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6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四肢暫寬柔,中腸郁不舒。 -- 出自唐·張籍·野居
- 同為萬里客,中路忽離別。 -- 出自唐·張籍·寄別者
- 閶門柳色煙中遠,茂苑鶯聲雨后新。 -- 出自唐·張籍·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
- 昆侖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游。 -- 出自唐·張籍·昆侖兒
- 洛陽宮闕當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樓。 -- 出自唐·張籍·洛陽行
- 蕩漾木蘭船,中有雙少年。 -- 出自唐·張籍·春水曲
- 吟君釣客詞中說,便欲南歸榜小船。 -- 出自唐·張籍·書懷寄元郎中
- 杜家曾向此中住,為到浣花溪水頭。 -- 出自唐·張籍·送客游蜀
- 更相借問詩中語,共說如今勝舊時。 -- 出自唐·張籍·喜王六同宿
- 但飛蕭蕭雨,中有亭亭魂。 -- 出自唐·孟郊·巫山高
- 天下無義劍,中原多瘡痍。 -- 出自唐·孟郊·亂離
- 行衣未束帶,中腸已先結(jié)。 -- 出自唐·孟郊·雜曲歌辭·古離別二首
- 結(jié)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 -- 出自唐·孟郊·審交
- 莫躡冬冰堅,中有潛浪翻。 -- 出自唐·孟郊·審交
- 自從薊師反,中國事紛紛。 -- 出自唐·孟郊·寄洺州李大夫
- 果枉移疾詠,中含嘉慮明。 -- 出自唐·孟郊·酬李侍御書記秋夕雨中病假見寄
- 莫言短枝條,中有長相思。 -- 出自唐·孟郊·橫吹曲辭·折楊柳
- 有筍未出土,中已含淚痕。 -- 出自唐·孟郊·閑怨
- 蒙籠楊柳館,中有南風生。 -- 出自唐·孟郊·吳安西館贈從弟楚客
- 山水千萬繞,中有君子行。 -- 出自唐·孟郊·贈黔府王中丞楚
- 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 -- 出自唐·劉長卿·岳陽館中望洞庭湖
- 上國悲蕪梗,中原動鼓鼙。 -- 出自唐·劉長卿·賈侍郎自會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見寄一首
- 八使推邦彥,中司案國程。 -- 出自唐·劉長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
- 南畝自甘賤,中朝唯愛賢。 -- 出自唐·劉長卿·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
- 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 -- 出自唐·劉長卿·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
- 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 出自唐·劉長卿·尋盛禪師蘭若
- 欲言少留心,中復畏簡書。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休沐東還胄貴里示端
- 當喧既無寂,中飲亦停杯。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樂燕行
- 歡游不知罷,中路忽言還。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送鄭長源
- 始自風塵交,中結(jié)綢繆姻。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寄令狐侍郎
- 反復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效何水部二首
- 高齋明月夜,中庭松桂姿。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途中寄楊邈、裴緒,示褒子(永陽縣館中作)
- 未若不相知,中心萬仞何由款。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難言
- 每慮觀省牽,中乖游踐志。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因省風俗,與從侄成緒游山水,中道先歸寄示
- 云霄路竟別,中年跡暫同。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寄中書劉舍人
- 明世方選士,中朝懸美祿。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始除尚書郎,別善福精舍
- 鑿山導伊流,中斷若天辟。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龍門游眺
- 趨府不遑安,中宵出戶看。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趨府候曉,呈兩縣僚友
- 遠蒙惻愴篇,中有金玉聲。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答河南李士巽題香山寺
- 新知雖滿堂,中意頗未宣。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廣陵遇孟九云卿
- 髦士久臺閣,中路一漂淪。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答王郎中
- 雙旌擁萬戟,中有霍嫖姚。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廣陵行
- 空流杜宇聲中血,半脫驪龍頷下須。 -- 出自宋·文天祥·金陵驛
- 問誰攫去橐中金,憚仆雙雙不可尋。 -- 出自宋·文天祥·至揚州
- 稚驢黑月光中吼,饑鼠青燈影下游。 -- 出自宋·文天祥·遣興
- 絕憐諸葛隆中意,羸得子長天下游。 -- 出自宋·文天祥·有感
- 乾坤局促籠中鳥,風雪飄零糞上花。 -- 出自宋·文天祥·所懷
- 吳會偏王業(yè),中原隔遺黎。 -- 出自宋·文天祥·遠游
- 長恐折我軸,中道欲差池。 -- 出自宋·文天祥·遠游
- 八龍寫作詩中案,孤鶴來為夢里游。 -- 出自宋·文天祥·讀赤壁賦前后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