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歲月正緣閑里度,紛囂那得靜中游。 -- 出自宋·陳文蔚·歸鉛山正叔復用前韻和答之
- 別去不愁山水隔,興來徑理雪中舟。 -- 出自宋·陳文蔚·乙卯正月別子融
- 卻恨嬋娟成兩處,清尊無分共中秋。 -- 出自宋·陳文蔚·子京以長篇告別值予欲出一絕謝之
- 遠樂數聲聞玉簫,酒酣起舞月中宵。 -- 出自宋·陳文蔚·趙湖州東園雜詠和人韻·邀月
- 共到花前細商略,精神最好雨中看。 -- 出自宋·陳文蔚·趙忠州雨中賞海棠
- 多謝新詩相勉進,敢忘圭復識中扃。 -- 出自宋·陳文蔚·和張元德奇昌甫末章見及之韻
- 聞道華陰有奇土,試拭繁星袖中舞。 -- 出自宋·陳襄·古劍謝李惟肖示所業
- 送酒客尋方外士,觀風人是省中郎。 -- 出自宋·陳襄·和子直聞運使兵部駐節京口寄呈如晦
- 長鋏由來歌舊館,鳴騶從此別中林。 -- 出自宋·陳襄·監簿楊倜得第南歸惠詩因和元韻贈其行
- 獨把一心經萬事,逍遙須養谷中神。 -- 出自宋·陳襄·偶書
- 土曠人稀使驛賒,山中殊不類中華。 -- 出自宋·陳襄·使還咸熙館道中作
- 帝念唐風古未衰,便蕃恩寵命中師。 -- 出自宋·陳襄·席上探得隨字送曼叔密學赴太原
- 莫訝師僧無見處,人人俱解句中玄。 -- 出自宋·陳襄·熙寧七年八月望日自杭之宋過永樂院觀承天佛
- 浮玉故鄉驚上國,埋丹清夢記中茅。 -- 出自宋·陳序·游茅山和諸侄
- 昔日天師其姓吳,巖前遺下云中屋。 -- 出自宋·陳洵直·石室
- 從便寄棲天外鳳,等閒夢化缽中龍。 -- 出自宋·陳延齡·浮覺院竹軒
- 六尺禪床支瘦骨,心安不惱睡中蛇。 -- 出自宋·陳巖·煎茶峰
- 風撼塔鈴天半語,眾人都向夢中聞。 -- 出自宋·陳巖·地藏塔
- 青青琉璃手可拈,寒花多在雨中添。 -- 出自宋·陳巖·琉璃灘
- 云外峰前結舊廬,胸中經濟眼中書。 -- 出自宋·陳巖·滕子京書堂
- 始信人間真實相,盡從無始劫中來。 -- 出自宋·陳巖·七布水
- 玉塊金沙隨地有,好來擷取入中單。 -- 出自宋·陳巖·拾寶巖
- 湊入方池一脈泉,泥沙不雜性中天。 -- 出自宋·陳巖·源清莊
- 五百年來貝葉光,劫灰難泯壁中藏。 -- 出自宋·陳巖·廣福寺
- 君家伯仲盡英妙,筆勢夭矯人中龍。 -- 出自宋·陳元晉·別留少策兼呈玉黨先生
- 蓮花峰下赤城洞,芒鞵翻笑山中人。 -- 出自宋·陳宗道·送戴石屏歸天臺
- 一一圓明人不識,卻尋石□任中通。 -- 出自宋·陳宗禮·玉巖
- 明月清風遮不斷,暗香時入夢中來。 -- 出自宋·程徹·春信
- 大碑小碑共檢校,次第安置堂中央。 -- 出自宋·程九萬·重建東堂
- 五嶺崎嶇一步難,白云兼霧羃中間。 -- 出自宋·程炎子·登新安五嶺
- 知有老人圮下履,恨無鴻寶枕中書。 -- 出自宋·程以南·見方虛谷后自述
- 小艇元從來上來,白云自向杯中落。 -- 出自宋·崔鶠·句
- 拾取松風作新曲,歸來時向夢中吹。 -- 出自宋·戴表元·送陳養晦謁閬風舍先生四首
- 不惜日抄三萬字,勝儲百畝剡中田。 -- 出自宋·戴表元·贈屋西小陳秀才
- 日昃將業各休息,妻兒懶拂灶中塵。 -- 出自宋·戴表元·采藤行
- 懵懂不知何歲月,山風吹白鏡中毛。 -- 出自宋·戴表元·次韻答鄰友況六首
- 想見千秋爭戰場,只把云霞眼中換。 -- 出自宋·戴表元·達觀亭歌為健康徐氏作
- 裹琴攜硯速相就,為子歸歸山中來。 -- 出自宋·戴表元·送葉伯幾赴奉化錄
- 更與何人說瀟灑,香中行坐水中眠。 -- 出自宋·戴表元·銅山寺口初見梅花書寄何則顏二首
- 北風吹沙溪倒飛,白日未落山中歸。 -- 出自宋·戴表元·贈越子實
- 老稚為樵壯為獵,朝朝暮暮山中行。 -- 出自宋·戴表元·杖錫虎
-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飛鳥雪中來。 -- 出自宋·戴表元·雪竇飛雪亭和孫使君
- 聞說道旁烽燧急,定應重作峽中游。 -- 出自宋·戴表元·寄天臺舒閬風先生
- 六館已推天下士,一官向羨吏中仙。 -- 出自宋·戴栩·挽陳縣尉歌詞
- 解佩遺簪日日歡,不覺紅顏醉中老。 -- 出自宋·戴埴·輦下曲
- 解衣磅礴舞翠閣,筆端寫作詩中畫。 -- 出自宋·鄧樸·舫齋
- 天時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 出自宋·鄧深·中秋無月感而作歌
- 不許反頭逢底下,僅容舒膝簟中間。 -- 出自宋·鄧深·雨臥舟中
- 鳳釵金冷鬢云凋,可惜紅顏鏡中老。 -- 出自宋·鄧允端·古樂府
- 樓殿盡知隨處盛,水林獨愛此中清。 -- 出自宋·丁寶臣·留師崇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