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早緣民事失茶官,解印重來十二年。 -- 出自宋·蘇轍·送周思道朝議歸守漢州三絕
- 一篇和遍東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宮。 -- 出自宋·蘇轍·次韻門下劉侍郎直宿寄蘇左丞
- 樂天夢得老相從,洛下詩流得二雄。 -- 出自宋·蘇轍·讀樂天集戲作五絕
- 漫傳鉛鼎八百歲,未比金釵十二行。 -- 出自宋·蘇轍·過毛國鎮夜飲
- 山頭孤塔閟真人,云是僧伽第二身。 -- 出自宋·蘇轍·揚州五吟其五僧伽塔
- 天公似許百姓足,人事未可一二論。 -- 出自宋·蘇轍·秋旅
- 今宵文字知無幾,鼾睡簾中笑二公。 -- 出自宋·蘇轍·次韻貢父子開直宿
- 思家松菊荒三逕,回首謳歌沸二天。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寄眉守黎希聲
- 古來勛業真堪笑,三士殺身爭二桃。 -- 出自元·王冕·秋夜偶成 其五
- 鶴飛不帶簫聲遠,春過西泠第二船。 -- 出自元·王冕·素梅 二三
- 老夫欲語不忍語,倚遍危樓十二闌。 -- 出自元·王冕·雪后
- 湖州老丈久已矣,近來墨竹夸二李。 -- 出自元·王冕·柯博士畫竹
- 湖州老文久已矣,近來墨竹夸二李。 -- 出自元·王冕·柯博士畫竹
- 紛紛赤子在庖炙,三士何緣爭二桃? -- 出自元·王冕·苦寒作
- 客亭五里復十里,春物三分今二分。 -- 出自宋·賀鑄·送畢彥祖先之京師
- 忍穿布襪與青鞋,困走京塵十二街。 -- 出自宋·賀鑄·席上分韻寄陳傳道
- 田生立顧開兩國,陸公微辭交二臣。 -- 出自宋·曾鞏·黃金
- 都門飲餞光華盛,不獨當年有二疏。 -- 出自宋·曾鞏·送元厚之資政致仕歸蘇州
-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二聲撅二撅。 -- 出自明·朱元璋·無題
- 不須到日方登歷,已在君家十二詩。 -- 出自宋·司馬光·送沖卿通判河中府
- 寒江西來曳練長,群峰森羅十二戟。 -- 出自宋·司馬光·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 漢家賢將戍臨洮,結發從軍今二毛。 -- 出自宋·司馬光·華生篇
- 已安四海如三杰,欲散千金比二疏。 -- 出自宋·司馬光·和始平公郡齋偶書二首
- 香來寶地三千界,露入金莖十二盤。 -- 出自元·元好問·鷓鴣天 中秋夜飲倪文仲家蓮花白,醉中賦此
- 庭前芳草綠于袍,堂上詩人欲二毛。 -- 出自唐·韋莊·語松竹
- 驚濤飛起銀花舞,萬頃寒光十二樓。 -- 出自宋·白玉蟾·捲雪樓
- 從教水擊三千里,別是煙飄十二樓。 -- 出自宋·白玉蟾·題仙槎寄呈王待制
- 驅磨花月三千界,斷送風波十二時。 -- 出自宋·白玉蟾·寄王察院三首
- 不知劫數今何代,方是延康第二年。 -- 出自宋·白玉蟾·題舒氏難老亭二首
- 無爭之棋兩三局,自勸之酒一二杯。 -- 出自宋·白玉蟾·題鄭通妙方丈
- 山猿恐我呼杖屨,啼到日高太二時。 -- 出自宋·白玉蟾·周唐輔仙居莊作
- 舉頭忽已三更上,上有瓊樓十二重。 -- 出自宋·白玉蟾·瑤臺散天花詞三首
- 天津閣道轥趯昽,歸來瑤臺十二層。 -- 出自明·劉基·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光二月天。 -- 出自近代·蘇曼殊·春日
- 一時渡海望不見,曉上青樓十二重。 -- 出自唐·常建·古意
-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 出自唐·戴叔倫·蘇溪亭
- 天雞唱罷南山曉,春色光輝十二樓。 -- 出自唐·陳陶·朝元引四首
- 今來樹似離宮色,紅翠斜欹十二樓。 -- 出自唐·陳陶·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
- 常思劍浦越清塵,豆蔻花紅十二春。 -- 出自唐·陳陶·寄兵部任畹郎中
- 清齋若見茅司命,乞取朱兒十二斤。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
- 偶因歌態詠嬌嚬,傳唱宮中十二春。 -- 出自唐·張祜·孟才人嘆
- 梨園羯鼓三千面,陸海鰲山十二峰。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紫禁煙光一萬重
- 鳳蕭聲里春寒淺,不到珠簾第二重。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宣德樓前雪未融
- 鳳凰臺上深深愿,一日和鳴十二時。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燭影搖紅玉漏遲
- 睿謀雄俊,絀漢高狹陋,慕三皇二帝,登閎緝樂綴文明。 -- 出自宋·無名氏·六州
- 楚國封疆六千里,荊門巖巒十二碚。 -- 出自宋·無名氏·句
- 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釵十二行。 -- 出自宋·無名氏·題太和樓壁
- 一年三萬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時。 -- 出自宋·梅堯臣·和歲除日
- 于今零落二十載,縱在各各嘆二毛。 -- 出自宋·梅堯臣·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 升沉一府已荒冢,憔悴兩人猶二毛。 -- 出自宋·梅堯臣·酬楊愈太丞之壽州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