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第10個字的詩句
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不以一經夸魯諺,自於二子識徐卿。 -- 出自宋·陳傅良·送瑞安尉林叔全尊人還鄉
- 良由私愛怨,或使疑信二。 -- 出自宋·張镃·賀尤禮侍兼修史侍講直學士院四首
- 石頑木鑽透,悟處定不二。 -- 出自宋·張镃·俞玉汝以詩編來因次卷首韻
- 七十云古稀,予年三之二。 -- 出自宋·葉茵·雜興二首
- 百計千方元薄命,雙溪二水各宜秋。 -- 出自宋·敖陶孫·送王楚材往湖州聽讀
- 子才清而通,我拙世無二。 -- 出自宋·劉宰·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 憶昔論文向酒邊,忽來二十二三年。 -- 出自宋·連文鳳·寄上虞周伯起縣尉
- 伏虎與降龍,此理元無二。 -- 出自宋·方鳳·雜詠十首
- 拔距三千堪敵愾,歌鐘二八陋和戎。 -- 出自宋·方鳳·贈張叔元鎮帥
- 古來名畫傳父子,唐有二李蜀兩黃。 -- 出自明·張羽·畫山水行
- 玉躞金題照眼新,三王二李跡未陳。 -- 出自明·張羽·山泉隱居圖(入直回,為云間朱卿題)
- 至今此溪水,斗折七十二。 -- 出自明·張羽·由竹溪至梅蹊書贈莫云樵
- 三百年的江山倒受了二百年的氣,那掉嘴的文章當不了廝殺!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相對一樽浮蟻酒,輕寒二月小桃風。 -- 出自宋·陳舜俞·和開祖丹陽別子瞻后寄
- 我今行年已七十,歷日二萬五千枚。 -- 出自明·沈周·憫日歌(弘治丙辰,七十歲作)
- 我思天地靈長之氣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然后運窮劫盡蕩而為灰。 -- 出自明·沈周·憫日歌(弘治丙辰,七十歲作)
- 官衢多騎劫,一發嘗貫二。 -- 出自明·沈周·遇李生
- 英雄萬冢瘞黃土,惟有二子全其名。 -- 出自元·張憲·將進酒·酒如澠
- 東都門外古今稀,東宮二傅同日歸。 -- 出自元·張憲·東門行
- 心懷良人幾時見,忽睹二郎來我面。 -- 出自宋·陳碧娘·平元曲寄二弟植與格
- 斯道盟寒誰是主,眉山二老文章虎。 -- 出自宋·陳棣·讀豫章集成柏梁體
- 舊學已榛蕪,聞一豈知二。 -- 出自宋·陳棣·次韻鄭舜舉題簿廳交翠軒
- 報答春光兩鬢華,荊南二月苦無花。 -- 出自宋·陳杰·沙頭送客和伯文
- 聚為文章發鴻蒙,一門二季繼乃翁。 -- 出自宋·陳宓·壽傅忠簡
- 毓秀方壺應半千,先春二日秩初筵。 -- 出自宋·陳宓·壽外舅龔通判
- 富貴何人不解頤,君視二秀如兒嬉。 -- 出自宋·戴表元·壽陳貴白
- 地帶三吳猶壯麗,人經二陸自詩書。 -- 出自宋·戴表元·送僧無等游華亭
- 非徒不足充隱具,反緣二物來自伐。 -- 出自宋·戴表元·賦意未暢復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
- 冰雪玲瓏汪太中,吟詩二葉有家風。 -- 出自宋·戴表元·汪濟秀才飯牛稿
- 試以七言用檃括,庶幾二妙相表里。 -- 出自宋·鄧深·遡蛺詩
- 更催尺一喚公覲,同看二六浮修眉。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難兼行。 -- 出自宋·方大琮·寄題董宰讀書軒
- 粵從動靜極互根,裂為二氣分五行。 -- 出自宋·方逢辰·贈五星陳東野
-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無二處契羲軒。 -- 出自宋·方回·春半久雨走筆五首
- 制字從一史,執法不可二。 -- 出自宋·方回·送前歙黟楚□□五首
- 望形察色起仆僵,馘浮二豎完膏盲。 -- 出自宋·方回·贈醫士清溪居士丘通甫
- 斥逐三彭精異術,破除二豎奏元勛。 -- 出自宋·方回·次韻徐容齋贈丘通甫
- 或題松下讀黃老,臆辨二叟果為誰。 -- 出自宋·方回·題寒山拾得畫像
- 恭惟天地心,無極一生二。 -- 出自宋·方回·題柯德陽埽塵齋
- 足可一瓢居陋巷,豈堪二膳養東膠。 -- 出自宋·方回·用前韻酬孟君復二首
- 丙申上巳七日后,一主二賓夫豈偶。 -- 出自宋·方回·記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呂留卿主人孟君復方萬里
- 趙子昂書今第一,竹友二字大逾尺。 -- 出自宋·方回·寄題松江下砂唐氏竹友
- 縱火鳴鼙括原濕,生擒二彪逸其一。 -- 出自宋·方回·乳虎行
- 自心為庵主,太陽了不二。 -- 出自宋·方回·送家自昭慈湖山長
- 早蘭晚蕙真兄弟,我與二難分等差。 -- 出自宋·方回·蕙花
- 聊舍三百斛,十中活一二。 -- 出自宋·馮楫·勸諭賑濟詩
- 直到淳熙徐思叔,亦與二子連芳躅。 -- 出自宋·傅西齋·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
- 從來三尺天下平,析律二端真可鄙。 -- 出自宋·高斯得·編局
- 增損溫公鑒目成,要把二巖書貫穿。 -- 出自宋·高斯得·閒中讀書次第
- 茫茫禹跡遍天下,獨此二物稱神奇。 -- 出自宋·高斯得·禹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