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14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一段春光來逼眼,棗騮嘶入柏林中。 -- 出自宋·孔武仲·折縣道中二首
- 人間豈有炎涼隔,只在施為向背中。 -- 出自宋·孔武仲·直舍新辟西窗二首
- 北地樵蘇寸草空,不如燒炭此山中。 -- 出自宋·孔武仲·關山五首
- 聞道重湖路未通,悠然身在碧湘中。 -- 出自宋·孔武仲·和李時發春日見寄
- 十年契闊江湖外,百歲推遷夢幻中。 -- 出自宋·孔武仲·黃幾道挽詞
- 城開云水蒼茫處,人在茅篁掩映中。 -- 出自宋·孔武仲·黃州二首
- 官序隱登臺閣上,夢想遙寄水云中。 -- 出自宋·孔武仲·寄題程郎中家圓石
- 江城南畔碧連峰,疇昔貞人寄此中。 -- 出自宋·孔武仲·太一宮
- 郁郁青山夾路松,行人笑語綠陰中。 -- 出自宋·孔武仲·萬松亭
- 滄溟萬里排天去,人物紛紛海市中。 -- 出自宋·孔武仲·曉過州橋
- 開元太平無兵戎,真人味道希夷中。 -- 出自宋·孔武仲·張秉叔出紫云回鑾圖以示坐客因為賦之
- 隋河楊柳縈天上,魏闕觚棱在夢中。 -- 出自宋·孔武仲·次韻天覺行縣
- 郵亭送別凄涼后,江郭憑欄悵望中。 -- 出自宋·孔武仲·答李景文見寄
- 廬山之南白云翁,冠帶強游京邑中。 -- 出自宋·孔武仲·大風入朝
- 與君生世共飄蓬,會面荒陂寂寞中。 -- 出自宋·孔武仲·寄張端父
- 殘云日掛蒼茫外,平野天垂曠闊中。 -- 出自宋·孔武仲·將至巴陵
- 地臨白傅荒臺畔,人在華胥樂國中。 -- 出自宋·孔武仲·陶子駿佚老堂
- 粽剝雪膚明席上,酒傾玉骨映杯中。 -- 出自宋·孔武仲·銅陵縣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季毅
- 江頭言別頗匆匆,暮止荒陂破屋中。 -- 出自宋·孔武仲·至白湖驛寄四弟
- 賤生亦與華封祝,遙望清光斗極中。 -- 出自宋·孔武仲·至日拜表
- 王孫無運開英雄,聊寫江山藏畫中。 -- 出自明·沈周·題子昂重江疊嶂卷
- 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無聲萬木中。 -- 出自明·沈周·寫懷寄僧
- 老夫都把榮枯事,卻寄蕭蕭數葉中。 -- 出自明·沈周·題蕉
- 世人若欲追行跡,或在長安酒市中。 -- 出自明·沈周·送方水云
- 魚莊蟹舍一叢叢,湖上成村似畫中。 -- 出自明·沈周·水村圖
- 苦無聊賴坐新聾,終日騰騰兀兀中。 -- 出自明·沈周·老年三病
- 不應青鳥有遺愛,飛繞靈臺悵望中。 -- 出自明·沈周·鉤弋夫人(成化癸卯年作)
- 不是春愁鶴發翁,風流人物義熙中。 -- 出自明·沈周·次天全翁雪湖賞梅(四首)
- 漠漠香魂無點斷,數聲啼鳥夕陽中。 -- 出自明·沈周·詠得落花詩三十首(錄十七首)
- 龍江東下水疑空,飛鳥流云落鏡中。 -- 出自明·陳沂·江上呈華玉
- 往事凄微何足問,永安宮闕草萊中。 -- 出自明·王守仁·蟂磯次草泉心劉石門韻
- 況是倚門衰白甚,歲寒茅屋萬山中。 -- 出自明·王守仁·豐城阻風
- 自是漢家饒王氣,諸陵依舊朔云中。 -- 出自明·吳國倫·庚戌秋紀事三首
- 千載風流白太傅,長留名跡在山中。 -- 出自近代·張元濟·鉅庭道兄以廬山花徑景白亭冊屬題,勉成二絕
- 匡廬云霧繞天空,名茶育出此山中。 -- 出自·陳封懷·廬山云霧茶
- 湖繞江環云霧封,山魂水魄有無中。 -- 出自·劉國藏·廬山云霧
- 飄渺離奇峙碧空,渾疑云外復云中。 -- 出自清·程之鵕·云外峰
- 愿君饤饾常加豐,待我醉攜雙袖中。 -- 出自明·程敏政·傅家面食行
- 一川新綠板橋通,更起盆亭著鏡中。 -- 出自明·程敏政·聞南都新開池館之勝漫摘坦侄二屬對成詩二章
- 回望紅塵才數里,不知身在亂山中。 -- 出自明·程敏政·度東山嶺
- 我來徙倚不能去,宸居宛在紅云中。 -- 出自明·程敏政·拱北樓(在天津城上,劉憲副所建)
- 白云秋石荒涼盡,空對寒山落木中。 -- 出自清·冷士嵋·哭文與也
- 安得圣人調玉燭,再似隆慶萬歷中。 -- 出自清·魏耕·湖州行
- 天街十里霧濛濛,醉后依稀似夢中。 -- 出自明·袁中道·長安道上醉歸
- 今月應將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 出自明·王恭·望秋月
- 鴻雁蕭蕭霜漸冷,別離況是葉聲中。 -- 出自明·王恭·東山留別林良箴寓舍(二首)
- 閑依柴門貪晚眺,不覺辛苦亂離中。 -- 出自·陳獨秀·書贈同鄉胡子穆詩
- 精通八法楊文遇,暗誦五經陳用中。 -- 出自明·方孝孺·感舊(九首)
- 翰苑暫歸盧太史,銓曹已失鄭郎中。 -- 出自明·方孝孺·感舊(九首)
- 可憐三百年天下,斷送憂勤惕厲中。 -- 出自清·蕭正模·讀崇禎辛未后十余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