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高堂倚門望伯魚,魯中正是趨庭處。 -- 出自唐·李白·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 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 -- 出自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
- 文招梁苑客,歌動郢中兒。 -- 出自唐·李白·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
- 佽飛斬長蛟,遺圖畫中見。 -- 出自唐·李白·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 希君一翦拂,猶可騁中衢。 -- 出自唐·李白·贈崔咨議
- 東風吹客夢,西落此中時。 -- 出自唐·李白·江上寄巴東故人
- 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只有水晶鹽。 -- 出自唐·李白·題東溪公幽居
- 酒客十數公,崩騰醉中流。 -- 出自唐·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達曙歌吹,日晚乘醉
- 人間無此樂,此樂世中稀。 -- 出自唐·李白·贈歷陽褚司馬 時此公為稚子舞故作是詩
- 如何日已久,五變庭中草。 -- 出自唐·李白·會別離
- 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 出自唐·李白·于闐采花
- 遙看若桃李,雙入鏡中開。 -- 出自唐·李白·送侄良攜二妓赴會稽戲有此贈
- 時尋漢陽令,取醉月中歸。 -- 出自唐·李白·醉題王漢陽廳
- 石火無留光,還如世中人。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三
-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三
- 云山海上出,人物鏡中來。 -- 出自唐·李白·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
- 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昨夜渡江何處宿,望中疑是秦淮。 -- 出自宋·蘇軾·臨江仙·昨夜渡江何處宿
- 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 -- 出自宋·蘇軾·永遇樂·長憶別時
-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 出自宋·蘇軾·行香子·清夜無塵
- 經文緯武,十有九年中。 -- 出自宋·蘇軾·導引·經文緯武
- 獨鶴南飛送好音,山中橋梓共成陰。 -- 出自宋·蘇軾·失題
- 光搖巖上寺,深到影中天。 -- 出自宋·蘇軾·潭
- 去年相見古長干,眾中矯矯如翔鸞。 -- 出自宋·蘇軾·贈僧
- 朱顏不辦供歲月,風中蒿火湯中雪。 -- 出自宋·蘇軾·贈僧
- 將掃道上塵,先拔庭中蕪。 -- 出自宋·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夜燒沉水香,持戒勿中悔。 -- 出自宋·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黃。 -- 出自宋·蘇軾·和陶讀山海經
- 殷勤戒吏卒,插棘護中庭。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 卻望大明寺,惟見煙中竿。 -- 出自宋·蘇軾·甘露寺
-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可憐洪上石,誰聽月中聲。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二豪詆醉客,氣涌胸中山。 -- 出自宋·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 誰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 -- 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 誰能為我訪遺跡,草中應有湘東碑。 -- 出自宋·蘇軾·渚宮
- 腰下牛閑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 -- 出自宋·蘇軾·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
- 那將春蚓筆,畫作風中柳。 -- 出自宋·蘇軾·和穆父新涼
- 橐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步。 -- 出自宋·蘇軾·秦穆公墓
- 公胡為拳拳,系此空中云。 -- 出自宋·蘇軾·頃年楊康功使高麗,還,奏乞立海神廟於板橋
-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記幾回來。 -- 出自宋·蘇軾·予去杭十六年而復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
-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虛。 -- 出自宋·蘇軾·讀道藏
- 今日忽不樂,折盡園中花。 -- 出自宋·蘇軾·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
- 今君已度世,坐閱霜中蒂。 -- 出自宋·蘇軾·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二首
- )小兒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黃庭。 -- 出自宋·蘇軾·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 寒上縱歸他日馬,城中不斗少年雞。 -- 出自宋·蘇軾·出獄次前韻二首
- 潭潭古屋云幕垂,省中文書如亂絲。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干馬
- 回思十年事,無愧篋中筆。 -- 出自宋·蘇軾·子由生日
- 歸田雖賤辱,豈識泥中行。 -- 出自宋·蘇軾·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
- 齋罷何須更臨水,胸中自有洗心經。 -- 出自宋·蘇軾·贈治易僧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