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感懷今日知何日,屈指三春破二春。 -- 出自宋·虞儔·送鄧舍人將漕西淮用舍人坐上詩韻
- 青旂小隊喚渠頻,新歷先看早二旬。 -- 出自宋·虞儔·和漢老弟迎春
- 當年名下無虛士,此日詩中有二難。 -- 出自宋·虞儔·再用難字韻簡潘接伴
- 百年心事空三嘆,五馬人生卻二毛。 -- 出自宋·虞儔·再用韻呈林子長
- 晃觀佛國三千界,幻出仙家十二樓。 -- 出自宋·蔡戡·觀雪
- 浯溪未識應相似,好刻中興第二碑。 -- 出自宋·趙蕃·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 顧憐蹇卡終無及,天馬逍遙十二閑。 -- 出自宋·趙蕃·又次韻宋茂叔送行五絕兼謝修叔
- 荊溪溪上長回首,不見音書已二年。 -- 出自宋·趙蕃·讀公擇篋中徐季益孫子進昆仲詩有懷其人因以
- 懸知筆下三千字,小試囊中一二方。 -- 出自宋·趙蕃·程閣學知建寧府入對二首
- 吾行江南蓋多矣,得此不能成二三。 -- 出自宋·趙蕃·題甘叔異曲江磯庵
- 子行歷聘應兄問,并謝江東有二天。 -- 出自宋·趙蕃·又成父弟往余干謁趙叔遂至池陽廬陵謁二周先
- 吉途荊棘少人行,制禮難招魯二生。 -- 出自宋·趙蕃·子進昆仲俱和寄懷三詩復次韻
- 須知愛士何曾泛,屈指應無第二人。 -- 出自宋·汪莘·送趙君十絕
- 宦情山色常如此,欲去遲行愧二疏。 -- 出自宋·曹彥約·章泉言語妙天下知仆無詩能且示識面乃時以佳
- 奏編誰上三千牘,寶帶爭拖十二環。 -- 出自宋·李壁·再和雁湖十首
- 聽今日、處處笙歌,何止南樓十二。 -- 出自宋·程珌·寶鼎現·綠楊欲舞
- 吾非空扁乃心傅,上遡蘇公歲二千,下視方來漫無邊。 -- 出自宋·程珌·用柏梁體題式敬齋
- 君家蘭玉滿庭除,尤喜徐卿第二雛。 -- 出自宋·李劉·賀生次子又喜鄰薦
- 箯輿掠雨到僧門,帶得清閑一二分。 -- 出自宋·鄭清之·辛丑仲春同黃制屬自延壽雨過禪寂
- 都門祖帳何功德,千古徽名說二疏。 -- 出自宋·鄭清之·觀史有感
- 曾把古今興亡事,奏向前旒十二。 -- 出自宋·魏了翁·賀新郎·獨立西風里
- 年光又見一百五,春意才余十二三。 -- 出自宋·魏了翁·二月十九日席上賦四首
- 夫容布葉亂田田,尚憶前年對二賢。 -- 出自宋·魏了翁·和虞退夫見貽生日詩韻
- 憂民白發三千丈,報國丹心十二時。 -- 出自宋·魏了翁·送安同知赴闕五首
- 彤池繆對三千字,黃甲俄輸一二籌。 -- 出自宋·魏了翁·己未唱第后謝恩詩
- 玉鞭何處貪游冶,尋遍春風十二街。 -- 出自宋·李從周·鷓鴣天·綠色吳箋覆古苔
- 至今湯沐臨清泚,不作巫陽十二重。 -- 出自宋·留元剛·武夷九曲棹歌
- 君不見方紅陳紫列紺緗,三十二品裁中郎。 -- 出自宋·劉學箕·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韻得緗字
- 吳下阿蒙,江南老賀,肯為良田二頃謀。 -- 出自·劉鎮2·沁園春·誰似花翁
- 白頭未了紅塵債,再酌人間第二泉。 -- 出自宋·程公許·汲惠山泉烹日鑄
- 東郭滄江市橋柳,邂逅論心成二友。 -- 出自宋·程公許·別馮伯昭新放歸三榮末句乞呈似使君王萬里年
- 早朝見說天顏喜,新復河西十二城。 -- 出自宋·岳珂·宮詞一百首
- 豫州失匕已膽折,一日目明驚二妙。 -- 出自宋·岳珂·赤壁
- 題染猶帶猊爐香,卷端藻墨十二行。 -- 出自宋·岳珂·吳越三王判牘帖贊
- 其略足以佐魏公,其識足以知二吳。 -- 出自宋·岳珂·劉彥修江岸帖贊
- 西母瑤池稱壽,南守鋒車催觀,二美一時并。 -- 出自宋·王邁·水調歌頭·天上一燈滿
- 兒時曾誦先生句,鏡裹如今已二毛。 -- 出自宋·周端臣·代上劉郎中
- 此是身中靈寶,誰信龍從火出,二八共成斤。 -- 出自宋·夏元鼎·水調歌頭·律應黃鍾候
- 瞻圣主、齊壽南山,勢拱東南百二。 -- 出自宋·吳潛·寶鼎現·晚風微動
- 向玉階芳寸,親承溫問,金成十二,細述嘉謨。 -- 出自宋·李曾伯·沁園春·極目江濤
- 何當談笑與雙璧,乃假吟哦對二松。 -- 出自宋·李曾伯·和褚肥丞韻二首
- 驅馳不憚數千里,繾綣相於十二年。 -- 出自宋·李曾伯·餞管制干
- 森森天骨晶光縹,去必軒騰十二閑。 -- 出自宋·李昴英·贈宋省元巍薦經義
- 鑒空閣上賞僧軒,只樹深開不二門。 -- 出自宋·李昴英·鑒空閣
- 誰人宅里遺簪處,碧玉橫釵十二行。 -- 出自宋·陳景沂·松
- 是為上清玉平洞天府,樓閣十二神仙寰。 -- 出自宋·王淮·劉阮天臺謠
- 喚夢幽禽煙柳外,驚斷巫山十二。 -- 出自宋·柴望·念奴嬌·春來多困
- 觀堂鐘響待催班,步入朱廊十二間。 -- 出自宋·張樞·宮詞十首
- 先生出手前賢上,莫戀松風十二盤。 -- 出自宋·羅椅·寄云巢
- 吟余切莫談時事,正攪春思分二毛。 -- 出自宋·羅椅·次歐振仲見贄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