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在第9個字的詩句
乃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對人豈暇作青白,尚乃懶閱燈前書。 -- 出自宋·張镃·看云
- 及此閒暇時,相與積乃倉。 -- 出自宋·裘萬頃·螘運
- 靜非寂以槁,密運治乃良。 -- 出自宋·劉黻·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 世挾智反愚,予謂拙乃工。 -- 出自宋·劉黻·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
- 風云一朝會,前塞今乃通。 -- 出自宋·陳起·寄汪起潛簽判
- 春秋筆削嚴,西秦書乃采。 -- 出自宋·林景熙·雜詠十首酬汪鎮卿
- 悠悠千古心,后死文乃在。 -- 出自宋·林景熙·雜詠十首酬汪鎮卿
- 婦義不移天,相邀何乃癡。 -- 出自宋·林景熙·妾薄命六首
- 歲晚攜甘旨,歸以獻乃翁。 -- 出自宋·林景熙·送喻舜舉歸壽乃翁七十
- 豈其棄匠石,無用用乃全。 -- 出自宋·林景熙·用拙為金罍徐氏賦
- 吁嗟性地本安靜,何乃紛擾爭雄豪。 -- 出自宋·孔武仲·京塵
- 吾人亦謂參三才,胡乃其氣短索不得相追陪。 -- 出自明·沈周·憫日歌(弘治丙辰,七十歲作)
- 從空躍逾梁而直下,乃著于病人正中頂囟里。 -- 出自明·沈周·書周節婦孝感之異(成化丁未)
- 官小系則大,責重望乃崇。 -- 出自明·沈周·讀楊宮詹與屠太宰論事札子
- 豹隱文始澤,龍蟄身乃存。 -- 出自明·王守仁·始得東洞遂改為陽明小洞天(三首)
- 扁舟吹笛度橫塘,穎乃聲中也斷腸。 -- 出自明·王恭·漁笛
- 君心雖欲速,道路久乃通。 -- 出自明·方孝孺·勉學詩(八首)
- 郢曲聽者誰,巴唱和乃千。 -- 出自宋·蔡沈·古意二首
- 學以致其知,善惡義乃陳。 -- 出自宋·蔡沈·玉堂真丈索毋自欺齋詩
- 倦游于此豈不厭,況乃州縣徒勞人。 -- 出自宋·晁公溯·懷浙中兄弟
- 子云世所賤,既死名乃傳。 -- 出自宋·晁公溯·子云
- 悌以其事兄,溫恭盡乃情。 -- 出自宋·陳淳·閒居雜詠三十二首·悌
- 事惟有死仲連子,貌乃如生顏魯公。 -- 出自宋·陳杰·挽雷尚書喪歸二首
- 處順心恒逸,無求道乃高。 -- 出自宋·陳雄飛·句
- 神龍冬亦蟄,蟋蟀秋乃鳴。 -- 出自宋·杜范·國正丈和間齊物之論掃去軌轍超然形外所進高
- 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絕。 -- 出自宋·方逢振·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
- 永嘉有四靈,詞工格乃平。 -- 出自宋·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以藝傳李杜,待之無乃卑。 -- 出自宋·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晦儉佐宋齊,賣國爾乃甘。 -- 出自宋·方回·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
- 兒子扶行好,秋溪望乃翁。 -- 出自宋·方回·旅悶十首
- 早從師讀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 出自宋·方回·春半久雨走筆五首
- 石苔為誰碧,我輩坐乃稱。 -- 出自宋·方回·冷泉亭
- 我嘗痛飲讀□□,□乃復覽九歌圖。 -- 出自宋·方回·離騷九歌圖
- 有時厭俗三嘆息,何乃以此為人役。 -- 出自宋·方回·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 落腕當如畫鐵椎,顧乃蔞弱欠筋力。 -- 出自宋·方回·贈筆工馮應科
- 隸真行草最后出,萬乃不能及古一。 -- 出自宋·方回·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 叵堪窮臘陽氣泄,況乃炎方土風惡。 -- 出自宋·方回·次容齋喜雪禁體二十四韻
- 向曾屢共阿戎語,今乃新聞侯喜聲。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呂君見寄二首
- 詩非杜甫畫勝曹,無乃心神漫勞苦。 -- 出自宋·方回·龔侯玉豹圖
- 三賢生本不相識,死乃異代同烝嘗。 -- 出自宋·方回·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
- 九經始慎獨,八目正乃修。 -- 出自宋·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
- 明時用人略梯級,況乃要路薦引密,集賢翰林真可得。 -- 出自宋·方回·送岳德裕如大都
- 云乃水之氣,欲雨云乃浮。 -- 出自宋·方回·問雨
- 云房鎖扃簾幔卷,久乃忽遇星冠翁。 -- 出自宋·方回·遇李尊師
- 原夫官賦省題詩,何乃甘心改業為。 -- 出自宋·方回·贈黟縣星學舒碧云
- 心靜非不動,存性情乃伏。 -- 出自宋·方回·題祝公輔靜得齋
- 迺大招來,迺大保聚,乃營帛粟,寒衣饑茹。 -- 出自宋·富弼·定州閱古堂
- 書生守經論白黑,無乃將身豺贙投。 -- 出自宋·高斯得·官田行
- □然內難促元運,毋乃社稷基先隳。 -- 出自明·顧祿·汴城(有序)
- 萬竿何足惜,惡盡意乃已。 -- 出自宋·郭印·洗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