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書生亦有中原志,那得君王丈二殳。 -- 出自宋·樂雷發·題鐘尚書北征詩稿
- 俯看春艷相千萬,微掛月痕初二三。 -- 出自宋·張道洽·梅花七律
- 屋頭松樹年多少,曾識濂溪授二程。 -- 出自宋·劉黻·和建小學韻呈趙求仁使君
- 此邦風物多淳古,曾識濂溪與二程。 -- 出自宋·劉黻·橫浦有感
- 一從云霧降天關,空盡先朝十二閑。 -- 出自宋·龔開·瘦馬圖
- 國亡分載身方死,今古更無第二人。 -- 出自宋·連文鳳·讀文丞相宋瑞詩
- 天高地迥三千界,月白風清十二闌。 -- 出自宋·林景熙·王修竹監簿名樓曰與造物游命予賦
- 流來一水截人寰,虹背秋寒十二闌。 -- 出自宋·林景熙·陶山十詠和鄧牧心·集仙橋
- 王良去后鹽車厄,老驥空懷十二閑。 -- 出自宋·林景熙·翁氏仁壽堂次韻
- 命窮無用三千字,蹄蹶難供十二閑。 -- 出自宋·艾性夫·再答諸丈見和二首
- 空城潮打三千丈,荒殿煙寒十二層。 -- 出自宋·艾性夫·贈鄰僧游杭
- 不如歸聽華亭鶴,耆舊於今憶二龍。 -- 出自宋·陳舜俞·次韻六安魏明府三首
- 當時兄弟俱年少,他日歸榮比二疏。 -- 出自宋·孔武仲·李公擇山房
- 烈姬重義輕一死,貞女安心無二天。 -- 出自明·沈周·烈女死篇
- 云間瀑布三千尺,天外回峰十二重。 -- 出自明·陳沂·瀑布泉
- 行朝草樹三千舍,故國腥臊百二州。 -- 出自明·吳國倫·碙洲吊古二首
- 五潴水落三江灣,玉鏡中分十二鬟。 -- 出自明·吳國倫·君山行贈洪原魯
- 我書意造本無法,不解鐘張與二王。 -- 出自近代·金天羽·王右軍墨池
- 周郎未遇春衫薄,沽酒無顏過二橋。 -- 出自·陳獨秀·本事詩
- 寶華山上暗生春,春滿書齋不二門。 -- 出自·陳獨秀·金粉淚(56首)
- 天召四萬八千丈,玉京五城十二樓。 -- 出自宋·蔡肇·送蔡骃守天臺
- 吾生久與時相棄,好逐君歸作二仙。 -- 出自宋·晁端佐·醉眠亭四首
- 相逢又作匆匆別,擬續陽關第二篇。 -- 出自宋·晁公溯·別郭安道盧能甫
- 才高方朔三千牘,名配韋郎十二詩。 -- 出自宋·晁公溯·至漢嘉簡李悅夫
- 溟鯤未擊三千里,天驥終歸十二閑。 -- 出自宋·陳棣·次韻葉秀實縣治環翠亭
- 眼觀銀色三千界,身到瑤臺十二層。 -- 出自宋·陳洎·開元寺凌虛閣對雪寄解唐卿
- 靜看機事梟群奕,醉倚西風蠃二豪。 -- 出自宋·陳杰·和敖教諭
- 人言辛酉溪流漲,更減今年丈二痕。 -- 出自宋·陳宓·聞延平水沴
- 學由踐履工夫入,敬義當稽六二坤。 -- 出自宋·陳宓·因讀魯論賡潘丈韻
- 高于太華五千仞,秀出巫陽十二峰。 -- 出自宋·陳襄·經武夷山
- 陂塘一曲水泓澄,山簇瑤臺十二層。 -- 出自宋·陳巖·仙人塘
- 持杯滿滿賀素娥,嶺海百年逢二老。 -- 出自宋·陳元晉·胡文昌和東坡子由彭城月詩并綠澹庵新州以所
- 前乎六一論堯佐,后日了翁陳二蔡。 -- 出自宋·度正·送李君亮安撫赴闕
- 孤墓豈意留空谷,直意猶能御二邊。 -- 出自宋·范公·省謁觀文之塋留題
- 床頭月俸無一錢,手續陸羽經二篇。 -- 出自宋·方逢振·茶具一贄鮮于伯機
- 次山自序舂陵集,豈望夔州杜二知。 -- 出自宋·方回·春晚雜興十二首
- 囊中詩稿三千首,案上書燈十二年。 -- 出自宋·方回·別秀亭五首
- 早聞曾撰異三子,近喜陶詩賦二疏。 -- 出自宋·方回·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 存齋尚書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 -- 出自宋·方回·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獻之提刑孫
- 崦嵫苒苒迫斜暉,夢斷銘功十二旂。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曹之才見贈
- 何如了辦眼前事,且說詩家不二門。 -- 出自宋·方回·次韻芝田上人子虛二首
- 小閣書窗凈,芳筵飲{斝上換二厶}醇。 -- 出自宋·方回·湖口寄方去言
- 窮戶無一物,草棘障環堵,前岡二客來,望我百步許。 -- 出自宋·方回·鄱陽分水嶺
- 肘后之祠神護持,本草我亦一二窺。 -- 出自宋·方回·送醫工郭耕道
- 累朝科第總名臣,四世能詩才二人。 -- 出自宋·方回·題一家清雅集送植蕓胡直內
- 先畫后書此一紙,咫尺之聞兼二美。 -- 出自宋·方回·題趙子昂摹唐人二戲馬駒
- 鏤金鐫石切瑤琨,深入詩家不二六。 -- 出自宋·方回·贈刊工程禮
- 我謂伯夷可第一,武未盡善宜二之。 -- 出自宋·方回·范文正公楷書昌黎伯夷頌平江李使君信之久藏
- 玉螭賞遍三千界,不識珠簾十二樓。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 智瓊久已乘龍去,留得人間十二枝。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