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第10個字的詩句
中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律變滄江外,年加白發中。 -- 出自唐·劉長卿·歲日作
- 元氣遠相合,太陽生其中。 -- 出自唐·劉長卿·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簡演公
- 遠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 出自唐·劉長卿·登思禪寺上方題修竹茂松
- 盛府南門寄,前程積水中。 -- 出自唐·劉長卿·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
- 越鳥聞花里,曹娥想鏡中。 -- 出自唐·劉長卿·送崔處士先適越
- 候客石苔上,禮僧云樹中。 -- 出自唐·劉長卿·題蕭郎中開元寺新構幽寂亭
- 唯將舊瓶缽,卻寄白云中。 -- 出自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
- 暮天江色里,田鶴稻花中。 -- 出自唐·劉長卿·送李侍御貶鄱陽
- 獨行殘雪里,相見白云中。 -- 出自唐·劉長卿·云門寺訪靈一上人
- 傍人見環環可憐,不知中有長恨端。 -- 出自唐·韋應物·雜曲歌辭·行路難
- 可嗟青樓月,流影君帷中。 -- 出自唐·韋應物·擬古詩十二首
- 始此盈抱恨,曠然一夕中。 -- 出自唐·韋應物·贈馮著
- 別離何從生,乃在親愛中。 -- 出自唐·韋應物·送李儋
- 佛剎出高樹,晨光閭井中。 -- 出自唐·韋應物·過扶風精舍舊居,簡朝宗、巨川兄弟
- 貰酒宣平里,尋芳下苑中。 -- 出自唐·韋應物·陪元侍御春游
- 蒼蒼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 出自唐·韋應物·寄中書劉舍人
- 不惜沾衣淚,并話一宵中。 -- 出自唐·韋應物·話舊(亭中對兄姊話蘭陵崇賢懷真已來故事,
- 偶然棄官去,投跡在田中。 -- 出自唐·韋應物·答暢校書當
- 省札陳往事,愴憶數年中。 -- 出自唐·韋應物·答重陽
- 暗識啼鳥與別鶴,只緣中有斷腸聲。 -- 出自唐·韋應物·昭國里第聽元老師彈琴
- 吏散門閣掩,鳥鳴山郡中。 -- 出自唐·韋應物·寄楊協律
- 明經有清秩,當在石渠中。 -- 出自唐·韋應物·送五經趙隨登科授廣德尉
- 玩舟清景晚,垂釣綠蒲中。 -- 出自唐·韋應物·游溪
- 嫖姚恩顧下,諸將指揮中。 -- 出自唐·韋應物·送崔押衙相州(頃任內黃令)
- 豈不愿攀舉,執事府庭中。 -- 出自唐·韋應物·答韓庫部(協)
- 陰陽降大和,宇宙得其中。 -- 出自唐·韋應物·同德寺閣集眺
-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訝中行背可鞭。 -- 出自宋·文天祥·出真州
-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讀中興第二碑。 -- 出自宋·文天祥·至溫州
- 前山渾不見,籠翠霧煙中。 -- 出自宋·文天祥·早起
- 萬事乘除里,平生寵辱中。 -- 出自宋·文天祥·自遣
- 連山四圍合,呂梁貫其中。 -- 出自宋·文天祥·彭城行
- 錦衣絢行晝,丈夫何淺中。 -- 出自宋·文天祥·歌風臺
- 心在坤維外,身游坎窞中。 -- 出自宋·文天祥·泰州
- 三生遭際處,一死笑談中。 -- 出自宋·文天祥·自嘆
- 燈暗人無寐,沉沉夜正中。 -- 出自宋·文天祥·還司即事
- 蕭王麥飯曾倉卒,回首中天感慨多。 -- 出自宋·文天祥·滹沱河二首
- 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 人行荒樹外,秋在斷蕪中。 -- 出自宋·文天祥·題黃岡寺次吳履齋韻
- 俎豆幸陪麟省雋,衣冠中有虎符新。 -- 出自宋·文天祥·次韻劉左司前以著作郎主秘書省營繕事時落成
- 累累死人塚,死向鋒鏑中。 -- 出自宋·文天祥·淮安軍
- 萬象畫圖里,千崖玉界中。 -- 出自宋·文天祥·亂礁洋
- 皇王著姓復炎圖,此是中興受命符。 -- 出自宋·文天祥·天下趙
- 鼓聲殘雨后,塔影暮林中。 -- 出自宋·文天祥·出廣州第一宿
- 斜谷事不濟,將星殞營中。 -- 出自宋·文天祥·懷孔明
- 行行至南華,忽忽如夢中。 -- 出自宋·文天祥·南華山
- 朱紫貴人皆好命,不知中有孔明麼。 -- 出自宋·文天祥·贈月洲相士
- 原上諸生哭,黃花衰草中。 -- 出自宋·文天祥·挽王遠叔
- 喚渡江沙眼欲枯,羈臣中道落崎嶇。 -- 出自宋·文天祥·懷揚通州
- 鼓行天海外,轉戰蠻夷中。 -- 出自唐·高適·李云南征蠻詩
- 扁舟向何處,吾愛汶陽中。 -- 出自唐·高適·東平路作三首