 -- 出自宋·方回·送戴帥初信州教授
- 今有二異僧,一虎隨之入城市,一曳布袋引群小兒,民間不鼎沸喧哄乎。 -- 出自宋·方回·題布袋和尚豐干禪師寒山拾得畫卷
- 坐乏二頃田,此事誤平生。 -- 出自宋·方回·題苗經歷耕野
- 同行二三子,先后相扶將。 -- 出自宋·方回·小飲張季野宅分韻得張字
- 聯翩二三客,柴門系嘶馬。 -- 出自宋·方回·中秋夜有客攜酒
- 侵尋二月初,野花半吞吐。 -- 出自宋·方回·春寒紀異
- 大雪二十五六日,漫天塞地冰崢嶸。 -- 出自宋·方回·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
- 緬想二賢跡,吾顏亦靦哉。 -- 出自宋·方回·彭澤道中懷嚴陵
- 冠蓋二三子,謂我揚先鞭。 -- 出自宋·方回·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
- 醉臥二更醒,起視天宇黑。 -- 出自宋·方回·十月七日早起
- 茂叔二程張,獾朗疾如仇。 -- 出自宋·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
- 熟識二難俱好事,偶來兩客各能詩。 -- 出自宋·方回·同伯幾過張子范子周兄弟園池
- 檻車二稚虎,舁者過墻外。 -- 出自宋·方回·稚虎
- 公年二十三,太初之館賓。 -- 出自宋·方回·送呂主簿還任永豐
- 徐卿二雛者,已解聽論文。 -- 出自宋·方回·飲袁提學林亭
- 偶與二三僧,共此一日閒。 -- 出自宋·方回·與起來芳三上人游北山寺
- 種杉二十年,兒女婚嫁足。 -- 出自宋·方回·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縣界
- 七十二年事,沉吟暗自驚。 -- 出自宋·方回·戊戌元日三首
- 不成二十年聲望,久坐難兄一舊氈。 -- 出自宋·方蒙仲·壽徐意一參政
- 東風二月梅花開,香得孤山無著處。 -- 出自宋·房灝·寄西湖
- 此時二子已嶄然,公曰吾心汝其懋。 -- 出自宋·傅西齋·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
- 離騷二十五,往往言其清。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劉友鶴端午三首
- 水軍二百耀南路,三更一舸臨湖門。 -- 出自宋·高斯得·出其東門行
- 歷年二千余,耳目為所驅。 -- 出自宋·高斯得·學詩
- 積此二儀氣,鍾為萬古賢。 -- 出自宋·高斯得·自敘六十韻
- 拳拳二相國,所愛人爵耳,聞之為一咍,爭端自予開。 -- 出自宋·高斯得·為溫樂堂五綠亭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