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風含渾池竅里音,月弄光陰藏中態。 -- 出自宋·曾豐·題吉州聶倅談風月軒
- 小閣崢嶸負后堂,圖書左右翁中央。 -- 出自宋·曾豐·題王欽州子澤雙清閣
- 觸事輒灰心里火,看書徒盎眼中花。 -- 出自宋·曾豐·遺興
- 夢幻固知無起滅,虛空安得有中邊。 -- 出自宋·曾豐·余出疏語示陳伯英伯英勉予讀傳燈錄諸書因用
- 胸次還余墨外墨,筆端更寫真中真。 -- 出自宋·曾豐·曾德禮墨梅竹篆隸皆精歲在己未示似墨梅酬價
- 鳳歷三元胸次具,龍圖八卦掌中翻。 -- 出自宋·曾豐·贈陰陽家邱明遠
- 閶闔初開黃道乾,貂蟬屹立侍中冠。 -- 出自宋·曾豐·上時相
- 不知貓在旁窺伺,才墮其機輒中腸。 -- 出自宋·曾豐·社鼠
- 一洗重蓋兼珍腥,吾身吾口已中清。 -- 出自宋·曾豐·壽富陽宰
- 豈有五年山上山,未嘗一日口中口。 -- 出自宋·曾豐·勉王堯章歸
- 郊霈異恩小相酬,過而睨之海中漚。 -- 出自宋·曾豐·題張仲寅甘老堂
- 不飲亦狂飲亦狂,醒中說夢醉中忘。 -- 出自明·陳憲章·悼陳冕
- 何處氤氳到此溪,香林高樹望中迷。 -- 出自明·陳憲章·晚酌示藏用諸友(四首)
- 如此春山誰獨往,城中人有山中想。 -- 出自明·吳兆·云浪庵看桃花歌呈恩公
- [太簇為徵]周祀及軒,漢制中宮,漢制中宮。 -- 出自隋·佚名·紹興朝日十首
- 結束鉛華歸少作,屏除絲竹人中年。 -- 出自清·黃景仁·綺懷
- 此曹一生衣食汝,彼豈有力如中黃,復似梁鴦能喜怒。 -- 出自清·黃景仁·圈虎行
- 極眼向南無限地,綠煙深處認中書。 -- 出自唐·鄭畋·金鑾坡上南望
- 屠狗猶拼弦下命,將軍偏惜鏡中頭。 -- 出自·郁達夫·過岳墳有感時事
- 萬頃碧波看不盡,一拳孤岫望中月。 -- 出自宋·張俞·句
- 春江夜盡潮聲度,征帆遙從此中去。 -- 出自唐·孫逖·春日留別
- 靈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洞庭山
- 滿庭紫焰作春霧,不知有月空中行。 -- 出自明·高啟·明皇秉燭夜游圖
- 坐令王綱復大正,乾樞共仰天中璇。 -- 出自明·高啟·送貢士會試京師
- 樹葉蕭蕭霜后堞,河流汩汩露中堤。 -- 出自明·高啟·暫宿行營舟中二首
- 卻愧江邊春酒薄,不能慰子客中愁。 -- 出自明·高啟·金進士宿江館阻雨連夕二首
- 龍門路黑不可上,松風吹滅巖中燈。 -- 出自明·高啟·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
- 故人念我有二子,省內郎官府中佐。 -- 出自明·高啟·答余左司沈別駕元夕會飲城南之作時在圍中
- 疏柳一旗江上酒,亂山孤棹道中詩。 -- 出自明·高啟·送何記室游湖州
- 半雨暮城風外雪,孤梅春動臘中花。 -- 出自明·高啟·江上寄丁校理昆季
- 少婦自挑燈下錦,諸侯誰贈橐中金。 -- 出自明·高啟·送胡孝廉布東游
- 欲治匆匆歸后計,難留款款坐中論。 -- 出自明·高啟·徐記室賁北歸見訪南渚復送還城
- 夢逐鶯聲風外斷,愁兼草色雨中生。 -- 出自明·高啟·雨中寄劉沈二別駕
- 今日料應花不住,夜燈相伴室中禪。 -- 出自明·高啟·慰周著作悼亡
- 蕭然瓶錫隨經囊,留宿肯戀林中桑。 -- 出自明·高啟·送證上人住持道場
- 寺門無人閉夕陽,芋栗收作山中糧。 -- 出自明·高啟·送證上人住持道場
- 芙蓉帳里篆消時,解斂余香散中夜。 -- 出自明·高啟·倒掛
- 輕身回旋細喉轉,蕩月搖花醉中見。 -- 出自明·高啟·朝鮮兒歌(予飲周檢校宅,有二高麗兒歌舞者
- 馬蹄踏踏車轆轆,闕下連趨市中逐。 -- 出自明·高啟·雞鳴歌
- 管弦不動空臺榭,夢與烏衣語中夜。 -- 出自明·高啟·春夜詞
- 風雨空齋誦蓼莪,今年初度客中過。 -- 出自明·高啟·己亥初度(時年三十四)
- 七日之誅今幾日,猶煩樂職在中和。 -- 出自宋·晁說之·感事
- 真隱閑從鄮縣來,三山仙蕊眼中開。 -- 出自宋·晁說之·依韻和蔡天啟任四明絕句三首時暫來四明便還
- 東皇太一仁恩大,終使白頭見中興。 -- 出自宋·晁說之·因事
- 但道胡塵迷上苑,不聞漢詔出中臺。 -- 出自宋·晁說之·痛心
- 消息沈沈當下國,風塵漠漠望中都。 -- 出自宋·晁說之·感嘆
- 平生志愿得酒眠,暫時去作酒中仙。 -- 出自宋·晁說之·三川言十數年前嘗有一短帽騎驢之士半醉徘徊
- 可憐海氣使如此,杏梁瑞彩想中都。 -- 出自宋·晁說之·正月六日七日書所見
- 杏粥榆羹渾不見,蓬池春色夢中看。 -- 出自宋·晁說之·寒食書事
- 饑鼠翻空疑有鬼,驚烏誤曉尚中宵。 -- 出自宋·晁說之·十月七日夜夢中作兩長句覺而忘之別成長句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