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3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黃金二佰兩,卿當置諸絪。 -- 出自明·宋濂·義俠歌(效白樂天體)
- 古今二千載,有如星在辰。 -- 出自明·宋濂·送方生還寧海(并序)
- 歲維二月巡燕晉,留京結撰親承旨,歸來長卷已構成,儼置余杭在棐幾。 -- 出自清·乾隆·董邦達西湖圖
- 惟斯二子。 -- 出自魏晉·曹叡·步出夏門行
- 越兼二旬。 -- 出自魏晉·曹攄·答趙景猷
- 恂恂二三賢。 -- 出自魏晉·石崇·贈棗腆詩
- 惟以二子故。 -- 出自魏晉·盧諶·贈崔溫詩
- 飛下二千丈,強烈不可干。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
- 次入二林地,遂獲高僧言。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
- 顧彼二夫子,豈其陷狂顛。 -- 出自宋·蘇洵·答陳公美四首
- 飛下二千尺,強烈不可干。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
- 次入二林寺,遂獲高僧言。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
- 下有二從臣,左右乘魚黿。 -- 出自宋·蘇洵·題閻立本畫水官
- 今逾二十載,我老泉依舊。 -- 出自宋·蘇洵·荊門惠泉
-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爾不能。 -- 出自宋·蘇洵·題三游洞石壁
- 誰道二千年遠事,而今只在眼前頭。 -- 出自宋·周敦頤·讀易象
- 國有二嬪無一士,回首長江如屣棄。 -- 出自明·李東陽·長江險
- 我兼二病君但一,寧不少留為我助。 -- 出自明·李東陽·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
- 宋家二帝俱入金,神州陸沉古猶今。 -- 出自明·李東陽·晉之東
- 河曲二千里,外險中廣夷。 -- 出自明·李東陽·擬古出塞(五首)
- 因思二十年前事,長躡仙班侍九重。 -- 出自明·李東陽·大行皇帝挽歌辭(二首)
- 緬懷二老調,逸思更無窮。 -- 出自宋·包伯騶·巖豅洞留題
- 乃知二徐尚鹵莽,治誤幾輩空因循。 -- 出自清·曾國藩·題唐本說文本部應莫朗亭孝廉
- 官守二年如過客,風流千古是虛名。 -- 出自宋·鮑粹·登前守李公亭
- 先我二百年,世道猶小康。 -- 出自宋·陳普·擬古八首
- 不是二顏張許輩,故將軀命委沙塵。 -- 出自宋·陳普·讀史八首
- 瞬息二十年,越兵破吳國。 -- 出自宋·陳普·夫差伍員
- 明章二帝世所稱,至于靈獻漢祚替。 -- 出自宋·陳普·歷代傳授歌
- 三王二帝年,人倫密無罅。 -- 出自宋·陳普·古田女
- 若得二關俱過了,方成人在兩儀間。 -- 出自宋·陳普·大學·三關
-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氣中涵太極真。 -- 出自宋·陳普·孟子·仁者人也
- 詩到二南風化在,句流三謝語言工。 -- 出自宋·諶祜·句
- 八月二十五,洞山離查渡。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八十二年,駕無底船。 -- 出自宋·釋普度·辭世頌
- 取舍二途如脫得,永嘉元不識曹溪。 -- 出自宋·釋守凈·偈二十七首
- 不知二祖立雪齊腰,畢竟圖個什么。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年年二月半,枉自{左口右銜}悲酸。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佛滅二千有余載,五逆兒孫渾不采。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臘月二十八九,家家戶戶盡有。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四首
- 思量二事一般情,賢愚憂樂皆相踵。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三春二月一樣同,翠柳峨峨解舞風。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本期二百年,公傳得其正。 -- 出自宋·曾豐·取清苦廉正為韻課四古風呈漕使蘇叔子
- 能出二十四人前,更超三百五篇上。 -- 出自宋·曾豐·贈豫章來子儀言詩
- 未知二者一之贅,休言一者贅之細。 -- 出自宋·曾豐·題蕭叔原江山圖畫
- 十年二廣參皆遍,不以支離易混全。 -- 出自宋·曾豐·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
- 分首二年眉慣郁,舉頭千里眼傭開。 -- 出自宋·曾豐·寄廣東提干田子真
- 廟堂二三公,寧不欲相叩。 -- 出自宋·曾豐·錢司理李季牖
- 圣門二三子,十僅能八九。 -- 出自宋·曾豐·贈別曲江貢士李安之五羊相訪
- 湖女二三月,相將戲水涯。 -- 出自明·吳兆·西湖子夜歌八首
- 一純二精,有嚴典祀。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