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路避晚風(fēng)崤外轉(zhuǎn),人瞻冬日絳中來。 -- 出自宋·宋祁·送梅學(xué)密赴并州
- 妙墨仙郎題爵里,他年為寄此中行。 -- 出自宋·宋祁·秋日與天章侍講王原叔曾明仲正言余安道三學(xué)
- 地得股肱雄近輔,書留筋骨冠中臺。 -- 出自宋·宋祁·張屯田知兗州
- 風(fēng)物盡為愁里景,山川疑是夢中來。 -- 出自宋·張耒·自海至楚途次寄馬全玉八首
- 已解出應(yīng)金里礦,何妨離欲火中蓮。 -- 出自宋·張耒·自海至楚途次寄馬全玉八首
- 潼關(guān)戰(zhàn)骨高于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 出自宋·張耒·讀中興頌碑
- 九州英雄爭著鞭,黃星午夜照中原。 -- 出自宋·張耒·梁父吟
- 躬耕貧賤志功名,功名入手亡中路。 -- 出自宋·張耒·梁父吟
- 昏鴉歸棲暮天迥,新月娟娟水中影。 -- 出自宋·張耒·秋風(fēng)三首
- 老農(nóng)飽食莫畏寒,天意在汝田中麥。 -- 出自宋·張耒·雪中狂言五首
- 洞房飛香作春霧,仙人勸酒香中語。 -- 出自宋·張耒·代贈
- 漠漠淮煙天際晚,蕭蕭山雨坐中秋。 -- 出自宋·張耒·將別普濟(jì)二首
- 獨(dú)我朦朧貪曉睡,故園門巷夢中迷。 -- 出自宋·張耒·柯山聞鵯鵊
- 人生何用讀書史,文字未補(bǔ)囊中闕。 -- 出自宋·張耒·惜別贈子中昆仲二首
- 黃郎蕭蕭日下鶴,陳子峭峭霜中竹。 -- 出自宋·張耒·贈李德載二首
- 漢宮千門連萬戶,夜夜熒煌暗中度。 -- 出自宋·張耒·飛螢詞
- 光流太液池上波,影落金盤月中露。 -- 出自宋·張耒·飛螢詞
- 云雨朝朝峽里興,可能無復(fù)夢中情。 -- 出自宋·張耒·宋玉
- 卻掃不知門外事,安禪深得靜中心。 -- 出自宋·張耒·休日不出
- 來時綠樹今黃葉,須信丹顏暗中化。 -- 出自宋·張耒·贈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
- 白首放臣隨眾喜,故兒深酌手中杯。 -- 出自宋·張耒·冬后三日郊赦到同郡官拜敕回有感
- 過于仁義罪固小,矯弊自合違中行。 -- 出自宋·張耒·讀守道詩
- 獨(dú)犯輕寒踏春曉,殷勤更折雨中梅。 -- 出自宋·張耒·二月五日折梅時經(jīng)雨梅謝矣
- 山中春兮鳥鳴悲,明月皎皎兮中夜來。 -- 出自宋·張耒·龜山祭淮詞二首·送神
- 我老摧頹乖舊約,空能時作夢中游。 -- 出自宋·張耒·寄道公
- 此生自料應(yīng)常爾,但愿流年醉中度。 -- 出自宋·張耒·寄子由先生
- 凍埋釣艇不復(fù)漁,南羹未嚼淮中魚。 -- 出自宋·張耒·苦寒行二首
- 千年虜?shù)乩车[,一日見寶來中州。 -- 出自宋·張耒·魯直惠洮河綠石研冰壺次韻
- 橋邊爭道挽不止,側(cè)身逼墜壕中泥。 -- 出自宋·張耒·再和馬圖
- 百般辛苦心不惜,妾意私悲監(jiān)中色。 -- 出自宋·張耒·周氏行
- 但對典刑休嗜味,虎賁猶得作中郎。 -- 出自宋·張耒·和天啟惠橘詩
- 雁聲相應(yīng)江南北,北杓欲下天中央。 -- 出自宋·張耒·秋曉
- 應(yīng)為殘春足愁恨,長疑蹙破鏡中山。 -- 出自宋·張耒·寓寺八首
- 翠竹暗留珠淚怨,閑調(diào)寶瑟波中。 -- 出自唐·張泌·臨江仙·煙收湘渚秋江靜
- 鳥道未知山足雨,漁家已沒鏡中云。 -- 出自唐·曹松·贈鏡湖處士方干二首
- 萬里高低門外路,百年榮辱夢中身。 -- 出自唐·許渾·題蘇州虎丘寺僧院
- 昔日未知方外樂,暮年初信夢中忙。 -- 出自唐·許渾·滄浪峽
- 幾度拂花香里過,也曾敲鐙月中歸。 -- 出自唐·許渾·謝人贈鞭
- 一日高名遍九州,玄珠仍向道中求。 -- 出自唐·許渾·酬副使鄭端公見寄
- 每到花枝獨(dú)惆悵,山東惟有杜中丞。 -- 出自唐·楊巨源·和杜中丞西禪院看花
-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時撥澗中泉。 -- 出自唐·盧延讓·松寺
- 塞外征行無盡日,年年移帳雪中天。 -- 出自唐·李益·暖川
- 剪雨裁煙一節(jié)秋,落梅楊柳曲中愁。 -- 出自唐·張喬·笛
- 被遙隰兮經(jīng)長衍,雨中深兮煙中淺。 -- 出自唐·皇甫冉·江草歌送盧判官
- 面上笑添今日喜,肩頭薪續(xù)廚中煙。 -- 出自唐·薛逢·鄰相反行
- 白鳥帶將林外雪,綠荷枯盡渚中蓮。 -- 出自唐·薛逢·九華觀廢月池
- 十千賣與靈臺兄,百丈靈湫坐中至。 -- 出自唐·薛逢·靈臺家兄古鏡歌
- 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電湫中生。 -- 出自唐·薛逢·靈臺家兄古鏡歌
- 曾窺帝里東鄰女,自比桃花鏡中許。 -- 出自唐·薛逢·追昔行
- 十里松蘿映碧苔,一川晴色鏡中開。 -- 出自唐·薛逢·定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