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9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 -- 出自宋·楊萬里·擬玉水記方流詩
- 移床橋上坐,墮我鏡中寒。 -- 出自宋·楊萬里·七月十四日雨後,毗陵郡圃荷橋上納涼
-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師。 -- 出自宋·楊萬里·四十二叔祖母劉氏太孺人挽詞
- 天上麒麟地上行,掌中珠玉月中生。 -- 出自宋·楊萬里·送劉童子
- 殿橫林外脊,塔漏隙中天。 -- 出自宋·楊萬里·祟德道中望福嚴寺
- 客子若來問真意,鏡中人影水中天。 -- 出自宋·楊萬里·題劉德夫真意亭二首
- 多情是瀑布,只作雨中聲。 -- 出自宋·楊萬里·題文發(fā)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廬山霽
- 歸到金陵入官府,夢中說夢也無緣。 -- 出自宋·楊萬里·小箬舟中望月
- 八日川涂九雨風,船中出得入泥中。 -- 出自宋·楊萬里·曉晴發(fā)蕪湖吳波亭二首
- 五日姑蘇一醉中,醉中看盡牡丹紅。 -- 出自宋·楊萬里·已過吳江阻風上湖口二首
- 爐底金丹妙入神,月中玉免搗成塵。 -- 出自宋·楊萬里·贈劉漢卿太醫(yī)
- 范生來自浣花里,眼中之人定誰貴。 -- 出自宋·楊萬里·贈蜀中相士范思齊往全州見萬先之教授
- 為花一醉也不惜,就中一事最奇特。 -- 出自宋·楊萬里·醉臥海棠圖歌贈陸務觀
- 花底報來開已鬧,雨中過了更曾知。 -- 出自宋·楊萬里·病中春雨,聞東園花盛
- 老去春來已薄情,體中病後更竛竮。 -- 出自宋·楊萬里·病中感春
- 歲晚觀山吾獨立,泥中騎馬子能來。 -- 出自宋·楊萬里·東寺詩僧照上人???訪予於普明寺,贈以詩
- 轎里看書得晝眠,夢中驚浪撼漁船。 -- 出自宋·楊萬里·過水車鋪二首
- 仰望蒼巖高更深,巖中佳處著禪林。 -- 出自宋·楊萬里·過蘇巖
- 吾襄豈重過,珍重塔中仙。 -- 出自宋·楊萬里·橫山塔
- 莫將塵底腳,蹈涴塢中云。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石門塢
- 德壽宮前春晝長,宮中花開宮外香。 -- 出自宋·楊萬里·題曹仲本出>,自素天仗以下皆紀畫也
- 齋前看江江只流,江中望齋齋更幽。 -- 出自宋·楊萬里·題潘彥政叔侄濯纓齋
- 石中種樹人不知,石中生樹人始奇。 -- 出自宋·楊萬里·題孫舜俞府判瑞石圖
- 焦山渾欲到,宛在水中央。 -- 出自宋·楊萬里·題文發(fā)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海門殘
- 遙憐天上桂華孤,月中何不種兩株。 -- 出自宋·楊萬里·題徐載叔雙桂樓
- 我昔曾為禾水客,夢中猶憶義山西。 -- 出自宋·楊萬里·題永新吳景蘇主簿梯云樓
- 長風將怒點,慰此樓中暮。 -- 出自宋·楊萬里·晚登浦心閣望雨
- 未出浙西心已喜,眼中初見浙東山。 -- 出自宋·楊萬里·晚憩富陽二首
- 白翻蕎處雪,黃擺稻中云。 -- 出自宋·楊萬里·曉風
- 走馬看山真懡罹,忙中拾得片時間。 -- 出自宋·楊萬里·盱眙軍東山飛步亭和大守霍和卿韻
- 燭下看花遍有思,醉中聽雨也無愁。 -- 出自宋·楊萬里·雨夜獨酌
- 不知門外雪,已失日中山。 -- 出自宋·楊萬里·題東江劉長元勤有齋
- 誰信秋霜臘雪中,雪中霜里有春風。 -- 出自宋·楊萬里·題胡季亨觀生亭二首
- 是子底無良,奪我谷中菊。 -- 出自宋·楊萬里·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詠·南谷
- 曉雨搗珠屑,吹作空中塵。 -- 出自宋·楊萬里·給事葛楚輔、侍郎余處恭二詹事招儲禁同寮沈
- 春有兒孫夏有朋,月中寒影雨中聲。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蘆葦林
- 城外春光染遠山,池中嫩水漲微瀾。 -- 出自宋·楊萬里·凈遠亭午望二首
- 解衣戲入玉壺底,壺中別是一乾坤。 -- 出自宋·楊萬里·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黃雀醝法,戲作醝經(jīng)遣
- 牛眼化蝶化未成,夢中澒洞發(fā)大聲。 -- 出自宋·楊萬里·秋浦登舟,阻風泊池口
- 卷簾啟后戶,披衣步中庭。 -- 出自宋·楊萬里·秋日早起
- 及至識春春巳老,於中更老是詩人。 -- 出自宋·楊萬里·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 外車乃復下,故疾動中腑。 -- 出自宋·楊萬里·歲暮皈自城中,一病垂死,病起遣悶四首
- 僮仆強我皈,偶不隕中路。 -- 出自宋·楊萬里·歲暮皈自城中,一病垂死,病起遣悶四首
- 夜半梅花添一歲,夢中爆竹報殘更。 -- 出自宋·楊萬里·乙丑改元開禧元日
- 回首南高峰上塔,手中攀得玉玲竮。 -- 出自宋·楊萬里·趙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 美酒千鐘猶可盡,心中片愧何可論。 -- 出自唐·王昌齡·行路難·雙絲作綆系銀瓶
- 天下盡兵甲,豺狼滿中原。 -- 出自唐·王昌齡·詠史
- 飛雨祠上來,靄然關(guān)中暮。 -- 出自唐·王昌齡·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 出自唐·王昌齡·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
- 江月照吳縣,西歸夢中游。 -- 出自唐·王昌齡·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