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3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 出自唐·李賀·開愁歌
- 無題二首 -- 出自··
-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 出自唐·李白·俠客行
- 若識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 出自唐·李白·古意
- 其十二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 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 卓絕二公外,丹心無間然。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顏公二十萬,盡付酒家錢。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卓絕二道人,結交鳳與麟。 -- 出自唐·李白·贈僧行融
- 咸陽二三月。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八
- 長揖二千石,遠辭百里君。 -- 出自唐·李白·贈張公洲革處士
- 能令二千石,撫背驚神聰。 -- 出自唐·李白·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上竹
- 遭逢二明主,前后兩遷逐。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
- 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 -- 出自唐·李白·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一作送族弟【金
- (以上二句一作宋人枉千金。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五十
- 偶將二公合,復與三山鄰。 -- 出自唐·李白·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贈別 【此水旁】
- 雙歌二胡姬,更奏遠清朝。 -- 出自唐·李白·醉后贈王歷陽(歷陽,和州也)
- (見《二老堂詩話》) -- 出自唐·李白·句
- 雖無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錢少陽。 -- 出自唐·李白·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 莫小二千石。 -- 出自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其二
- 黃河二尺鯉,本在孟津居。 -- 出自唐·李白·贈崔侍郎
- 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 -- 出自宋·蘇軾·和陶讀山海經
- 上有二天人,揮手如翔鸞。 -- 出自宋·蘇軾·甘露寺
- 遙知二月春江闊,雪浪倒卷云峰摧。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西漢二疏鄉里。 -- 出自宋·蘇軾·更漏子 送孫巨源
- 吾觀二子皆神俊,又于維也斂衽無間言。 -- 出自宋·蘇軾·王維吳道子畫
- 吾觀二宋文,字字照縑素。 -- 出自宋·蘇軾·密州宋國博以詩見紀在郡雜詠次韻答之
- 遙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ㄈ绾!? -- 出自宋·蘇軾·安國寺尋春
- 山有二石樓。 -- 出自宋·蘇軾·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 不獨二疏為可慕,他時當有景孫樓。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
-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 出自宋·蘇軾·石鼓
- 明朝二子至,詩律嚴號令。 -- 出自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 )十二東秦比漢京,去年古寺共題名。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頓起二首
- 早謀二頃田,莫待八州督。 -- 出自宋·蘇軾·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
- 嗟我二三子,狂飲亦荒哉。 -- 出自宋·蘇軾·登常山絕頂廣麗亭
-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卷蒼云空。 -- 出自宋·蘇軾·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
- 我年二十無朋儔,當時四海一子由。 -- 出自宋·蘇軾·送晁美叔發運右司年兄赴闕
- 是夜二鼓,寶雞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見于武城。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我客二子間,不復尋諸孫。 -- 出自宋·蘇軾·用王鞏韻送其侄震知蔡州
- 豈知二十年,道路猶遲遲。 -- 出自宋·蘇軾·送陳伯修察院赴闕
- 忽餉二萬錢,顏生良足欽。 -- 出自宋·蘇軾·和陶貧士七首
- 南臺二謝無人繼,直恐君詩勝義熙。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定國馬上見寄
- 斜川二三子,悼嘆吾年逝。 -- 出自宋·蘇軾·正月二十四日與兒子過賴仙芝王原秀才僧曇穎
- 風流二老長還往,顧我歸期尚渺茫。 -- 出自宋·蘇軾·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
- 連娟二華頂,空洞三茅腹。 -- 出自宋·蘇軾·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寶也王晉卿以小詩借觀,
- 仙者二三子,眷然骨肉親。 -- 出自宋·蘇軾·古風?此秦觀詩?
-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難齊。 -- 出自宋·蘇軾·款塞來享
-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惡疾墮眉須。 -- 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
- 喜聞二三子,結發師閔顏。 -- 出自宋·蘇軾·二鮮于君以詩文見寄,作詩為謝
- 卻思二十年,出處非人謀。 -- 出自宋·蘇軾·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
- 嘉我二三子,皎然無淄磷。 -- 出自宋·蘇軾·游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